安妮照顧這個黑色瘦小的朋友約10天左右。白天裏,大多數時候它陪著他們在太陽底下散步。有幾天晚上下起雨來,安妮聽到它叫她,於是打開前廊的門,讓它有個幹爽的地方休息。每天早晨醒來,安妮都會迫不及待地想去看它那躲在樹叢後麵偷偷窺視他們的小臉蛋兒。傑佛瑞不斷地提醒安妮:我們走了以後,下一個房客很可能又會把它趕走,可是安妮就是不願意去想這件事情。
假期結束,注定分手的一天終於到來。小貓咪看著他們收拾行李,在安妮的腳邊跟進跟出,仿佛在說:“請不要走。”安妮寫了一張紙條給下一個住進這間小木屋的人,求他們繼續喂這隻貓,安妮還把沒吃完的貓食都留給他們。可是就在他們收拾妥當,拎起行李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小貓直挺挺地蹲坐在安妮的前麵,用那綠色的眼睛直直地看著安妮,安妮忍不住哭了。“我拋棄了它,”安妮深深地責備自己,“我知道我不可能帶它回國,可是我給了它我的愛,現在又殘忍地丟棄它……要是一開始我不讓它嚐到慈悲的滋味,對它可能比較好。”
突然間,安妮的腦子裏有一個聲音輕輕地對她說:“是你讓它有生以來第一次嚐到了慈悲的滋味,它一輩子都會記得這個經曆。在有生之年,它都會記得:曾經有人愛過它,愛永遠不會白費。”
安妮永遠不會有機會知道她的小黑貓下落如何,她希望有人會繼續照顧它。然而安妮可以肯定的是——因為它,使她在那次假期中體會了許多寶貴的愛的品味。她的愛和慈悲,盡管非常短暫,但確實改變了它的命運,而她的愛也影響了它。
哈佛家訓善良地對待別人,肯於不著痕跡地表達自己的善良,是平常人難以做到的。慈悲更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它來自人世間最純真的愛。
古麗娜和小老鼠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叫古麗娜的小姑娘。
古麗娜的父母白天忙著上班,沒時間照看她,要是鄰居也不在的時候,就把她一個人關在家裏,然後指著一個玻璃罐子說,裏麵有糖、有餅幹、有巧克力,想吃了就自己去拿。小古麗娜很乖,不哭也不鬧,隻是覺得一個人不好玩。
一天,古麗娜遙控著她的玩具車,在屋子裏跑來跑去。突然,她隱隱聽到一陣“悉率”的聲音,她一找,聲音就停了,她停下來,聲音又起……嗬,原來是一隻小老鼠鑽進了她的糖罐裏,怎麼也跳不出去。也難怪,這糖罐口小腹大,四壁光滑,如何逃得出去?看見古麗娜走過來,老鼠愈加跳躥得激烈,一雙綠豆眼閃著哀求的光。古麗娜見它可憐,就將罐子翻轉,隻一傾斜,它就慌忙跳出,落荒而逃。
第二天,可憐的小家夥又困在瓶罐裏了,沒記性!哦,是自己的餅幹太香了吧,古麗娜想。她把老鼠輕輕放出,又放了幾塊餅幹在罐子外麵。果然,小老鼠再也沒有掉到罐子裏去,在外麵大搖大擺吃了個飽,然後揚長而去。有時古麗娜會對它大喊:“小可憐!”然後拋給它一小塊巧克力,“小可憐”閃到一邊,立起身來望著她,估計那玩意兒能吃,它用兩隻爪子捧起來,咬了一口,然後頭也不抬,啃了個精光。仿佛是一對默契的朋友,小可憐每天都來,吃飽喝足之後,並不急於離去,還要當著古麗娜的麵,在屋子裏竄來跳去,小古麗娜覺得這樣很好,至少這屋子裏熱鬧多了。可父母在家的時候,它不會來,古麗娜也不希望它來,因為,父母見著它就會打死它的。
然而,它還是來了。
那天清晨,父母正要出門。突然,一隻老鼠竄進來,猛地咬了古麗娜一口,古麗娜尖叫起來,疼得大哭;古麗娜的父親沒明白是怎麼回事,自己的腳上也被咬了一口;接著,那家夥又飛一般竄向古麗娜的母親,父親趕緊抓起一根棍子,老鼠機靈,箭一般往門外跑去,父親正要轉身回來看古麗娜傷得怎樣了,那畜牲又竄回來,朝母親死命咬了一口,“嗖”地竄往門口——欺負起人來了,那還了得!一家三口怒從心起,紛紛追打。老鼠跑出門外,他們追出門外;老鼠跑到屋外的一片空地上,他們追到空地上。這蠢東西,盡往開闊的地方奔跑,命當該絕。縱有萬般機靈,在空地上又如何是人的對手?父親幾步趕上,“啪啪”幾棍下去,終於有一棍它沒能躲過……小老鼠在地上痙攣著,鮮血從它的口裏緩緩流出,小眼睛漸漸沒了光澤,它死了!
古麗娜難過起來,感到一陣天旋地轉,有些站立不穩……啊,不!定了定神,是大地在旋轉!在抖動!一下,兩下……一家三口驚呆了!父親最先反應過來,他朝村子裏大喊:“地震啦,大家快出來……”
太晚了,大地又是一陣更猛烈的搖晃。他們看見不遠處的房屋在扯裂,傾斜,倒塌。
舉世震驚的古吉拉特邦大地震發生了……哈佛家訓西方有一句諺語:“衝動是魔鬼。”在確定自己了解了全部的真相之前,千萬不要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