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人緣——真誠的友誼(4)(1 / 3)

女傭到任的那一天,艾尼絲立即告訴她說:“莉莉,幾天前我打電話請教了你的前任雇主,她說你為人老實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帶孩子也很細心,唯一的缺點就是理家比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髒兮兮的。我想她的話並非完全可信,從你的穿著可以看出來,你是個很講究清潔的人,我相信你有這種習慣,一定也會把家裏整理得井井有條。我們應該是可以相處得賓主皆歡才對。”

事實上她們果然是相處得很愉快,莉莉真的把家裏打掃得幹幹淨淨,一塵不染,而且工作非常勤奮,寧可自動加班,也不會任工作擱著不做。肯特太太看在眼裏,樂在心裏。

哈佛家訓任何一個人都會無比珍惜他人給予自己的榮譽,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誰都希望在別人的心目中自己的形象越完美越好,這也正是艾尼絲·肯特太太的聰明之處,抓住了人的這一共性。

一記清脆的耳光機場客人挺多,運氣不錯,又有人攔車。

阿偉偷偷地端詳了這位小姐,不是美,但五官分明;兩排長睫毛像圍著湖澤的小叢林;弧形分明的雙唇,很有個性地緊抿著。她斜倚在後座,似乎很累很累。

阿偉比平日更專心地開起車來。說也奇怪,忍不住從反射鏡中多看她幾眼,但阿偉不能看得太勤,免得讓她誤會自己心懷不軌。

車行一半,阿偉在鏡中,忽然看到她潸潸淚下,就像一枝帶雨梨花,惹得他有說不出來的憐愛。

“探病嗎?小姐。”本不應該向乘客多舌的。

“……”拭幹了淚水,她輕輕地點頭。

“病情如何?”阿偉馬上想到:該死!問這幹嗎?開幾年車,最痛恨的就是一上車嘰喳不停的乘客。今天自己中了什麼邪?搭個什麼訕?萬一……“彌留。”沉重地吐出這兩個字,她像決堤的洪水,哭得淒淒切切,叫人好不心疼。

阿偉見過彌留的病人,和死人隻差一口氣。她一定急著見這個親人,慢一步說不定天人永隔。

於是,阿偉加足馬力,闖了一個紅燈又一個紅燈,甘冒被警察罰款的危險,他想幫她一點忙。

“嘎——”醫院到了。急踩了刹車,油然而生的英雄感,使阿偉無限驕傲。

好啦:現在就等著她謝意的眼光……誰知,“啪——”一記清脆的耳光響自阿偉的左頰。她原本姣好的臉孔,一陣青一陣綠地扭曲成一團,從牙縫中恨恨地擠出:“都是你們這些沒道德的司機,專搶紅燈,否則我先生也不會被撞得奄奄一息,躺在醫院裏!”她像丟垃圾一樣扔了兩百塊在阿偉臉上……哈佛家訓急人所急、樂於幫助別人的精神是值得讚賞和肯定的。但是,不可忽視了安全第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遵守各種規則和法規,避免忙中出錯。

你是上帝派來的天使這是溫柔創下的奇跡。

阿謝麗·史密斯,一位26歲的單身母親,被血債累累的持槍逃犯挾持後,在鎮定和冷靜中感化了對方,使其最終揮舞白毛巾向警方和平繳械。一位“美國英雄”由此誕生,家喻戶曉,震撼人心。

美國當地時間2005年3月11日上午9時,身高1.86米、體重95公斤的黑人尼科爾斯,在準備出庭受審時,突然搶走一名女法警的手槍,當場將該法警擊傷。隨後,尼科爾斯徑直來到8樓審理自己案件的巴恩斯法官所在的審判庭內,開槍打死了巴恩斯和書記員。其後,他又遭遇一名法警,並開槍將其打死。之後他劫持一輛汽車揚長而去,途中還殺了一名報關代理人。美國警方隨即調動了100多名警察和FBI特工,全力進行24小時的大搜捕。

這是震動美國的大案,勝過好萊塢的大片。

欠下4條人命的尼科爾斯,在停車場劫持了單身母親史密斯,一起來到她家。

在此後的時間裏,在那兩個人的世界裏,史密斯與尼科爾斯溝通、交談,做了警察和特工們都沒能做到的事情——用她的家庭故事,她的雞蛋薄餅,以及那本名為《生命的意義》的書籍,創造了一個奇跡。

史密斯在親人的眼中,甚至是一個“軟弱、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她在不同的地方打工,過動蕩的生活,甚至沒有足夠的錢來養活自己5歲的孩子。

尼科爾斯用膠帶、窗簾和電線將她捆綁起來;她努力贏得尼科爾斯的信任;鬆綁後,交談中,她翻出相冊給尼科爾斯看;她忍住淚水說,她的丈夫4年前被人刺死,如果他再傷害她,那麼她5歲的女兒就成沒爹沒娘的孩子了……尼科爾斯坦陳內心的絕望。史密斯拿出一本書——《生命的意義》,為尼科爾斯朗讀。天亮後,她為尼科爾斯做薄餅,還準備了橙汁、雞蛋……史密斯平和的態度和平等的視角,喚醒了野獸心中那天使的一半——當尼科爾斯在浴室沐浴時,他把史密斯的頭蓋起來,以避免讓她看到他裸身的樣子。後來,尼科爾斯甚至還告訴她,他會把窗簾重新掛好——那曾是捆綁史密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