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真愛——成功的動力(2)(1 / 3)

身穿手術服的凱利醫生來到病房,一眼就認出了恩人。回到會診室後,他決心一定要竭盡所能來治好她的病。從那天起,他就特別關照這個對自己有恩的病人。

經過艱苦的努力,手術成功了。凱利醫生要求把醫藥費通知單送到他那裏,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單的旁邊簽了字。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好的病房時,她不敢看。因為她確信,治病的費用將會花費她整個餘生來償還。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讀了出來:

“醫藥費已付:一杯牛奶。霍華德·凱利醫生。”

喜悅的淚水溢出了她的眼睛,她默默地祈禱著:“謝謝你,上帝,你的愛已通過人類的心靈和雙手傳播了。”

哈佛家訓

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愛心有如漣漪,圈圈放大,滋潤萬眾之心,同時也滋潤著自己。

寫給快十三歲的梅格

親愛的梅格:

昨天,我們把你童年時代的物品收拾捆紮了起來。你快要13歲了,你說是這麼做的時候了。於是,你的搖籃和各種各樣的玩具都進了儲藏室。你想要的是牆上的張貼畫、成堆的磁帶,從而使你的房間顯得更像是大人住的。

你是老三,所以你的宣布並沒有使你爸爸和我吃驚。唯一使我們又一次吃驚的是這來得這麼快。你不是才出生不久嗎?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已不害怕黑暗了呢?我們最後一次玩捉迷藏已有多久了?你那時那麼勇敢地喊道:“不管你們有沒有準備好,我來了!”

而現在,不管我們有沒有準備好,你來了——一半是孩子,一半是青年女子,充滿了矛盾,急切地要跨越那些安全和熟悉的東西,迎向所有嶄新和激動人心的事物。

這就意味著,我的幾乎是年輕人的女兒,在以後的幾年裏,你會驚愕於你父親和我對什麼東西正在流行、什麼東西已經過時或者正在變得過時知道的是那樣少。很有可能,我們喜歡的東西你會很不喜歡;當我們和你的朋友交談時你會感到窘迫;當我們不讚成某件事時你會馬上告訴我們說:其他的美國青少年都可以這麼做。

結果是你有時會認為我們是世界上最愚蠢、最小氣、最不公正的父母。

我以為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我們對你的愛使我們能去冒你不是總喜歡我們的風險。

有時候,當我們感到特別疲憊時,你父親和我很想說:“好吧,隨你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吧。”但當我們一想到那些事,發生在那些缺少父母關心的孩子身上的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時,我們就會冷靜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是守舊的——我們相信人生是一種需要護養的禮物,而這種護養正是父母的職責。身為父母,我們有時候之所以這樣易於擔驚受怕,是因為我們知道:對你們青少年來說,並沒有什麼車子可直送你們到達目的地,我們不可能牽著你們的手平平安安地把你們從這裏送到那裏。這是一個你們必須自己去走完的旅程。我們所能提供的真正保證隻是一種堅定不移的支持——即使你希望的是我們也一起徒步旅行。我們可以提供指導,傳授經驗,提出建議,但最後得由你來決定接不接受。選擇是你的責任。

有時候對一個人來說,要不急於長大是很難的。信不信由你,梅格,你的媽媽還記得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13歲是邁向成功的希望之時,有多少夢想等著你去實現,有多少新人等著你去相識,成人的獨立正在拐角處向你招手。隻是要記住,所有這些事並不會在一個晚上發生,即使你很希望如此。

不久前,當你想要我注意聽你的講話,卻感覺到我隻是在似聽非聽時,你會用手捧住我的臉說:“媽媽,用你的眼睛來聽我說話,用你的心來看我。”

你已經教給了我們不少東西。你一直是一個夢想家、一個詩人、一個尋找暴風雨後彩虹的人。謝謝你,梅格,謝謝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麼多的歡樂和美。願你永遠不光用眼睛,同時用你的心去注視人生。

愛你的媽媽。

哈佛家訓

在父母眼裏,孩子是一個夢、一個詩人,世間一切最美好的詞彙都是孩子的化身,隻因為那份沉甸甸的愛。

最後的心願26歲的母親無助地凝視著患白血病而垂死的兒子,內心充滿了悲傷,她下定決心,要實現兒子的夢想,讓兒子無憾地離開這個世界。

她握著兒子的手問道:“巴柏西,你曾想過長大後要做什麼嗎?你對自己的一生,有過什麼夢想嗎?”

“媽咪,我一直希望長大後能成為消防隊員。”

母親強忍悲傷,微笑著說:“我來想看能不能讓你的願望成真。”當天稍晚,她到亞曆桑納州鳳凰城當地的消防隊,找到了消防隊員鮑伯,這位母親向他解釋了兒子臨終的心願,並詢問是否能讓他坐上消防車在街角轉幾圈。

鮑伯有一顆寬大的心,他說:“不隻這樣呢,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在星期三早上7點把你兒子帶到這裏來,我們會讓他當一整天的榮譽消防隊員。他可以到消防隊來,和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出勤。對了,如果你把他的尺寸給我,我們還可以幫他訂做一套真正的消防製服,附加一頂真的防火帽,不是玩具帽,上麵還有鳳凰城消防隊的徽章,印著我們穿的黃色防水衣和橡膠靴。這些東西都是在鳳凰城裏製造,所以可以很快拿到。”

3天後,消防隊員鮑伯帶著巴柏西,幫他穿上消防製服,護送他從醫院的病床到消防車上。巴柏西必須端坐在車子後麵,鮑伯引領他回到消防隊,他仿佛置身於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