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辦?她現在天天連話都懶得對我說了,進去就把門反鎖了,我連進去打掃衛生的權利都沒有了——說是要我尊重她的隱私權。還有啊,我發現她好像每天晚上躺下後都在偷偷看下載的動畫片,也不知她看到幾點……”我把自己的發現與擔心說給孩子的爸爸聽,他聽完,隻淡淡地說了句“這事先交給我”就走開了。
那天中午,孩子放學回來,坐在電腦前的爸爸喊她:“淼淼,過來,咱爺倆兒探討一些法律問題,一起學習一下。”
她倒乖,很溫順地坐在了爸爸旁邊。
“聽你媽媽講你最近很注意保護你的隱私權了,就衝這個,我要對你提出表揚,你開始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這很好。”
她咧開嘴笑了。
“但是呢,這裏還有一個問題,你必須要清楚,你有權保護你的隱私,我們也要對你實行我們的監護權,因為你才十三歲,法律上還是一個未成年人。咱們先來學習一下相關的法律條文,看看什麼是隱私權,什麼又是父母的監護權。隱私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在這裏,你一定要分清公民隱私權的範圍,不能無故擴大。在我們家裏,我和你媽媽其實是很尊重你的隱私權的,我們從來不翻看你的日記,不亂動你的抽屜,也很尊重你的選擇……我們尊重你的隱私權了,你也要理解我們對你的關心與愛護,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對你的監護權。你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第二章就是關於家庭保護,我們有義務保護你的人身安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種種問題……”我站在廚房裏,側著耳朵偷聽父女兩人的對話,心想她爸爸這一招兒比我的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不是會用法律了麼,咱們就跟她談談法律。
那天中午,他們坐在電腦前,一條一款地探討了近四十分鍾,直到孩子的臉上露出調皮的笑容。
爸爸說:“你以為我們願意為你操心啊,你要是在外麵惹出了事兒,我們還得承擔責任呢。”
“那我明天就出去給你惹點事兒去……”她摟著爸爸的脖子,嘻嘻哈哈往客廳裏走。
那扇緊閉的門,就這樣被打開了。我可以如往常一樣進出她的房間替她打理收拾。她巧不巧遇上了,還說句:“謝謝老媽啊。”
可她對《神探柯南》的熱愛並未減少:白天上課沒時間看,就抽空兒從網上下載了來看,每天晚上看到什麼時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我不想破壞我們之間剛剛建立起來的和諧,可她那樣子沉溺下去肯定也不行。
想了幾天,一封寫得工工整整的信就擺在了她的桌子上。為了她,我不惜自曝家醜,把自己十三歲時逃學看小說的經曆寫給了她。
……媽媽十三歲時,讀初一,那時沒有電視,也沒有MP5,媽媽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小說,各種各樣的小說,想方設法找來看。晚上宿舍熄燈了,我就打著小手電在被窩裏看。周末回家,能看通宵。記得有次媽媽看《林海雪原》,你姥姥問我看什麼書,我對她說是曆史書,你姥姥就走開了,她又不識字。那時我甚至很高興,慶幸自己的父母不識字……那個學期下來,我的成績從學期初的前幾名一下子落到了三十幾名……
在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情,是我慢慢長大了以後才知道的。你現在也十三歲了,你做的那些事,我都理解,但不一定都支持。因為我是你媽媽,我愛你,不想眼睜睜看著你走彎路……
那封信,她是晚上放學回來看的。什麼話也沒說。第二天上學時,我還沒起床,她推開我臥室的門輕輕地跟我說了一句:“媽,我上學去了。”
因為那一句話,我轉個身,就笑了,但心裏又有絲絲的疼與酸——她還是懂了我的心。
我們一直沒有沒收她的MP5,她學習累了,要用它來消遣一下。隻是,每一個靜靜的夜晚,她躺下時,床頭再沒有亮著MP5的電源指示燈。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是密切親子關係、獲得孩子信任的基礎。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子,更是變得敏感易怒。麵對孩子咄咄逼人的青春期叛逆,做父母的你,該如何做?硬碰硬,用家長的威嚴壓製她嗎?那後果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孩子會離你越來越遠;還是在她麵前低眉順目由了她去?看著孩子繞彎路甚至走錯路卻不敢管教,那也不是為人父母應該做的。那就想辦法打開孩子的心窗。打開孩子心內的窗,不可魯莽,而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要有理有據,如淼淼的爸爸;也要有情有義,如自曝家醜的媽媽。當孩子明白,你站在家長的角度上來關愛她,又站在朋友的角度上來理解她時,那顆青春年少的心,才會願意真誠地向你敞開。
4付出汗水,收獲快樂
某日上網,偶然逛進了一位媽媽的博客,那位媽媽一篇博文的題目引起我的關注:《我願女兒是個自得其樂的無能者》。
我不知那位媽媽算不算是一位成功的媽媽,但她的教育觀念還是讓我陷入沉思。她在博文裏所列的那些小事例和教育觀點與大多媽媽完全不同。
她說:“孩子,別的孩子在家長的督促下,又報補習班又做課外卷,還得擔心進不去好學校。而你呢?媽媽從不讓你做作業到晚上九點以後,從不讓你參加補習班,有不會的題目,從不逼迫你一定要弄懂、弄會。偶爾老師留作業多了,媽媽也會幫你完成,不讓你熬夜。發現你對數學沒有興趣,媽媽便鼓勵你多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隻要你的數學不考零分就行……與名目繁多的培優補習班相比,媽媽更希望帶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花草蟲魚,讓你體會一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幸福。對於你,媽媽沒有太高的奢求,媽媽隻希望你能快快樂樂地長大,因為在媽媽的眼裏,讓孩子擁有感知快樂的能力遠比讓他擁有萬貫家產更重要……如果可以,我寧願你是個自得其樂的無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