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英裏路,天又快黑了,父親真的步行上路。兒子開車跟在父親身邊,一次次乞求父親上車,父親都搖頭拒絕了。他就那樣一直走回家……
那十八英裏的路,自此被深深地烙在兒子的心上。
把這三則小故事講給淼淼聽,是想知道如今的她對孩子撒謊的看法。
“孩子撒謊是不對,但也不至於像那對父母一樣置孩子死命吧?媽媽,哪一個小孩兒不曾說過謊呢?你小時候沒說過嗎?小孩子撒謊了,好好把道理給他講明白就好啦。你把我的小豬摔碎了,你不知道當時我多麼傷心,雖然我也記住了,以後再不對你撒謊。後麵故事裏的這位父親,才是一位合格的家長。‘養不教,父之過’。孩子出現問題,先問問大人自己嘛。”
淼淼的這番解釋,雖然有為自己撒謊辯護的嫌疑,但也不無道理。
孩子的謊言,不過是孩子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種種小目的而開出的粉飾太平的小花兒,那些小花兒,自然也結不出香甜的果子,遇上了,隻需輕柔地將它們摘掉,實在不必太驚慌。像那對武斷的父母,棍棒相加,試圖把那朵“謊花”徹底掐滅,等待他們的卻是人去樓空的失女之痛。我曾自以為自己在這方麵做得還是不錯,一隻摔碎的小存錢罐讓孩子永遠記得說謊的教訓,可我卻忽略了那份簡單粗暴的方式帶給孩子的傷害有多深。倒是西班牙的那位父親,才是最智慧、最慈愛的父親。兒子犯錯,先從自身來找原因,文化背景雖然不同,他卻深諳我們先人告誡的“養不教,父之過”的道理。他更明白,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讓孩子的心靈清醒遠比讓孩子的肉體疼痛更管用,所以,孩子撒謊,他選擇懲罰自己。
13永遠不要傷害愛你的人
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不諳世事的孩子,會為了愛情要跟親情決裂,可我卻痛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生活中發現這樣的例子。
一個十五歲的初中女生,在網上跟某網友談得火熱,陷入她心目中的美好愛情裏無法自拔,那份隱秘的心事也無處可訴,她選擇了離家出走。
十五歲的女生,從來沒出過遠門,一個人背著行李就跳上了開往遠方的列車。她去奔赴她的那份愛情。她有沒有找到她的愛情,無人知道。因為她走後,便再也沒有人知道她的消息。她知不知道她走後帶給親人多少傷害與疼痛?也許她不知道。哥哥姐姐們辭了工作,全國各地去找,年過半百的爸爸媽媽一夜之間急白了頭發。
女孩曾是淼淼小學的同學,回家跟我說起她來,淼淼有滿心滿懷的不理解,她不能理解那位女生的為愛癡迷,更不能理解,她怎麼可以就那樣子把家和親人全部拋在腦後而不顧。
我倒是能理解,理解她的彷徨無助,理解她在愛情裏迷失。畢竟,她還太小,十五歲的年紀,對這個世界、對愛情、對人生正是似懂非懂的年紀。在沒有得到正確引導與幫助的情況下,女孩選擇這樣一條路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更多的是讓人心痛,因為那個女生,最終因此而中斷了她美好的學業。而在她走失的那幾個月裏,她和她的親人們曾經曆過的傷害,再也無人能幫他們從心底抹去。
一個二十二歲的女生,剛剛讀大學三年級,同樣陷入一場美妙的戀情。可那份愛情,並不被家人看好。女孩兒的母親見過那位男生,以母親多年的閱人經曆,她覺得那個男孩子無法讓自己的女兒托付一生的幸福。回頭,她跟女兒語重心長地談了她對那份愛情的看法,卻被孩子一一找理由回絕了。被愛情衝得暈頭轉向的女兒,根本聽不進母親的半點勸,還覺得母親落伍跟不上時代潮流。
母親再反對,女兒就撂給母親一句話:“如果家裏不同意我們在一起,我隻有一死了之。”
女孩的母親三十歲時才有了她,那時已經不年輕了。五十多歲的人,在電話裏聽到女兒這樣的話,渾身都冷得發抖,那是從心裏透出的一份涼。她想不到,二十多年的親情,竟然抵不過二十個月的愛情。她更傷心的是,女兒會用那樣的方式來要挾她。然而,最讓她放不下的,還不是女兒對她的傷害,而是女兒處理問題的那種方式——萬一哪一天她生活不順心,用同樣的方式去要挾別人時,誰能像母親一樣遷就她呢?
是的,孩子,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人像母親一樣愛你們寵你們,所以你們千萬別隨意就踐踏、傷害了母親的這份寵與愛啊!
曾經不止一次讀過也寫過有關母親與子女關係的文章,也看到太多父母與子女間的戰火文章。年少時,衝動、任性、為所欲為,視親人的愛與忠告為耳邊風,覺得父母落伍,累贅,限製自己的自由。隻等自己拋開親人的忠告,按著自己所選擇的路線走下去,在外麵跌得頭破血流了,才發現當初父母的正確父母的好,才拖著受傷的心靈疲憊不堪地敲開曾經那麼渴望逃離的家門。放心,家的大門永遠都會為孩子敞開著,家裏永遠會有一盞明亮溫暖的燈在等著深夜回家的兒女,那是父母為自己的孩子留的。孩子回來了,父母仍然滿懷慈愛地擁他入懷。可是孩子們,你們知道那一夜又一夜的燈下,父母為你們擔過多少心,流過多少淚麼?我也曾如你們一樣年少不更事,我也曾讓我的父母擔了太多的心,也曾讓他們在短短的時間裏為我增添了數根白發、數條皺紋。這一切,隻等我自己做了母親,我一眼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時,那種天塌地陷般的擔心與恐懼,讓我終於理解了當年的他們。可那些傷害,總是挽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