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與孩子談談成長與成才(5)(2 / 3)

“不行,一旦給自己開了這個頭,以後一遇到點事就會給自己找借口不去了,這樣子就無法堅持下去。爸爸,換上衣服鞋子,咱們走吧。”爸爸也很累了,但還是陪著她去完成了那天的跑步任務。

“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塞?約翰生這樣說。

“隻有恒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德國詩人席勒這樣說。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毛主席這樣說。

麵對哲人、偉人留給我們的這些名言警句,每一個人都能很快明白。道理大,卻明了。可明白是回事,實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在這一點上,我很慚愧,自己有時不如孩子。尤其在體育鍛煉這方麵,為了自己的健康,我也曾不止一次下決心,總是半途中斷的時候多。我沒有堅持下來。當然,在某些方麵,我也曾為孩子樹立下榜樣,比如我喜歡的寫作,不論遇到何種困難挫折還都能堅持下來。

能把一件簡單的小事一直堅持做下來,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成功,在於持之以恒。豫劇大師馬金鳳老師在八十年的演藝生涯中,每次演唱完之後,為保護嗓子,都要喝上一碗麵湯,這是當年她唱戲把嗓子唱壞後一位老中醫告訴她的保養方子。此後多少年,這個習慣她一天都沒有中斷過。為了保護嗓子,她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八十年沒有喝過一滴酒。正是這樣的堅持,在馬金鳳老師八十五歲高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演唱《穆桂英掛帥》時,還能做到字正腔圓、聲音清亮,若不是親眼所見,很多人很難想象那樣的聲音來自一位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人。

曆史長河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年輕時為了演好戲,每天一大早起床,盯著遠飛的信鴿練眼,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無一時間斷,終於矯正了自己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的弱點;愛迪生為了解決燈絲材料問題,先後實驗了六千多種材料,最後才得成功。

抵製誘惑,與一些不好的習慣做鬥爭,需要恒心,如馬金鳳老師八十年來的滴酒不沾;做一件正確的事,保持一種良好的習慣,需要恒心,如梅蘭芳盯飛鴿練眼神。總之,在可為的領域裏堅持做下去,在不可為的領域裏堅持遠離。成功想不青睞你,都難。

13成功來自正確的放棄與堅持

他的家,在陝北渭南一個貧困的農村,父輩們在那片一年四季風沙幹旱不斷的黃土地上辛辛苦苦勞作,仍舊掙不出一份溫飽安逸的生活。日子,總是那麼緊緊巴巴地過。村子落後,他的家在村裏又是貧困戶。可他還是在父母充滿期望的目光裏,背著書包走進了那所偏遠的山村小學。

他的成績,並不是很突出,天分並不是那麼好,可他對讀書卻有著一份特別的熱愛。每天高高興興地去,高高興興地回。

那份快樂,卻在一個幸福的節日裏,打了折扣。

“六一”兒童節——每一個孩子年少時最渴望的節日。那天,孩子們穿著白襯衣、藍褲子、潔白的運動鞋,戴上紅領巾,去參加那一年一度的盛會。他也興奮,可更多的是不安。老師要求統一著裝,他做不到。因為家裏窮,他根本沒有白襯衣、藍褲子、白球鞋。怯怯地去和老師講,能不能不穿,老師淡淡地說,沒有為什麼不去借。他就跑回村裏挨著有學生的人家去借,跑了大半個村,竟沒借到一件。他傷心地哭了,母親卻已忙活著開始為他縫製。兩塊藍色的舊布勉強拚湊到一起,一塊深藍,一塊淺藍,做成了一條褲子,再用白色的棉布做一件襯衣,那是農村老人去世時披的孝布,再找了媽媽的一雙舊白球鞋。他就那麼穿著去了。

當時年少,不知道受傷,那樣的衣服,仍然愛得要命。可在他小小的心裏,卻產生了一個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穿上漂亮的校服,他們家就不能,而且人家連借也不願意借給他?

後來,是父親告訴了他,因為他們家窮。人窮了就會被人瞧不起,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那要怎麼改變我們的窮,他懵懵懂懂。能有啥辦法,咱們農村娃娃,隻有好好讀書。父親的那句話,在他年少的心裏,像一盞燈。

小學,中學,他一直很努力很用功。父親母親,像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省吃儉用,渴望他能順利地考上一所大學,安安穩穩地找份工作。他卻在初中畢業那年,做了一個出乎家人意料的決定。他放棄考高中,選擇了當地一家中專技校,學農業。他說,他需要找一條離成功最近的路。而上中專,那時,他以為會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