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把那篇文章貼出來了。此後,網友們熱情地跟帖,我會時不時地拿來向她展示一下:“瞧,誇你能幹呢,文章寫得那麼棒!”“有位阿姨說你是小才女哦!”她聽了,不多說什麼,心裏還是美滋滋的。回頭又埋頭認真讀她的書,作她的文去了。
跟一位老友聊天,說起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名利觀、人生觀,我這樣對他說:“我們不能把孩子放在一個無菌的環境裏養著,因為終有一天他們要離開我們獨自生活,所以我願意現在給她各種嚐試的機會,讓她自己學會如何抵製各種誘惑,有自己正確的名利觀和價值觀,如若有偏差,我們也好給她一番正確的引導。”這個年紀的孩子,讓他們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與一份熱情是必須的,這份熱情當然也包括他們種種小小的虛榮心。凡事都有矛盾的兩麵,虛榮心也是如此,引導好了對孩子是一種鼓勵,會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的。
這世間忙碌的紅塵中人,又有哪一個能抵得住名與利的誘惑?何況一個剛剛十幾歲的孩子,在一份小小的榮譽麵前,小小的驕傲自得一把,擁一份小小的虛榮心,實在是很正常。適當的時候,我甚至會鼓勵她擁有這樣的小小虛榮心,可我卻不想讓她的那份虛榮心,那份於榮譽的喜好之心無限地膨脹下去。因為人一旦被追名逐利的欲望抓住,一生就難再過得輕鬆快樂。理想失真,信念淡化,互相攀比,嫉妒滋生……這一切,都是對榮譽、名利看得過重所結出的惡果。當然,我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對名利、榮譽無動於衷,漠然視之,從而失去前進的熱情與動力。教他們正確對待榮辱得失,也是我們為人父母者所不能欠缺的一課。
11不自傷者不受傷
第二十二次麵試失敗後,女孩決定自殺。
因為她左臉那片可怕的疤痕,那些機會的大門,都一一在她麵前無情閉合。
它是在女孩不諳世事的時候,母親不小心給她留下的燙傷。十幾年來,她帶著它卻並沒有因為它而覺得自卑痛苦過,相反地,有時候,她感覺它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愛與關懷,也帶給她奮進的力量。自小到大,女孩在家人無微不至的愛裏長大,她是那個家的公主,就連最小的妹妹也要讓著她;在學校裏,她又是個讓老師同學刮目相看的好學生。
她可以不自卑,但不能不清楚地知道,與別人相比,她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才能接近成功。
隻要付出,就會有收獲。這是多年來支撐女孩走過來的人生信條。可那條信條,從她走出校門的那一天,就被冰冷的現實無情地打碎了。
女孩去一家報社應聘文字編輯,拿著自己大學時期在全國各大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複印件。他們先看過她寄去的簡曆(一張沒貼照片的簡曆),迫不及待地打電話讓她當天就去麵試。女孩興衝衝地去了,然後哭喪著臉出來。
那是她第一次麵對那麼巨大的打擊。此後,這樣的麵試,這樣的打擊,於女孩,慢慢就成了一種家常便飯。她不得不放棄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不得不相信,這個世界是多麼世俗,這個世界上的人有多麼苛刻。
二十二歲,多麼好的年華。可在畢業不到半年時間裏,女孩就經曆了別人二十二年都不曾經曆過的失敗與打擊。她發誓,如果第二十二次求職失敗,她將永不再踏入職場。
這個可怕的咒語被女孩自己說中了。第二十二次麵試,她大敗而回。她決定實現自己的諾言,不再求職,一心求死。
女孩的母親大概是被她一次又一次稀奇古怪的求死方式嚇壞了,她執意拉著女兒去看心理醫生,去那個城市最大最好的一家心理診所。
那天的陽光很好,女孩和母親走進那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值班的心理醫生正含笑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麵,西裝革履,一臉溫和幹淨的笑。他竟然那麼年輕,比女孩大不了多少的樣子。
沒有多少寒暄,就開始了女孩的故事。一個連死都不再懼怕的女孩,講起過往,沒有一點磕絆。她說自己學生時代的驕傲,說眼下求職時人們那種可惡而又可怕的眼神;她說她現在恨透了這個世界,恨透了那些肆意傷害她的人;她說他們可以不錄用她,卻不能把她的尊嚴像破布一樣踩在腳底下。說完那些,女孩用一種挑釁的目光望向對麵的醫生。她不相信什麼心理醫生,不相信一通胡侃就能把人從苦海裏解救出來。她跟著母親去,隻不過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
出乎女孩的意料,那位醫生聽完她的故事,壓根兒就沒有從什麼心理、生理的角度,用那些讓人雲山霧罩的術語替她分析。他隻是輕柔地說:“我理解你的心情。”然後他就給她講了另一個到他這裏來求職的小夥子的故事,很簡短,卻瞬間擊中了那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