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互聯網上出現一段驚人的視頻,一位畢業五年仍然沒有找到工作的年輕大學生,一怒之下將自己的畢業證燒毀。那個過程,他全部記錄下來,並發到網上。年輕人叫鄭克鋒,2005年畢業於湖北某學院,畢業後的五年裏,他經曆過無數次的麵試,又經曆過無數次的失敗,打過短工,擺過地攤兒,吃過種種苦,卻一直沒有找到一家合適的正規單位穩定下來。再一次麵試失敗之後,他做出了焚燒畢業證的極端舉動。
一石激起千層浪,那段視頻在互聯網上出現後,網友們紛紛跟帖留言,表示理解同情的有,拍磚砸磚的也有。鄭克鋒作為成千上萬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員,一時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時間過去了大半年,他再次出現在公眾麵前。
2010年11月,小鄭走進央視《心理訪談》的直播間,接受兩位專業人士的心理輔導。此時的他,仍然是萬千待業大軍中的一員。
一身筆挺的深色西裝,一個很酷的時尚發型,鼻梁上架一副金絲邊眼鏡,端坐在直播間裏的小鄭,看上去溫文爾雅、風度翩翩。開口與主持人交流時,也大大方方,對自己焚燒畢業證那個環節沒有絲毫的避諱與掩飾。最初看到他的那一刻,我甚至奇怪,這樣一位血氣方剛的年輕畢業生,為何一次又一次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隻等他在那天的節目中麵對一場現場的模擬應聘時,我才恍然大悟。他的失敗,並不出乎人的意料,有幾個細節或許就足以說明:
細節一,是現場的心理谘詢師提出來的。在他們上場之前,兩個人一起去化妝間。進門,心理谘詢師和小鄭的目光同時落在了屋裏那台正開著的電視機上,心理谘詢師抬腿走過去,小鄭卻是上前很幹脆地把電視機關掉了。
“屋裏還有兩個人在看電視,你卻連一點點征求意見的表示也沒有就把電視關掉了,這說明你跟人交往的時候,合作意識很差,你從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心理谘詢師的結論,讓現場的小鄭很是吃驚。在他的眼裏,那不過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動作。可他不知道,正是那樣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暴露了他作為社會人的一個致命缺點——沒有團隊的合作意識,走到哪裏都會寸步難行。
細節二,模擬應聘中,考官讓小鄭做一個兩分鍾的自我介紹。那兩分鍾的時間,小鄭幾乎全是用“自信、堅信、相信、我能……”這樣的字眼在描述他對未來工作的展望,可等考官問他有何具體的措施來向他們展示自己的自信與能力時,小鄭卡殼,答不上來。自信的大廈是用實實在在的能力一磚一瓦壘起來的,麵對一名年輕的求職者,用人單位更希望他們用一組有力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口號似的語言。這一點上,小鄭顯然沒有做到。
細節三,考官讓小鄭挑一件自己以往的工作經曆中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描述出來,他很快就找到了。他說他在一家培訓學校教孩子英語,一個平時很不愛學英語的孩子在他的引導下對英語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那件事對他的觸動很大,讓他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那個回答,考官也基本滿意,接下來,考官讓他把他記憶中最失敗、最不滿意的表現說出來,小鄭猶豫良久,最終還是很尷尬地說:“對不起,我實在想不起來。”記著自己的優點長處當然好,是自信的表現,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處且不隱瞞則更是一種自信。很多前去求職的年輕學子,往往急於向人展示他們的長處,卻不知道用人單位最想了解的是他們最真實的一麵,哪怕他們有缺點,隻要他們能自知自省,能有信心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曆練自己。
模擬應聘,四道考題,小鄭進行得越來越艱難,最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主考官一個微笑搖頭的動作就說明了一切。
其實,小鄭的經曆,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經曆,小鄭身上暴露出來的問題在時下千萬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身上都能找得到。他們東奔西跑穿梭在人才市場上,一次次滿懷希望敲開用人單位的大門,又一次次滿懷失望地離開。於是,就有了太多的抱怨:抱怨用人單位的苛刻,抱怨這個社會的不寬容,抱怨他們所出生的時代,甚至像小鄭那樣把滿腔的怒怨化成一團火,燒向無辜的畢業證書。他們唯獨不曾從自身來找原因,來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勝任對方對他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