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大膽地與人交往
孩子害怕與人交往,不敢與陌生人說話,不願意到人多熱鬧的場合……孩子的這些行為讓父母感到很煩惱,那麼該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呢?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鼓勵孩子。
1要關心孩子的感受並且幫助他
遇見老師、同學、叔叔阿姨,孩子無視打招呼的人,會令父母感到不自在,此時,父母應該考慮孩子的感受,隻能看在眼裏,放在心中,不能外露,不要強迫孩子。如孩子因羞澀而不願與別人交往時,父母首先要接納這一點,然後給予具體的幫助,以克服這種膽怯。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簽,如說:“不要對別人這樣粗魯,太沒禮貌了。”因為這樣會將標簽永遠貼在孩子身上。當有人打招呼時大人可代替孩子回答,如果鄰居問:“小明,今天和爸爸媽媽去哪兒了?”大人代之答:“我們去看電影了,是吧,小明!”小明也許會回答:“是的!”這樣可以自然地幫助孩子進入談話的角色。孩子需要幫助指導,但首先要盡量讓他自己開口說話。
2做些角色扮演遊戲,幫孩子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
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在家裏孩子可以無拘無束。因此,在家的時候,父母可與孩子做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例如:大人當乘客,孩子售票員,進行乘公交車遊戲。如果他遲疑不決,還可以交換角色,或換一種角色遊戲。平日要鼓勵孩子回答常問的問題,如“你的玩具娃娃叫什麼名字?”“我們到外婆家去,你要穿花衣服還是紅衣服?”要多鼓勵孩子回答問題。
3讓孩子有學習社交的機會
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學習交往的機會,如每次帶孩子出門,可與其他家長打招呼,去商店買東西與售貨員交談,拜訪親友,在家中招待客人等,都是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交往的機會。不但要為小孩子樹立榜樣,還要教會他交往技能。交往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學來的,要讓孩子有榜樣學習,這樣他就會慢慢地學會與人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