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順手牽羊,孩子拿了不該拿的(2 / 2)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孩子的“順手牽羊”的行為歸之為偷竊,並且認為小時候偷針,長大之後就會偷牛。因為這種說法,不僅會影響孩子人格的發展,而且也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莫大的傷害。

順手牽羊,怎麼辦

如果孩子已經將他人的東西帶回了家,這時候,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勃然大怒,將其痛打一頓,或者曉以大義?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辦法,這時候,父母應該用冷靜、溫和的態度問明東西的來源,並且和他討論:“奧特曼真的好威風啊!和電視裏的一模一樣呢。媽媽知道你很喜歡它,但是小強一定也很喜歡它,現在小強找不到他的奧特曼,肯定會很著急,也很難過,是不是?現在媽媽和你一起去把奧特曼還給小強吧。”然後帶著孩子當麵把東西還給對方。如此一來,不但不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同時也能讓他了解,東西有“他的”和“我的”之分,如果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他人也一定會很傷心的,就如同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一樣。

研究指出,孩子之所以會順手牽羊,是因為他們所喜愛的東西,而家中沒有。因此,平時父母要顧及孩子的需求,酌情買給孩子,不要因為擔心孩子貪得無厭而逐一否決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相信,隻要方法得當,孩子的需求會適可而止的。

此外,家長可以在家中建立一套獎懲標準。通過這一方法給孩子買他所需要的東西。例如:幫忙掃地可以得3分,整理自己的房間得2分,倒垃圾得1分等,累積20分可以得到一本畫冊,30分可以得到一個喜歡的玩具……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滿足心中的需求,也可以使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

幫助孩子建立所有權的觀念

父母應該在孩子童真的世界裏,建立“所有權”的觀念——讓孩子知道,奧特曼是鄰居家小朋友的,玩具火車是表弟的,芭比娃娃是表妹的,那本畫冊才是自己的。同時應該讓孩子知道,在拿別人的東西之前,應該征得對方的同意。如果父母本身就缺乏所有權的觀念,今天說這玩具是哥哥的,明天說是鄰居小朋友的,那就很難保證孩子也不如此。

因此,父母應該先學會尊重孩子的所有權,例如,拿孩子擁有的物品時,應該先告訴他一聲;歸還時也應該說聲“謝謝”;進他們的房間,不妨先敲門;無意中弄亂了孩子的生活空間,應該向孩子道歉……一旦孩子感到自己的所有權得到了尊重,那麼他也就學會了尊重他人的所有權。

所有權的觀念,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呢?心理學家亨利?霍斯金認為,建立所有權的觀念,應該從小做起。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告訴他哪些用具、物品是爸爸的,哪些是媽媽的;四五歲時,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洗漱用具、房間、杯子、玩具等。當給孩子買了新東西的時候,可以告訴他:“這是爸爸買給你的。”有了這些觀念之後,孩子就自然學會了如何約束自己,不至於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