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依賴,成長道路上扔不掉的拐杖(1 / 3)

第41章依賴,成長道路上扔不掉的拐杖

孩子過分依賴父母,讓很多父母頭痛不已。事實上,大多數孩子的依賴,都是由家長的“越位”造成的,家長做了很多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致使孩子習慣於依賴別人而不習慣於自己獨立做事,久而久之,便喪失了想事和做事的能力。

【成長的天空】

“媽媽沒教過我”

軒軒是個個性活潑、聰明好動的孩子,所以同學們都願意和他一起玩。但是,軒軒有一點不好,就是如果不小心被其他孩子撞倒了,經常會當眾傷心地哭鼻子。要知道,軒軒都已經上四年級了。後來,班上幾個調皮的孩子發現了軒軒經常哭鼻子的事,覺得很有趣,便有事沒事常逗他哭。時間久了,軒軒就不願意和班上的同學一起玩了。尤其是看到那幾個調皮的同學的時候,他會自動地躲開。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經常和一些低年級的孩子一起玩。每天中午一放學,他就去二年級,和幾個小同學一起看連環畫,還交流他們看的動畫片,看上去無憂無慮的。

這天下午,放學了,軒軒胡亂地把書和作業本往書包裏一塞,背上書包就準備回家。老師突然叫住了他:“軒軒,你的鞋帶開了。”

他低下頭,嘴角一撇,蹲下來,隨便係了一下。

“你係好了嗎?”老師問道。

軒軒點了點頭,又準備抬腳往外走。

老師很好奇地對他說:“你再看看,還沒係好呢。你沒係過鞋帶嗎?”

軒軒說:“媽媽沒教過我。”

“那你每天的書包都是誰幫你收拾的呀?”

“媽媽說我收拾的不好,等我長大了再讓我收拾。”

老師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心理點撥】

家長“越位”造成了孩子的依賴

大多數孩子的依賴,都是由家長的“越位”造成的,家長做了很多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致使孩子習慣於依賴別人而不習慣於自己獨立做事,久而久之,便喪失了想事和做事的能力。

作為父母,要明白:不管孩子現在有多麼弱小,但終有一日要成為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的人。因此,爸爸媽媽們應該付出全部的愛去幫助孩子克服過分依賴他人的心理,讓孩子嚐試融入這個世界,全力支持孩子去學習他不懂的東西。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保護會使孩子失去做事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並認為自己不能做什麼,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所以明智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不會“事事”關心,雖然這樣看上去是冷漠的,甚至有些“殘酷”,但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是隨時隨地存在的,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對孩子來說,不應該總是逃避各種危險,而應該學會去麵對、去忍受,因為長大之後的生活環境需要忍受的東西更多,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和自立能力是為了他日後更好地工作、生活。 

有許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嚐試新鮮事物,讓他們自己去做,讓孩子們認識到“我能行”,這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過分依賴的孩子,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認識到讓孩子勇於嚐試的重要性,並讓孩子在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發現世界的樂趣,從而改掉過分依賴的毛病,走向獨立。

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依賴性大多都與父母對他的溺愛有關,父母包辦代替的事情越多,孩子的依賴性就越強。相反,如果父母能夠常常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賴性將會大大地降低。

有個上小學四年級的獨生女,習慣於睡懶覺。每天早晨,她媽媽幾次催她起床,她總是不情願地說:“我再睡會兒。”如果真遲到了,她就會抱怨父母沒把她叫起來,害得她受老師批評。父親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他告訴女兒:“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從明天早晨開始,該幾點起床你上好鬧鍾。如果鬧鍾響了你還賴著不起,你就賴吧,肯定沒人叫你,一切責任自己負!”女兒不以為然,結果,第二天早晨,鬧鍾響了,她還在床上賴著,父母都沒有管她,那天女兒上學遲到了。父親知道:孩子跟父母撒嬌,在老師、同學那裏還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豈敢總遲到?果然,第三天早晨,鬧鍾一響,女兒騰地跳下床來。從那時起至今,五六年過去了,女兒早晨起床上學再也不用大人叫了。有時候,父母還在睡覺,女兒早已經騎車上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