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與共

腔調

作者:柯逸

又一次相親失敗之後,阿梅買房了,一處20世紀80年代老舊小區的二樓,3米多的層高,能豎著撂下兩個阿梅。她宣稱要把青春獻給這套沉默而可靠的兩居室,而不是小她兩歲、第一次見麵都不主動買單的男人。

阿梅裝修房子的時候,自命清高又有點矯情的個性就顯露無遺,她先是否定了設計師關於背景牆的方案,想不通為什麼有人把電視這種俗物當成神龕似的供起來,要在上麵加燈,左右加羅馬式的石膏柱,簡直太可笑了。然後,她想在陽台上做一個養魚的半米深的石槽,再把臥室與陽台之間的隔斷打掉,這樣就能在失眠的時候,看水麵上波光粼粼,看金魚偶然冒出半個水泡。但這一方案也被推翻了,經過測算這個魚池連水將重達兩噸,超過陽台的承重極限,她隻好退而求其次隻做一個空中小花園,擺各種各樣的多肉植物和一代代不停分盆的吊蘭。

阿梅想要樓梯,在自己家裏爬上爬下,光著腳踩在樓梯上的感覺太中產了。最終她獲得了一個比客廳高出80厘米的臨窗的餐廳,上桌吃飯必須穿上長褲,不然就有走光的危險,好處是可以直接俯視街景。很快她就對這條充斥著麻辣燙和水果攤的小胡同爛熟於心,因為上下樓梯太累她還練成了一次端三杯咖啡的雜技。

輪到家具和軟裝時阿梅的預算已經所剩無幾,美式田園或者中式古典風都無法實現,隻好去宜家解決了所有家具,幾乎把一個樣板間搬回了家。

最後,阿梅買了淘寶銷量第一的照片牆,把28歲時拍的藝術寫真珍而重之地掛在入門處,奔波多年的青春終於有了棲息的地方。

日子本該這麼流年似水地過下去,直到有一天阿梅捧著一碗方便麵從餐廳的樓梯上跌下來,左腿骨折,媽媽趕來照顧她,全麵接管了阿梅的家。

媽媽撤掉了阿梅的白亞麻桌旗和日式插花,又在沙發上鋪滿小商品市場買來的毛巾布,不沾煙火的廚房開始各種煎炒烹炸。短暫的不適應之後阿梅意識到再美麗的家居也掩蓋不了孤獨的本質,她還是需要一個煙熏火燎的家庭。

傷好之後阿梅重整旗鼓,又相了幾次親,戰果居然不錯——世道艱難,有房子的人,不論男女總是靠譜的,“至少,他們是真心想結婚。”阿梅這樣安慰自己。她把新居的漂亮照片設置成微信頭像,言簡意賅地表明她現在的條件,然後,就開始糾結到底跟哪個男生吃第二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