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和打架一樣,都是屬於最原始的攻擊行為方式。一般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模仿大人的一些罵人髒話,這時他們隻是單純地模仿而已,並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經常有意識地用髒話罵人,這種行為就要引起注意了。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人際關係、活動範圍也在不斷地擴展,經常會學到一些不良的行為和語言,尤其是在與同伴之間交往時,很多孩子認為粗魯的語言可以增進融洽,仿佛以此證明他們的關係是極其親密無間的。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切忌打罵孩子,這些粗暴的方式不僅不會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反而容易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因此家長要用適當的方法讓孩子不去說髒話。
1.當孩子說髒話時,應該冷靜應對。如果家長聽到孩子說髒話,最好不要大驚失色或勃然大怒。因為過度的反應對於尚不了解髒話真正意義的孩子來講,隻會刺激他重複說髒話的行為,所以冷靜應對才是最重要的處理原則。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很願意和他討論“說話的藝術”。
2.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孩子說髒話很多都是跟周圍的人學的,家長要及時找到模仿的對象。如果孩子的髒話是從幼兒園或學校的夥伴那裏學的,家長要盡快與老師溝通,共同解決;如果是從自己單位同事那裏模仿的,父母要委婉地向同事說明情況並盡量少帶孩子去單位;如果是從影視作品中學來的,家長就要充當影視與孩子之間的“過濾器”,慎重地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影視節目。
3.可以運用故事和遊戲解釋說明。這個時期的孩子認知水平是有限的,如果隻是單純地講道理,這種教育孩子不講髒話的方法往往達不到最好的效果。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能起到教育作用的故事或遊戲,如和孩子一起來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是怎樣說話的,利用榜樣的力量使孩子產生說髒話不好的心靈體驗,還可以通過一些親子遊戲來強化這種感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4.對孩子的語言進行正麵引導。家長要悉心引導孩子用文明的語言表達氣憤、激動情緒和處理矛盾,如和他人發生爭執時可以用委婉的語言告訴對方或自己先走開等,家長不妨和孩子分析一下不同的處理方法將會帶來的不同後果,讓孩子換種說法試試看。
5.教會孩子明白是非觀念。孩子說髒話一般都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所以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每一個能增強孩子判斷是非能力的機會,加以利用,進而給其深刻而有力的教育。對於孩子做得對的事,家長要及時給以表揚;錯的,及時給以善意的批評。通過正反教育使是非分明,從而在孩子的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碰到說髒話的情況,家長不用太緊張,因為孩子說髒話並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特定階段中容易出現的一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