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輔導剛剛學畫的孩子
在寬闊的馬路旁、雪白的牆壁上、住房的門上、路邊的電線杆上,凡是有孩子玩耍與嬉戲的地方,都可以欣賞到孩子們的“即興之作”。這些畫,與其說是孩子們在塗鴉,還不如準確地說是孩子們在玩筆、玩顏色。
孩子的繪畫興趣通常和玩分不開。玩的時間長了,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有了求知的動力,就會用極大的勁頭與信心去鑽研與獲取。這樣就發展了某一方麵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意誌,逐漸地萌發了小小的誌向,培養了作風,久而久之,便可創造出成績。
首先是玩,然後由“玩”中產生了興趣,又由“興趣”的牽引走入繪畫的大門。孩子處於幼兒階段時,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手腕骨與指骨比較嬌弱,動作不夠協調,也不夠穩定準確。如果給他們幾支漂亮的彩筆和幾張白紙,他們會無憂無慮、不假思索地畫出一些曲曲折折的線條或歪歪扭扭的圈圈、斷斷續續的點點。此時父母與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沿著孩子思維的路徑引導孩子,例如,可以指斜線條說:“嗬,天正在下雨”指著圈圈說:“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天空多美啊!”可以拿起筆給下麵連在一起的兩個圓圈簡單添上幾筆,說:“看嗬!小雞也跑出來捉小蟲了。”大人們這樣做,能加深孩子對繪畫的理解,使孩子畫畫的興趣得以萌發。“形”的概念、美的詩情,會像細潤的春雨點點滴滴地滲入孩子們稚嫩的心田。
為了激發孩子學畫的興趣,還可以說出有趣的題目讓孩子畫,如“上幼兒園的路上”、“我的家”。此外,也可以教孩子進行添畫遊戲、塗色練習等。
繪畫是人類表達思想、抒發與交流感情所采用的一種藝術手法。要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還應該培養孩子樂觀愉悅的情緒,使生活中的事物形態、色彩、特征變成孩子自己的豐富多彩的圖畫語言,讓孩子能運用這種語言去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對於成年人繪畫必須講究的技巧與技能,不要讓孩子過多地去效仿。孩子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培養與鍛煉對生活的敏銳的觀察能力、對藝術的真善美的鑒賞能力、對形象的記憶能力,以及對構思的想象能力,從而獲得對生活的藝術再創造與表現能力。
2.處理寫生、臨摹、速寫、默寫的關係
學習畫畫的孩子們度過第一個無目的畫畫的學習階段後,便進入有目的畫畫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畫畫要借助寫生、臨摹、速寫、默寫等繪畫方法來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
父母可以經常為孩子提供一些範畫觀賞,使孩子從中悟出些道理,學到一些方法,藉以加深對一些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但是不可以讓孩子一味地臨摹,視臨摹為主要繪畫辦法是十分有害的。這樣做,既缺乏生動活潑的趣味性,又會僵化兒童的形象思維能力,使孩子成為不愛動腦筋的小畫匠。
在寫生訓練中,注意避免讓孩子長時間對明暗體麵關係精雕細刻。防止孩子形成視覺反映的惰性,失去對生活形象敏銳的反應能力。為此,在孩子進行寫生練習時,最好穿插安排一些速寫練習,鍛煉孩子在短時間內用簡單概括的手法把所描繪對象的主要特征記錄下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