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五月,漢王屯滎陽,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韓信亦收兵與漢王會,兵複大振。與楚戰滎陽南京、索間,破之。築甬道屬河,以取敖倉粟。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則絕河津,反為楚。
【譯文】五月份,漢王屯兵滎陽,蕭何征發關中地區年老病弱沒有以及載入徭役簿籍的人悉數到達軍前。韓信也收集兵馬與漢王會師,兵勢再次大為振作。與楚國軍隊在滎陽南邊的京縣、索縣之間,大敗了楚國軍隊。修築甬道連接黃河兩岸,用來奪取敖倉的糧食。魏王魏豹晉見請求回國照顧親戚的疾病。到達後就封鎖了河津,反而投降了楚國。
【分析】劉邦在睢水之戰後,劉邦的軍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和摧殘,死傷十數萬人。因此,劉邦需要退回到關中附近地區。蕭何、韓信各自征發百姓,補充劉邦受損的軍事實力。之後,稍微複蘇的劉邦大軍在滎陽南部打敗了項羽的勢力。牆頭草魏王豹蛇鼠兩端,看到劉邦暫時失敗了,迫不及待地看風使舵。為了逃離劉邦,他居然謊稱自己的家人病危,回到魏國就封鎖了黃河渡口,投降了西楚霸王項羽,為後來的韓信滅魏埋下了伏筆。
【原文】六月,漢王還櫟陽。壬午,立太子,赦罪人。令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衛。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雍地定,八十餘縣,置河上、渭南、中地、隴西、上郡。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祠之。興關中卒乘邊塞。關中大饑,米斛萬錢,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漢。
【譯文】六月份,漢王回到櫟陽。壬午日,冊立太子,赦免罪人。命令諸侯的兒子在關中的,都到溧陽集合守衛城池。引水衝灌廢丘,廢丘人民投降,章邯自殺。雍州地區平定,總共八十餘縣,設置為河上、渭南、中地、隴西、上郡。令祭祠官員祭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按照時節進行祭祀。征發關中士卒防守邊塞。關中大鬧饑荒,大米一斛價值萬錢,人相食,漢王名令人民到蜀漢獲取糧食。
【分析】六月份,劉邦為了鞏固國本,以示漢國根基牢固,劉邦冊立了劉盈為太子,大赦天下。同時滎陽成皋粗安後,劉邦飛速地返回關中,與周勃一起水灌廢丘,殺章邯,拔除了心腹地帶的最後一個敵軍據點,徹底平定關中、肅清了章邯或者說項羽在關中地區的勢力,章邯自殺殉職。相據滎陽一帶,滎陽離關中比較近,且有渭河、黃河漕運,後勤補給比較方便。
3)“興關中卒乘邊塞”,同時周勃守蟯關,防止楚軍從關中的東南切入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