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紀信替死(1 / 1)

【原文】五月,將軍紀信曰:“事急矣!臣請誑楚,可以間出。”於是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楚因四麵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dao),曰:“食盡,漢王降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令禦史大夫周苛、魏豹、樅(zong)公守滎陽。羽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燒殺信。而周苛、樅公相謂曰:“反國之王,難與守城。”因殺魏豹。

【譯文】五月份,將軍紀信說:“事情很緊急了!我請求欺騙楚軍,大王可以從小道逃出去。”於是,陳平夜裏從東門釋放女子二千餘人,楚軍趁機從四麵攻打。紀信乘坐著漢王的車架,黃色車蓋左邊掛著王旗,說:“糧食吃盡,漢王投降西楚。”楚軍都高呼萬歲,到城池的東邊觀看,因此漢王能夠和數十名騎兵一起從西門逃走。漢王令禦史大夫周苛、魏豹和樅公一起把守滎陽。項羽看見紀信,問道:“漢王在哪裏啊?”紀信說:“已經逃出去了!”項羽燒死了紀信。周苛、樅公商量說:“背叛國家的諸侯王,難以和他一起把守城城池。”於是殺死了魏豹。

【分析】項羽攻打滎陽,事情非常緊急。紀信想出了“李代桃僵”的計策,假冒漢王劉邦向項羽請降。同時,“聲東擊西”,使得劉邦從防備疏離的西門“金蟬脫殼”。周苛、魏豹、樅公三人一起把守滎陽城。考慮到魏豹蛇鼠兩端、背反項羽的不良信用記錄,為了免除禍患,周苛、樅公殺死了魏豹。

【原文】漢王出滎陽,至成皋。自成皋入關,收兵欲複東。轅生說漢王曰:“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願君王出武關,項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皋間且得休息。使韓信等得輯河北趙地,連燕齊,君王乃複走滎陽。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休息,複與之戰,破之必矣。”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間,與黥布行收兵。

【譯文】漢王離開滎陽,到達成皋。從成皋進入函穀關,收拾兵馬想要再次東進。轅生對漢王說:“漢王和楚軍在滎陽對抗了數年,漢軍經常陷入困難。希望君王兵出武關,項羽一定率領兵馬向南進軍。大王修築起高深的壁壘,使得滎陽和成皋可以得到休養生息。派遣韓信等人去安撫河北趙地,把燕國、齊國連結起來,那時大王再兵進滎陽也不晚。這樣的話,楚軍需要防備的地方很多,實力得到分解。漢國得到休養生息,再與項羽作戰,一定能夠擊破楚軍。”漢王聽從了他的計謀,率領兵馬到達宛城、葉縣附近,與黥布一起收拾兵馬。

【分析】劉邦逃離滎陽之後,想回到關中地區招兵買馬,卷土重來。轅生提出了“分而治之”的策略,讓劉邦從武關出發,深溝高壘吸引楚國軍隊。同時,讓韓信從燕趙和齊國對楚國形成戰略包圍形勢,可以分散楚軍的軍事注意力。楚國分兵據守,力量就會得到分散和稀釋,原本強悍的項家軍實力就會得到不斷的削弱。

【評析】紀信的忠心耿耿,為他在青史上留下來非常好的名聲,成為古今忠臣的典範。唐太宗和唐高宗均以少牢祭漢大將紀信墓,追贈其為驃騎大將軍。宋真宗追贈紀信為“太尉、忠祐安漢公”,元朝追封紀信為“輔德顯忠康濟王”,明朝追封紀信為“忠烈侯”。古人說:一等人忠臣孝子。每一個忠誠的人都會青史留名,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