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分封功臣(1 / 1)

【原文】漢王還至定陶,馳入齊王信壁,奪其軍。初項羽所立臨江王共敖前死,子尉嗣立為王,不降。遣盧綰、劉賈擊虜尉。春正月,追尊兄伯號曰武哀侯。

【譯文】漢王班師回到定陶,突然進入韓信的軍營,奪取了韓信的軍隊。當初項羽所冊立的臨江王共敖已死,其子共尉繼位為王,不肯投降。漢王派盧綰、劉賈攻打共尉。漢六年春正月,漢王追尊其兄長劉伯為武哀侯。

【分析】西楚霸王項羽死後,劉邦最忌諱的力量就是手握兵權、土地的軍事奇才韓信。

【原文】下令曰:楚地已定,義帝亡後,欲存恤楚眾,以定其主。齊王信習楚風俗,更立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魏相國建城侯彭越勤勞魏民,卑下士卒,常以少擊眾,數破楚軍,其以魏故地王之,號曰梁王,都定陶。又曰:兵不得休八年,萬民與苦甚,今天下事畢,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譯文】漢王下令說:“楚國地盤已經平定,義帝沒有後代,想要撫恤楚地的民眾,需要確定他們的領主。齊王韓信熟習楚地風土人情,現改立為楚王,統轄淮北地區,都城在下邳。魏相國建城侯彭越關心魏民,愛護士卒,經常以少勝多,幾次擊破楚軍,就將魏地賜為他的封地,封號為梁王,定都於定陶。詔令中又說:戰爭持續八年沒有停止,給百姓造成嚴重的苦難。現在統一天下的事情已經結束了,除了判決死刑外的囚犯一律赦免。

【分析】為了削弱韓信的政治勢力,劉邦以韓信熟悉楚國風俗為借口,把他從自己辛苦經營的齊國遷徙到深仇大恨的楚國。

韓信有德於齊國百姓,有仇於楚國人民,因此新的政治勢力基礎不會牢固,即使韓信有了不臣之心,也不能充分調動本地人的鬥爭積極性!

綜上,劉邦沒有采用激進的方式削除韓信的勢力,害怕狗急跳牆,從而引發新的大規模戰爭,畢竟韓信是比項羽更加聰明與可怕的敵人!他的策略是將韓彭調離了熟悉的分封領地,換到不太熟悉的楚國,造成了虎落平陽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