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萬氏兄弟,中國動畫驕傲的開始(1 / 1)

萬氏兄弟,中國動畫驕傲的開始

今年暑假,孫悟空,這個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童年成長的動畫精靈,又成為一個熱點。正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的“動畫經典、藝術瑰寶——《大鬧天宮》誕生50周年紀念展”吸引著老老少少影迷;大銀幕上,動畫片《大聖歸來》票房大捷。

自上世紀20年代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四兄弟在亭子間裏製作出第一部動畫片起,中國動畫在世界影壇刻下了一個驕傲的名詞:中國學派。

此時此刻,讓我們穿越到95年前上海閘北天通庵路三豐裏那個7平米的亭子間,正是在這裏,萬氏兄弟為中國動畫電影奠定了一個驕傲的開始。

夫子廟裏的小畫迷

1900年元旦剛過,南京夫子廟附近一個小商人家裏,誕生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取名萬嘉綜、萬嘉綨,他們就是日後中國動畫片的開山鼻祖、人稱“大萬老”、“二萬老”的萬籟鳴、萬古蟾。幾年後,家中又添了幾個弟弟,活下來的萬嘉結和萬嘉紳,就是後來的萬超塵、萬滌寰,也是中國動畫片事業的功臣。

萬家父親是個做綢緞的生意人,略懂美術;母親心靈手巧,會繡花剪紙。這萬家四兄弟的事業啟蒙人,就是他們的母親。在萬籟鳴的記憶裏,“母親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為了哄騙我們兄弟幾個早點睡覺,她點燃一個蠟燭,用靈巧的雙手為我們做各種手勢。經過蠟燭的照射,於是一個馬頭的影子落在牆上,雞、狗、牛、羊等挨次出現,後來又是什麼‘兔兒望月’,‘老農晚歸’。那靈巧生動、惟妙惟肖的手影使我們樂成一團。”稍大些,他們自己也學會了用一盞油燈、一塊白布編演皮影,周邊的孩子們成了他們的第一批觀眾。“我們先舉起如來佛和孫悟空,又突然舉起如來佛的大手在燈前晃動,讓如來佛的大手似乎要抓住孫悟空似的,然後又讓孫悟空從手掌中飛出,每當演到這個時候,小觀眾們的情緒達到高潮,都拍手叫好。”老人們說,如來佛是神,得罪了是要受報應的。但萬家兄弟才不在乎這個,天不怕、地不怕而且法力無邊的孫悟空怎麼可以翻不出如來佛手心,這讓兄弟們憤憤不平。

雙胞胎長到七八歲的時候,父親的生意越發走下坡路了,時不時得拿些衣服去當鋪換錢,老大萬籟鳴便得提著包裹,穿過夫子廟去當鋪。夫子廟一帶人聲鼎沸,有各種小吃食、小買賣、小雜耍,萬籟鳴獨愛貢院西街上的那些窮畫師。那時雖然有了照相術,但窮人拍不起照片,家裏死了人,便來夫子廟貢院西街找畫畫的手藝人,憑記憶大概的畫上一張。他還喜歡聽說書,百聽不厭的就是《西遊記》。到了上學的年紀,不好好讀書,趴在課桌上偷偷畫老師像。被老師發現了,居然沒受到戒尺的責打,反加讚賞——這孩子小小年紀,人物肖像畫得還真是不錯。

書讀了半年,萬籟鳴隻會寫一個“馬”字。但他的“馬”寫得有骨架,有精神,同學們笑他是“馬癡”。誰知他竟以“馬癡”為藝名,癡了一生,他對馬情有獨鍾,各種色彩的馬以後都畫進了動畫片《大鬧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