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3)

次日,四更剛過,李賢淑便推著應蘭風起身,要準備上朝事宜。

應蘭風爬起身來,仍是睡未足,便打了個哈欠,李賢淑又氣又笑,道:“在外頭沒人管著,也是這個情形?”

應蘭風擦擦眼睛,道:“哪裏得這樣清閑?外頭沒人管著,更要自己警醒些……本還以為回來了能受用些呢。”話雖如此,卻仍是極快地起了身,沐浴更衣,忙忙地吃了幾口東西,便出門上轎,往皇宮而去。

五更天的時候來到殿前,群臣有的在朝房內等候,三三兩兩地閑聊,有的站在外頭翹首以待,眾人見應蘭風來了,便有許多人走上前來,同他招呼寒暄。

應蘭風見朝臣們對待自己比先前更加親熱三分,其中更有幾個身居高位、先前對他正眼也不瞧一下兒的,如今竟也一反常態過來招呼。

應蘭風不由地受寵若驚,還以為是離京太久、乍然回歸的緣故,便也一一拱手見禮。

正說著,忽然見一人前來,麵如冠玉,端莊溫雅,正是郭建儀。應蘭風此刻官職尚不如郭建儀,雖有親戚關係,此刻卻是在宮內,以官服相見,於是不免作揖,口稱一聲:“郭大人。”

郭建儀微微一笑,作揖過後,舉手握住應蘭風的手道:“應大人好歹是回來了,建儀掛心良久。”

應蘭風因知道他向著懷真求親之事,心裏隱隱芥蒂,對郭建儀便不似先前一樣態度隨意了,便嗬嗬笑了兩聲,道:“多謝多謝。”

郭建儀見無人在跟前,便又輕笑道:“表哥比先前要清瘦了許多,必然受了許多苦呢。”

應蘭風聽到一聲“表哥”,心防頓時懈怠,便摸著下巴笑道:“在外頭不免餐風露宿,自然是混的不成個樣子了……昨兒懷真還說我胡子也生了出來,如一個落魄書生呢……”說著便笑了兩聲。

郭建儀也笑了笑,才要說話,忽然聽見眾人又是一片寒暄聲音,於是同應蘭風兩個轉頭看去。

卻見從台階處上來兩人,頭前一位卻是林沉舟,身邊兒的那人,一身紅色朝服,在希微晨光之中,可見清雋的麵色,雙眸星芒隱隱,正是小唐。

頓時寒暄之聲又是四起,小唐且走且作揖回禮,卻見他似閑庭信步,氣定神閑地同這個說幾句,同那個點點頭,走來轉去,不露痕跡裏,一轉身的功夫,卻已經是在應蘭風身前了。

應蘭風還則罷了,因為小唐屢屢相助,心中著實感激,自從見小唐來到,便目不轉睛地,一直都在看著他。

縱然小唐不過來,應蘭風也要迎上前去寒暄幾句,隻礙於群臣踴躍,一時倒也排不上號……此刻見小唐來到,便忙拱手喚道:“唐大人有禮。”

小唐倒是麵上略有驚訝之色,看了應蘭風一會兒,拱手道:“應大人!”

郭建儀在旁看了,玉麵上不由掠過一絲極淺的冷笑,隻是他素來習慣喜怒不形於色,因此那笑也是電光火石之間罷了,不料才收了笑,就見小唐抬眼看向自己,有意無意地掃了他一下。

郭建儀心頭一凜,眉峰微蹙,見狀,便自也舉起手來,做了個揖,道:“唐侍郎。”

小唐也向著他淺淺一笑,道:“郭郎中。”

應蘭風在旁聽著他兩人互相喚了官職,才知道小唐已經升了“侍郎”,便道:“我才回京來,尚不知唐大人高升了,可喜可賀!”

小唐便也笑道:“哪裏哪裏,應大人此行勞苦功高,隻怕也是高升不遠。”

應蘭風聞言一笑:原來他這種外放,差使繁瑣不說,又都是些地方上的土建水建,幹的若好,朝廷說一聲好,若是稍微差池一點,不知哪裏出了漏子,搭進去的便可能是自己的性命,何況他這一行,同樣也是得罪了不少人,那些地方官兒但凡是敢胡作非為的,誰京內沒有幾個靠山的,如今被他不由分說拳打腳踢了一番……誰又知道到底是吉是凶呢?

略說了不幾句,眼見早朝時候到了,群臣便默然無聲,隱隱地果然聽到三聲淨鞭聲響,文武群臣便分成兩列,上朝麵聖。

金鑾殿上,成帝高坐,太監上前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當下,便有京兆尹出麵,奏了幾件年下要預備的尋常之事,皇帝也一一恩準了。

京兆尹退下之後,忽然有一人出列,口稱要彈劾工部員外郎應蘭風,說他在南行辦差之時,胡作非為,害得民怨四起。

此人說罷,便又有兩人出列附議,竟是要聲討應蘭風似的。

應蘭風在旁邊聽得汗如雨下,正覺得大事不妙,忽然又見一位大臣出麵,道:“啟奏聖上,彈劾之言純屬無稽之談,據臣所知,應大人克忠職守,不懼艱險,南邊一行並無任何疏漏失職之處,臣並非空口無憑,現有禦史的地方查看筆錄呈奏。”

太監下了丹墀,將折子接了過去,往上呈給成帝,成帝仔仔細細看了一番,便哼道:“可惡,應愛卿南行勞苦功高,現有禦史的親筆記錄,爾等竟然敢汙蔑功臣?究竟是何居心?”

起先那些試圖彈劾應蘭風的幾名大臣聽見了,麵麵相覷,卻又齊齊看向肅王,肅王使了個眼色,眾人便忙跪地,請罪求饒,隻說是被人蒙蔽,求陛下開恩罷了。

成帝便罰了這數人三個月的俸祿,又叫他們閉門思過,才算罷休,末了,便又說道:“應蘭風不負朕恩,此行於百姓大有裨益,更是群臣楷模……”當下,就問工部可有什麼空缺不曾。

正好工部的那位前侍郎,因為大放厥詞對平靖夫人不敬之罪,被革了職,如今一直空缺。

工部尚書一奏,成帝便道:“便擢升應蘭風為工部侍郎,再賞賜金花十朵,玉帶一條,以示嘉獎,以後群臣也務必如應愛卿一般,奮不顧身,盡忠體國才是。”

應蘭風如在夢中,呆呆怔怔,忙跪地謝恩。

如此這般,退朝之後,諸位大臣紛紛過來相賀,應蘭風兀自有些反應不過來,忽然見肅王走了過來,淡淡道:“應侍郎,大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