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1 / 3)

林沉舟停靈七日,也隆隆重重地做足了七晝夜的水陸道場,每日前來吊祭的文武百官,絡繹不絕。

小唐因跟他有半子之誼,雖淩景深如今無礙了,小唐卻仍每日必到,竭盡其心。

這一天,應蘭風仍也來拜祭,走到靈前,行了大禮之後,竟又忍不住垂淚不已,便抬袖拭淚,退到一邊兒。

應蘭風身後伴隨的,仍是那老仆人招財叔,他在應蘭風之後,也跟著拱手行禮,又默默地凝視靈牌片刻,就也退了。

這一幕看似尋常,也並無人留意,小唐在旁卻細看正著。

自從張瑉隨應蘭風自南邊兒回來,說了招財叔的異樣舉止之後,小唐便命人暗中盯著,誰知招財深入簡出,並沒有絲毫破綻,唯一一次,便是那回跟竹先生在應公府內“偶遇”。

後來小唐自沙羅回歸,張瑉來報這些年所發生的種種,招財這邊兒,卻仍是沒有動作。

然而直到林沉舟出事,小唐忽然注意到一件不起眼的事,——便是林沉舟冒著大雨前赴應公府、會見應蘭風跟懷真的前一天,據張瑉的眼線報說,招財叔曾莫名地消失過一段時間,雖然是出了應公府,卻在半路盯梢的時候追丟了……此後再見到他,已經是要回府的模樣,因此期間這段時候他去往何處,竟全然不知。

林沉舟乃小唐的恩師,小唐從來對他都是敬仰有加,然而自他懂事起,林沉舟便已經是一副憂國憂民同樣也為國為民的名臣模樣,二十幾年來從未變過。

然而自從因金飛鼠之事牽出德妃,小唐暗中命人調查,雖然時隔幾十年,卻也隱約查到一二,譬如:德妃娘娘出身清貴世家,為人慈柔仁善,成帝初登基那年,有一場大災,許多流民逃難來京。

彼時天降大雪,街頭之上,不時有凍餓而死之人,德妃娘娘見狀,便百般設法,在街頭之上施粥救濟,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首飾等物,最後把家裏為她預備的嫁妝也都拿了出來,用以救濟百姓。

而林沉舟在那一年,尚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罷了……若小唐沒記錯的話,林沉舟也是在那年才來至京城的。

當初在應蘭風一家上京路上,殺死兩名刺客的人,所用手法出自大內,如今這疑點落在招財叔身上。

至此,若說這三者之間,有些不為人知的牽連……倒是並非不可能,隻是未免太過可怖。

然而這所有的一切,小唐都隻鎖在心中,卻無論如何不能對第二個人說。

那夜叫懷真來看林沉舟的遺書,本是想看她是否知道些什麼,然而看那丫頭的形容舉止,卻不似個知情的。

大祭這日,白幡連天,哭聲動地。

文武百官皆到場相送林大人,靈柩出城,小唐同淩景深兩人在前以子婿之禮而為,滿城百姓,皆知林大人之名,均都自發出門,白衣素裝,列於街市兩側垂淚相送。

而是夜,應公府的東院之中,一幹小丫頭們忙忙碌碌,將一張長桌抬到院中,又擺上了許多果品供奉等物。

應佩才進門,見狀便問道:“這是在做什麼?”

吉祥正在旁邊看著小丫頭們行事,見應佩來了,便道:“佩哥兒來了,這是姑娘吩咐的……我們也不知究竟是做什麼。”

應佩看了這個架勢,像是要祭拜、或者禱告什麼似的,想了一想,便邁步進了屋內,果然見應懷真一身素服,整肅妝容。

應佩便問道:“妹妹要做什麼?”

懷真道:“哥哥,我要祭拜一位故人。”

應佩想了想,他也知道林沉舟那日來造訪之事,且近幾日,因為林沉舟之死,應蘭風也很是情緒低鬱著,應佩便悄聲問道:“可是……為了林大人?”

懷真並不否認,便點了點頭。

應佩歎了口氣,道:“林大人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這個結局,未免叫人歎息,妹妹倒是有心了。我便也跟著拜一拜罷了。”

說話間,外頭已經擺放整齊,吉祥來報。

懷真便同應佩出了門,應佩跟在她身後,見桌上雖然放著香爐,點著寶燭,並些點心,果品等物,隻是並沒有其他的香供。

應佩正在詫異,卻見懷真自走上前,原來她手中握著一個錦袋,此刻便打開,掏出了一塊兒寶塔形狀、色澤淡紅的香。

此刻丫鬟們都退下,院內寂靜,再無他人。

懷真便那寶燭上將香點了,就放在那香爐之中,此刻近晚無風,隻見一道灰白色的煙氣嫋嫋而上,起初還有些搖曳不定,半晌,竟是如一道直線一般,直衝天際。

應佩看的怔怔,鼻端便嗅到一股香氣,嗅來,竟隱隱地帶些微微地暖意似的,令人心神舒泰。

懷真見狀,便從袖中又掏出一物,竟是個狹長的盒子,也並不打開,隻端端正正地放在香供之前。

懷真退後一步,這才合掌垂眸,默默地念道:“林伯伯,我雖不知……您所留那些話究竟何意,然而於我心中,您始終都是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不管如何,昨日之種種,盡都已去。如今,懷真隻望林伯伯在天之靈,能安詳寧靜,再無任何疾苦……”

應佩在後,隱隱聽見,便也忙合掌,暗中祈禱逝者往生。

兩個人便站在庭中,見那信靈香香氣衝天,仿佛能將所有祈念都帶到天上,托付逝去之人得知。

一刻鍾的功夫,那顆香才逐漸地燃盡了,然而滿庭異香,久久不散。

應佩這才敢做聲,便問道:“妹妹,這是什麼香,為何之前我從未見過?”

懷真道:“這是我特意給林伯伯調的,原本喚作‘信靈香’。”

當初小唐人在沙羅、生死不知之時,懷真本來想做此香,隻因傳說“香氣能達天帝居所,通鬼神”等語,她想祈願保佑小唐……又或者,倘他當真不幸,或許也可借這香力得見一二,隻是因當時心緒不寧,也不肯就信小唐遇難,故而猶疑抵觸,百般耽擱,竟不能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