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3)

自從林沉舟出事之後,眼見已兩個多月不曾見到懷真,小唐本以為自己生辰那日……倒也可以借機一見,誰知因唐夫人察覺了他的心意,故而有意避嫌,也並沒有特意相請懷真,於是竟仍是難見一麵。

又因先前沙羅國之事平了,一時威懾四夷,舜之鄰邦眾國均十分安靜,不敢冒犯天威,更有些小國,派了使者過來示好。

因此禮部竟仍是應接不暇,而諸國之中,因西北的詹民國發生內亂,原本的王被趕下王位,囚禁起來。那王的舊臣們便暗中派了使者逃來中國,痛哭流涕,要求救援。

而那新王登基之後,並未立刻派使者來示臣服,小唐接了來使,問知詳細,便於金鑾殿上奏成帝,成帝即命他同兵部一塊兒協理處置。

這日,小唐在兵部同幾位大人商議此事,因詹民國離舜鏡不遠,雖人口不算太多,但民風彪悍,若不好生應對,邊境不安,自然非長久之計。

商議許久之後,便敲定由禮部派人出使詹民國,一探究竟,看看新王究竟是何意思;同時調動西北涼州兵力,隨時待發,若那新王臣服,倒可以從長計議,若然無禮,便立刻出兵,以滅心腹之患。

眾人商議過後,便擬折子,兵部尚書同禮部尚書一塊兒入宮,往禦書房向成帝稟奏。

小唐跟其他眾臣便在兵部等候,眾人閑著無聊,便說笑起來,小唐也有一搭沒一搭地跟他們談笑。

不料正說著,卻聞報戶部來人,說話間,就見一位大人走了進來,生得儒雅斯文,很是出色,卻不是別人,正是郭建儀。

郭建儀手中拿著一份折子,原來先前因河南民/變之事,他曾親去查證,同時兵部也調了許多士兵前往鎮壓,此次過來,乃是交接公文的。

自有那負責此事的兵部參事過去迎著,於是兩人邊說邊走了。

郭建儀去後,眾人正覺無話題可說,如今,不免就正好把話題轉到了他的身上,就有人說道:“怪哉,郭大人年紀也不小了,為何竟還不曾娶妻?”

也有人道:“這個卻不知道,當初不還說太子……咳,許多大人們很中意他的麼?想必是郭大人眼光奇高,因此一直耽擱。”

有人笑道:“你們都說錯了,前幾年,郭大人不是看中了一家小姐的?還托了戶部侍郎前往說親,隻不過人家竟沒看上他,於是作罷。”

一提此事,眾人便都想起來了,紛紛點頭,就道:“若說應侍郎的愛女,年紀雖小,可生得的確是國色天香,怪道郭侍郎心儀呢,然而……到底是沒有緣分,如今應小姐跟淩侍讀蒙皇上賜婚……這可也算是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天生一對兒了。”

大家夥兒便笑了起來,有人歎說:“如此說來,郭大人也是怪可憐見兒的,這許多年來,怕仍是沒有放下,不然的話,又因何並未再娶妻呢?”

如是,有人附議,就道:“這郭大人也是極深情的了,偏又潔身自好,從不去那些青/樓楚館,家中更無什麼姬妾……嘖,這把年紀,難為他是怎麼過來的。”

眾人一時笑了起來,忽然之間,有人道:“你們都不知道……郭大人其實並不是你們說的這樣無趣,實則也是個知情識趣的人呢。”

大家不解這話,紛紛請教。

那人便笑著,放低了聲,略帶神秘之色,道:“我記得那一日,是熙王妃做壽,我們一幹人等前往,當時熙王爺領著眾人去花園,經過一間僻陋小房之時,卻聽見裏頭有女子之聲……”

眾人紛紛瞪圓了眼,豎起耳朵細聽。那人道:“當時大家都詫異,想要入內一看,不料郭大人忽然把門掩起,隻說是他因困倦而在此歇息……我等見他衣冠不整,麵帶春/色,自也不便打擾……就隨熙王爺離開了。”

大家通通鼓噪起來,道:“這是怎麼說?”

那人道:“事後才知道,原來……是郭大人,跟熙王府上一個很俊俏的丫鬟……”說到這裏,便笑著,露出一臉的心照不宣。

眾人得知這般趣事,十分快活,便交頭接耳起來。

獨小唐在坐在桌子後麵,起初聽他們說郭建儀閑話,還隻是笑吟吟地,等聽到在熙王府那“逸聞趣事”,一時驚愕起來,然而細想,麵上卻又浮出幾分疑色。

任憑眾人聒噪,小唐卻隻垂眸凝神,一言不發。

正在此刻,外頭那兵部參事送了郭建儀去了,屋內的鼓噪聲才低了下來。

小唐歪頭看著郭建儀,想了一會兒,便起身出外。

郭建儀交接罷了公文,正欲出兵部而去,忽然聽身後有人道:“郭侍郎留步。”

郭建儀聽明白出聲的乃是何人,便緩緩住腳,轉頭看去,拱手作揖,口稱:“唐侍郎,何事?”

小唐也行了禮,便道:“我正有事在兵部等消息……不期竟在此相遇,郭大人向來可好?”

郭建儀知道他素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便上下掃了一眼,心中警惕,隻道:“甚好。唐大人一安好?”

小唐道:“拖賴。”說到這裏,便又笑道:“我出使沙羅若幹年,京內人事大變,令妹竟然也貴為王妃了,我還未道喜呢。”

郭建儀心中越發起疑,便淡淡地說道:“多謝。”一邊應付,一邊於心中思量:“他究竟意欲何為?”

此刻相對,這兩人彼此之間,卻比先前更覺隔閡起來。

且說在當初和親之時,為把懷真好生妥帖地帶回京內,小唐頭一個想到的便是郭建儀,而郭建儀果然不負所望,也做的停停當當。

那一刻,兩個人一句話也不必多說,卻配合無間,天衣無縫地,竟把一件極大的禍事消弭於無形。

然而此時此刻……郭建儀因自覺被小唐坑過,所以隻淡然相對,小唐因心中有事,就也以假麵相待,兩個人彼此防備,虛情假意,氣氛不免詭異。

小唐便笑說:“郭大人可時常去熙王府?”

郭建儀更加不明,道:“偶爾罷了。唐大人……為何如此相問?”

小唐道:“哦……隻因我時常前去,竟不曾碰見過郭大人,故而才問一問。”

郭建儀道:“那也看緣分罷了。”

小唐笑了兩聲,點點頭道:“說的是。”

郭建儀莫名其妙,謹慎起見,卻也不願跟他多話,就道:“唐大人若無別的事,我且先走一步,部裏仍有事待辦。失陪了?”

小唐一笑道:“也罷,請了。”

郭建儀深看他一眼,兩人彼此拱手,郭建儀便徑直去了。

小唐目送他離開之後,心中越想越覺著不對,索性便跟同僚說了聲,隻叫一個副手在此盯著,他便出了兵部,翻身上馬,竟是往熙王府而去。

不料到了熙王府,門上一打聽,卻聽說熙王今兒進宮去了,尚未回來。

小唐無法,悶著一肚子的疑問,怏怏地打馬往回而行。

誰知走到半路,正好便見懷真的車經過,小唐同她兩個多月來不曾相見,早就相思難熬,隻因此刻不是見麵的時候,再說……小唐因隱約摸清了懷真心中所想,故而自從梨花樹林後一別,他每每自警,等閑不敢再跟她私下照麵。

小唐自忖若是相見,倘若自己無法自控,又舉止粗莽起來,恐怕越發惹她反感,因此隻按捺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