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章(1 / 3)

就在郭建儀在應公府中之時,先前退朝後,小唐便同熙王往外而行。

因出午門,正好兒見郭建儀打馬離去,熙王看了一眼,本沒留意,誰知回頭,卻看到小唐正揚首打量著,眼神似別有深意。

熙王因抬肘,輕輕撞了他一下兒,問道:“你這般直愣愣地盯著我大舅哥,卻是何意?”

小唐嗤地一笑,道:“我看看他是往哪裏去。”

熙王道:“這個方向,不是往戶部的,大概是回家去。”

小唐橫他一眼,淡淡哼道:“近來他以部為家似的,那些老大人們都倍加稱讚……幾時見過他退朝後急急回家的?”

熙王這才聽出幾分意思來,便忍笑問道:“你是說……哈哈,我倒是差點兒忘了,尊夫人這兩日是回應公府去了?難道我舅哥是關懷自己外甥女兒,所以特意探訪去了呢?”

小唐咳嗽了聲,哼道:“你不說我倒是忘了,既然如此,你我是不是也是親戚相關了?我倒是算不出竟該如何相稱。”

熙王擰眉想了會兒:“懷真是我舅哥的外甥女兒,也算是我外甥女兒?照此說來,你莫非是我外甥女婿?”

小唐萬想不到,他竟有如此混話,便笑著狠啐了口,道:“好個熙王殿下,說這話竟也不怕閃了舌頭。”

熙王亦笑了幾聲,忽然又說:“不過,我這舅哥,可算是長情的很了,你倒是要留意些兒呢。”

小唐挑眉,問道:“此話怎講?”

熙王斜睨著他,便故意道:“你是這把年紀了,我懷真外甥女兒……卻還是青春少艾呢,隻怕她年紀小,別人對她好些,她就亂了意,未免把你忘了。”

小唐啼笑皆非,又罵道:“呸,什麼叫這把年紀,我竟是七老八十了不成?何況懷真年紀雖小,自有主見,倘若真是一對她好就不知所以的性子,我也不至於才……”說到這裏,忽然停下了。

熙王正盯著他,問:“如何不說下去,不至於才……什麼呢?”

小唐笑道:“卻不與你想幹。”

熙王哼了聲,又打量了他幾眼,故意說道:“你可別禁不住,即刻就也跟著跑到應公府去了?”

小唐一副雲淡風輕之態,道:“今兒才是第二天,橫豎明兒懷真就回來了,我何必這會子跑去?”

熙王笑道:“最好不是,不然……給人看了,恐怕是要笑的。”

小唐問:“這又奇了,好端端為什麼要笑?”

熙王道:“倒也沒什麼,隻不過是笑你難舍嬌妻罷了。”

小唐並不理會,熙王便拉著他,自回王府吃了中飯,才方散了。

小唐薄飲了兩杯酒,便想著回家去……誰知一轉念,才想起懷真此即不在家中,小唐不由地悵然若失,心想才跟她分別兩日,竟已經無端想念了,此刻回去,看著空屋,豈不更添惆悵?……然而到底不能立刻就追去應公府,因想來想去,就仍回了部裏罷了。

恰好因詹民國的一個王子,因醉酒鬧事打傷了人,被扭送了京兆尹處置,詹民國的隨駐武官便來禮部交涉求救。

齊緣因上了年紀,又素來是個老好人,懶理這事,見小唐回來,正中下懷,便交給他去處置就是了。

那武官早聽聞小唐之名,知道麵雖溫和端莊的菩薩一般,實則是個能滅人國的煞星,便絲毫不敢放肆,隻說了若幹好話,還求放人。

小唐聽了,半晌才道:“各位既然身在大舜,自然要入鄉隨俗,遵從大舜律令才是,何況當初我國同貴國之間本有君臣之約,何故不好生遵守,反而惹是生非?若是不處置,豈不是蔑視律法?”

那武官便陪笑道:“隻是打傷了人,這般小事罷了,大人還是輕輕放過,也算是給我王一點顏麵。”

小唐唇邊帶笑,雙眸之中卻仍是凝重堅決之意,淡淡道:“閣下在京住了有段日子,不知是否聽聞過,我朝有句古話,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今日雖然隻是小事,然而若輕輕放過了,改日倘或變本加厲,再生出什麼人命官司,又怎麼說?倒是防微杜漸,從這一點小事上,起個殺雞儆猴的警示之效才好。”

那武官聽了,隻覺句句如金科玉律一般,無可斑駁,半晌無語,因見小唐話已至此,知道說也無用,又不敢得罪他,便道:“是下官見識淺陋,還望大人不必介意。”

小唐才又笑道:“閣下不過也隻是為了護主罷了,我心知你的意思,然而你且也聽我一句,若當真是為了貴國王子好,以後何不多加規勸,叫他不必再犯律令呢?免得也更鬧出大事來,到時候官法如爐,可是無任何情麵可講的。”

那武官點頭稱是,便告了退。

小唐又料理了數件政務,因又拿出些異國的文本來看,不知不覺,便華燈初上,當差的眾人也都一一散去。

他日這個時候,小唐早就急著回府了,今日因覺懷真不在府內,竟不想回去……隻要多耽擱一會兒才好。

終究把手頭諸事都料理過了,又看了一會兒書,心裏卻總是不安寧,看看外頭夜色如墨,沉靜寂然,小唐便起身出外,一直到了禮部門口,左顧右盼了片刻,便上了馬,竟是往應公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