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懂得寬容,學會忍讓(3)(1 / 3)

“現在隻剩下一顆種子可以發芽了。”老婦人歎息道。

她便在這顆種子的周圍築起了籬笆。

最後一顆種子沉睡了很長時間。陽光溫暖它,細雨輕輕地落下滋潤著它周圍的土壤。有一天,這顆種子終於長出了兩片美麗的綠葉。

老婦人精心照料著這棵小植物。它便在夏日裏一天天長大。人們紛紛前來觀看花蕾綻放。每一個人都想知道這棵神奇的植物究竟會開放出什麼樣的花兒。

很快他們就明白了。一天早上,老婦人發現花蕾已經在晚上開放了,小小的枝條上綴滿了五顏六色的盒子。

“噢,我的上帝。”老婦人說,“它是一棵禮品樹,這真的太棒了!”

老婦人摘下了一個盒子。“今天雖然不是我的生日,可我還是想要一份禮物。”她想。

老婦人打開了盒子,她發現盒子裏麵有一條暖融融的紅色圍巾。“這正是我想要的。”她高興地說,“現在我要告訴每個人都來從樹上摘一件禮物。”

“這毫無疑問是個神奇的東西。”大家都說。

樹上又結出了更多的花蕾。人們剛摘下一個禮物,原來的位置上似乎又長出了一個新的禮物來。孩子們都喜歡這棵植物,而且他們隻摘一個,誰也不多摘。

國王的女兒聞訊後,也趕來觀看。

她從樹上摘下了最大的盒子。打開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瓷馬,瓷馬周身金黃,尾巴雪白。

“不太好看,我要再摘一個。”公主說。

“噢,公主,”老婦人說,“從來沒人摘過兩件的。”

“我是公主,”公主說,“我想摘多少就摘多少。”

公主摘了一件又一件,她的懷裏抱滿了盒子,已經忙得無暇打開看了。

“瞧,老婦人,”公主說,“沒事吧,禮物依舊在生長。”

“等著瞧吧,”老婦人說,“這麼貪婪可不好。”

公主打開禮物時,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些神奇的禮物全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幾朵幹枯的花。而且這些幹花也在風中消失了。

隻剩下了那匹漂亮的瓷馬,它是公主選擇的第一件禮物。她小心翼翼地抱著那匹瓷馬一路沉默著回到了皇宮。

那棵神奇的植物依舊生長在老婦人的花園裏,但沒有任何人,甚至連公主也休想多摘走一件禮物。它似乎在告誡人們:無論平民還是公主,在上帝麵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感悟與啟迪

上帝是公平的,給誰的都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所以,過分貪婪、什麼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事與願違,最後收獲的隻能是傷心和失望。而那些欲望標準很低,知足常樂的人則往往會心想事成。

描述自己的夥伴

有兩個孩子一起走進天使的玫瑰園,他倆都希望天使能夠賜予自己一束幸福的玫瑰花。然而,天使卻送給他倆每人一束綠色的玫瑰枝,兩個孩子都有一點失望。

天使便把他倆分別叫到麵前微笑著說:“孩子,你能跟我描述一下你的那個夥伴嗎?如果你比對方英俊,你將獲得一束幸福的玫瑰花。”

第一個孩子說:“我比他的個子高,而且眼睛也比他的大;你看他的鼻子還塌塌的,當然我要比他英俊,請天使賜予我一束幸福的玫瑰花吧!”

第二個孩子聽了天使提出的這個條件之後,他轉身端詳了對方幾眼,然後誠懇地說;“他的個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鼻子也挺挺的,真好看。天使隻有一束玫瑰花,就請賜給他吧!”

結果,第二個孩子手中的那一束玫瑰枝,陡然綻開了芳香的花朵;而第一個孩子手中的綠色的玫瑰枝,竟變成了一束枯萎的蒿草。

感悟與啟迪

一個人應該懂得用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別人,而不是挑剔、諷刺和懷疑,更不是醜化、貶損和誹謗,尤其是當別人遭遇失敗或遇到困難的時候。因為在肯定別人的同時,我們也是在肯定自己,自己也會得到更多的東西。

謙讓和貪欲

有這樣一則寓言。

從前,有一對好朋友,一個叫謙讓,一個叫貪欲。

他們約好一起到天堂去,他們帶的幹糧基本都夠他們路上吃的。為了體現無私的友愛精神,他們在路上謙虛地你推我讓,時間也因此耽誤了一半。再這樣讓下去也不是辦法,貪欲開始想,既然你不要,我要。於是他把謙讓的東西吃了。

後來在路上出現了奇怪的事情。貪欲吃了謙讓的東西以後,覺得胃口大開,吃了還想吃;而謙讓為了體現他的度量,即使餓得走不動,對貪欲總是有求必應。一個是餓得走不動,一個是過飽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