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族的士兵接連叫囂了三日,也實在是有些筋疲力盡,等丹族的將軍下令讓他們的將士全部休息的時候,宇軒門突然城門打開,士氣旺盛的大燕國士兵排山倒海般衝了出來。
丹族倉皇應戰,在士氣上就輸掉了很多,激戰一個多時辰後,丹族節節敗退,大燕國趁勝追擊,大勝而回。
這是大燕國在這次戰爭中打得第一個勝仗,既有著皇上禦駕親征給將士們帶來的自信,又有皇後從旁出謀劃策,隻是丹族不會輕易地善罷甘休,他們將自己的士兵都聚集到十幾裏之外的大營裏,又分派了大量的士兵去運糧食。
宇軒門內,皇上與眾將士慶賀,皇後男子打扮,也在酒宴之中。皇上舉起舉杯,與將士們開懷暢飲,皇後卻阻止皇上更多地進酒,“皇上,雖然眼下我們取得了些許勝利,可是丹族大軍並沒有傷到元氣,我們還是應該提高警惕,防止他們隨時來犯。”
皇上將手裏的酒杯放下,雖然他喝得微微有些醉意,卻也可以完全明白皇後的意思,忍不住問道:“依皇後所言,朕應該怎樣做才能傷到他們的元氣呢?”
皇後眉頭一挑,計上心來,嚴肅認真地道:“我們今日俘虜的眾多丹族將士裏,有個人是專門管糧食的,他受不住毒打,很快就透露出這次戰爭,他們丹族所帶的糧食是很有限的,他們必然會運輸糧食到宇軒門外,這有兩條路,一條大路一條小路,我們可以故布疑陣,在大路安置些人馬,讓那些丹族運糧之人走去小路,我們在小路設下埋伏,敵人對路徑沒有我們熟悉,必然會陷入埋伏之中。”
瑞安王端起杯中之酒,欽佩地道:“皇後娘娘真是大智慧,如若斷了丹族的糧草,他們還有什麼與我們抗爭的本事。末將明日就帶領人在小路設下機關埋伏,必然要斷掉那些蠻夷之人的糧草。”
丹族送運糧食的兵士走到了分岔路,眼前出現了一條大路,一條小路。
領頭的將士派人前去打探,士兵回來稟報說是大路上發現敵情。丹族的軍師卻提醒道:“自古兵家之戰都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大路雖然看著像是藏有敵情,可是小路我們是從未走過的,直覺告訴我更加危險。”
可是丹族的將領卻是個極端自負的人,他不以為然地道:“既然哨兵都已經探出前路有敵人,我們帶著如此多的糧草,怎麼能故意落入敵人的陷阱,走小路更加便捷,還能更快地到達我軍營地。”
丹族將領即刻下令抄小路前行,小路的密林之中瑞安王帶著弓箭手埋伏在兩旁,丹族的運糧車隊經過的時候,瑞安王下令放箭,霎時的箭如雨下。丹族士兵躲閃不及,死傷大半,隻得丟下糧食,四處逃竄。瑞安王將大量糧草帶入軒宇門,大燕國剛打了勝仗,又截獲了敵人的糧食,士氣大增。
皇上料想那丹族定人不敢再輕舉妄動,隻等著他們糧草不足的時候,舉手投降。誰知丹族將領中也有大智者,丹族的軍師向丹族王提議,既然已經陷入絕境,就不如釜底抽薪背水一戰。
丹族王召集所有將士,大聲命令道:“將士們,大燕國連年來要我們進奉糧食與金銀,我們已經到了不得不反抗的時候。如今他們行事卑鄙無恥,竟然截斷了我軍中糧草,我們勢必要在宇軒門與他們決一死戰。將士們,你們要想吃得飽肚子,就要衝進城去,將裏麵的我們丹族的糧草奪回來,你們若衝不進去,就隻能餓死在宇軒門外。將士們,我們要與燕國決一死戰。”
下麵的士兵大聲回應道:“衝,衝,衝。”
丹族大軍很快兵臨城下,皇上與眾將士沒有想到丹族會因糧草之事而以死相拚,燕國倉促應戰,卻終究是抵不過個個以死相拚的丹族士兵。皇上執意要帶領將士出城應戰,卻被皇後與瑞安王阻止,皇後跪在皇上的麵前,“皇上,城門就將要被攻破,您要有任何閃失,讓將士們如何擔待,大燕江山豈不是落入賊人之手,我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事到如今,我們隻能棄城而逃,齊羽率兵出擊,給我們留下撤退的時間。現下情勢,與他們死戰,依然是沒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