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樹立科學教子理念,培養未來的男子漢 (4)(1 / 3)

但是,巴頓愛兵,並不等於巴頓不嚴厲。8月3日,巴頓在前往前線視察途中,正路過第15後送醫院,他讓司機把車開進醫院。院長富蘭克·利弗中校見巴頓來了,馬上出來陪同他視察。這是一家典型的設在帳篷裏的醫院,巴頓走進帳篷問候傷病員。大家高興地歡呼,迎接巴頓。巴頓問一名士兵:“你是哪個團的?”那名士兵回答:“第39步兵團上士。”巴頓抬眼看看這個腦袋上纏著繃帶的士兵,高興地拍拍他的肩膀,稱讚道:“你們的團長哈裏·弗林特上校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是真正的軍官,你在這樣一個英勇的軍官手下作戰,是非常自豪的事情。”聊了一會兒,巴頓準備上路,他剛要走出帳篷,突然把目光盯在了來自印第安納州的下士查爾斯·庫爾身上。

庫爾是一個24歲的上等兵,長相漂亮,參軍前是個鋪地毯的工人,僅有8個月的軍齡,正在第1師第26步兵團第12連服役。他是8月2日下午被送到第15醫院的。當時,他並沒有負傷,隻是對主治醫生拉爾夫·內德爾中尉說他感到不舒服。內德爾醫生檢查後,在他的病曆上寫道:“憂鬱型精神病,中等程度。”

巴頓看到庫爾身上沒有紮繃帶,憑直覺認為他沒有受傷,於是,他回身對利弗中校說:“把這個人的病曆拿來,我看一看。”巴頓打開病曆,看到了內德爾醫生的那一行字——“憂鬱型精神病,中等程度”,不禁憤怒起來。他摘下手套,抓住庫爾的衣襟,用手套抽打庫爾的臉,罵道:“膽小鬼,我這裏都是傷痕累累的士兵,沒有你這樣的蠢貨!”說著,他一腳把庫爾踢出了帳篷。巴頓對利弗吼道:“不要收這個狗東西。我不允許像他這樣的狗雜種藏在這裏鬼混,敗壞這裏的名聲。中校,你立即審查這個人,我不管他受得了受不了,立即把他送到前線。”巴頓走出帳篷外,又對庫爾罵道:“你這個沒有出息的孬種,現在最適合你的崗位是前線,而不是這裏。你要立即回到前線去,而不是留在這裏。”

眾人都驚呆了:在美軍中打士兵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如果不是在場的記者把這件事情捅了出去,沒有人認為巴頓做錯了什麼。庫爾也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巴頓的耳光,他在寫給妻子和父母的家信中說:“不要追究這件事了。為了一個嬰兒的成長,有時不得不打他一個耳光!”庫爾後來成為一名勇敢的戰士,並在對德軍的最後一戰中獲得紫心勳章。

盡管具體方式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管理下屬方麵,巴頓剛柔並濟的基本原則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這一原則也完全可以靈活地借鑒和運用到教子方麵。

兒童教育家認為:在教子方麵,該寬則寬、該嚴則嚴,寬嚴相濟。這樣父母才能在孩子麵前樹立起應有的威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表現出軟弱無能、膽小脆弱的“寬”,或是以生硬粗暴、主觀武斷為基礎的“嚴”,都是不足取的。

對孩子的愛,這是人類美好的感情。但愛的方式方法也是有非常大的差異。有的人的愛,是生活上讓他們吃好穿暖,精神上把他們供在神台上。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讓給他們,苦活累活、差食壞衣留給自己,以為這樣就愛他們了,其實這是狹隘害人的溺愛。有的人的愛是嚴厲,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才。”對孩子“嚴”字當頭。隻準規規矩矩,不準亂說亂動。我叫你幹啥你就幹啥,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一付小綿羊的樣子,這兩種教育方式方法都會導致孩子成長偏差。愛,也要讓孩子體會到你在愛他(或她)。然而濫愛,隻能使孩子麻木不仁,慣出一些貽害終生的紈絝嬌橫氣來。這是萬萬不可取的。過嚴隻能讓孩子產生人生到處是陷阱,所以膽小怕事,最終會變得做什麼都“前怕虎、後怕狼”。所以,愛,要愛得有理、有度、有節;嚴,要嚴得合情、合理、合法。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長,成為真正有所作為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