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全麵而充足的知識儲備是非常必要的
一位西方的記者曾這樣寫道:“西點人自信,狂傲,因為他們有實力。”
從哈德遜河畔那座灰色的準軍營裏走出來的,並不是頭腦簡單的赳赳武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北非戰場,當喬治·巴頓第一次看見德軍統帥隆美爾——聲名赫赫的“沙漠之狐”,率軍向他衝過來的時候,興奮地大叫。
誰會想到他對德國鬼子喊些什麼呢?——“隆美爾,你這個渾蛋,我要宰了你!”
不,不是這樣虛張聲勢。——他喊的是:“隆美爾,你這個老狐狸,我讀過你的書!”
巴頓這樣的一個非常男人的軍官,在十足的霸氣之外,不是也顯出一些儒士風範來嗎?!
西點的教育,內容紛繁蕪雜,不僅使學生打下足夠堅實的軍事知識基礎,普通教育也同樣極為優秀,在美國享有盛名。
每個學員到畢業時都必修32門核心課程,以構成廣泛的知識基礎。它們包括哲學、政治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曆史、國際關係、領導科學、經濟學、憲法、英語、外語、文學、軍事曆史、軍法、地形分析等。
自第二年開始,西點生要選擇進一步學習“數學—科學—工程”係列課程,或者“人文—公共事務”係列課程。既可以進行一個研究領域的學習,也可以選擇一個主攻方向。
西點提供學生選擇的研究領域和主攻方向有:美國研究、外國地區研究、國際事務與政治科學、國家安全與公共事務交叉科學、外語、地理學、行為科學、經濟學、曆史、文學、哲學、人文科學交叉學科、應用科學與工程交叉學科、化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與應用科學及工程、管理學、數學、機械工程與應用科學及工程、核工程、運籌學、物理學與工程物理學等,共20多種。
學習課程廣泛,但每一門學科的研習卻並不是泛泛的,要達到相當的深度。比如選修“人文—公共事務”係列經濟學學科的學生,除了公共必修的32門課程以外,還要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比較經濟體製、計量經濟學導論、財政製度與金融理論、財政管理基礎、財政與投資管理、財政會計學、工程經濟學、國家安全經濟學、社會科學方法論與研究設想、商業法、管理學應用與實踐、政治製度比較、公共政策的製定過程、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人文政治與政治地理、政治與文化人類學、線性代數、數學模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優化等。
盡管其中有些課程可供選修,但僅就西點所能提供的分支學科之多,就可以窺見其學術風氣之盛,縱然普通大學的專業水準,也不過如此而已。
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是使人的精神變得勇敢的最好途徑。
全麵而充足的知識儲備,理論的知識與實際經驗的密切結合,使得西點畢業生到戰場上以後能夠得心應手,進入社會各界也都能迅速適應。廣泛地學習,掌握廣博而紮實的知識,這一點也是值得每一個現代青少年借鑒的。
拚搏和勤奮是成為傑出人物的有效途徑
巴頓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和地方檢察官。盡管公務繁忙,他總是設法抽空陪孩子們玩,帶他們釣魚、劃船,教他們騎馬、射擊。裝扮成軍人衝衝打打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巴頓天生好動,似乎需要不斷地活動,以發泄他那充沛的精力。
晚上,他與妹妹坐在父親的身邊,有時幹脆就坐在父親的大腿上,一邊一個,傾聽父親音質優美、抑揚頓挫的朗讀。父親這樣做主要是心痛兒子:巴頓雖聰明伶俐,但在發音和拚寫上卻天生有缺陷,經常出現發音不準和拚寫錯誤的現象。現代醫生稱這種現象為“閱讀失常症”。他本人為此感到非常苦惱,但這是一種慢性病,隻能慢慢地調治,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