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勤奮學習知識,累積發展自我的力量 (1)(3 / 3)

父母在小巴頓身上傾注了極大的愛心。他們不是簡單、粗暴地教育他,而是始終以綿綿的長輩之愛溫暖他,啟發他,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他們擔心同學們會嘲笑汙辱他,因此決定不送他上學,專門請家庭教師教他文化課,請教練指導他鍛煉身體,以便排除外界幹擾,使他能夠集中精力學習和鍛煉。

後來有些傳記作家指責巴頓父母過於溺愛孩子,不及早送他上學,致使他學習成績不理想,並養成許多壞毛病。其實,他們不了解巴頓小時候患有“閱讀失常症”,這種指責是不公平的。事實證明,巴頓父母的做法有助於他克服心理障礙,效果十分明顯。

巴頓小時候最喜愛的功課是曆史課。他認為曆史是由偉人們的個人品質所決定的,他們以其愛國主義、自我犧牲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推動了曆史的前進。甚至在上學之前,他就喜歡聽大人講曆史故事、偉人的經曆和軍事家的功業。

父親給他朗讀的著作都是精心挑選的,蘇格蘭詩人瓦爾特·司各特爵士的作品最受他的歡迎,他的史詩描寫了蘇格蘭的生活、傳說、部族、格子呢、風笛、俠士等,這些都增強了巴頓對傳統文化習俗的理解。《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講述了人類為反抗悲慘命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鬥爭,它引導年輕的巴頓去思索人類如何去與命運抗爭,把握自己的未來;色諾芬的《遠征記》刻畫了萬人軍克服重重險阻的遠征及其統帥小居魯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莎士比亞在悲劇中探索了人類自身的衝突,揭露了一部分人自私醜惡的靈魂,讚揚了人間的真善美;《舊約》談到了公正與邪惡的鬥爭;麥考利的《古羅馬詩歌》和吉卜林的史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樂趣無窮。所有這些都使他回味無窮,讚歎不已。

這些著作和詩歌對巴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他產生了某種神靈崇拜意識,相信靈魂轉世和精神感應,並形成一種幻覺:他仿佛生活在其他曆史時代,是一名鬥士——一名古希臘的重甲步兵、古羅馬軍團的戰士、東羅馬貝利撒留將軍的騎兵、斯圖亞特王朝的蘇格蘭高地人、拿破侖的勇士等。

除了從書本上獲得這些知識外,巴頓還從父母、姑姑、老師那裏聽說不少有關戰爭的故事。他把曆史作為理解現在、預知未來的鑰匙。

軍事統帥們富有傳奇色彩的戰爭故事更使巴頓迷戀不已。漢尼拔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作戰行動充分顯示了用兵自如、膽量超人和對關鍵時間關鍵地點的敏銳感覺;愷撒率第10軍團在高盧的征戰、聖女貞德在奧爾良抗擊英軍、拿破侖統軍在意大利對反法聯盟作戰,等等,都展示了充滿活力的個人領導才能和神秘莫測的軍事藝術魅力。巴頓尤其崇拜因防禦頑強而號稱“石牆”的美國南部同盟軍將領傑克遜將軍,因為巴頓家族的幾位成員都曾在傑克遜的麾下供職。這些人作戰勇敢、指揮有方、充滿自信、戰績赫赫,成為巴頓效法的楷模。

盡管患有閱讀失常症,但他還是希望自己像弗吉尼亞的祖先一樣擔任軍官,像曆史上的偉大統帥一樣成為偉人——這就是巴頓的雄心壯誌和遠大理想。

剛剛升入西點軍校後,巴頓為自己確定的初期目標是:在學年末能當上一名下士學員。

但是不久,他就遇到了困難,特別是文化課一直跟不上。這顯然與小時候患的“閱讀失常症”有關,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成績仍然不理想。為此,他十分嫉妒那些輕輕鬆鬆就能得高分的同學。由於成績不佳,巴頓一度喪失了自信心,感到自己浪費了生命,稱自己是“一個平凡、懶惰、愚笨而又雄心勃勃的幻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