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孩子成為有理想、有出息的人,首先要把他培養成一個不怕困難、樂於吃苦的人。可以說,所有取得傑出成就的西點人,都具有這種品質;從另一角度來看,隻有具有這種品質的人,才可能成為西點學員的榜樣——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就是一個這樣的榜樣。
良好的意誌品質可以通過有效的培養而得到加強
華盛頓的父親奧古斯廷·華盛頓是弗吉尼亞州威斯特摩蘭縣威克菲爾德地方的一個大農場主,並曾與人合夥經營過附近的鐵礦。
華盛頓的生母瑪麗·鮑爾是老華盛頓的續弦,共生有四子二女,華盛頓最大。
華盛頓的童年主要是在他父親的農莊裏度過的。那個農場占地260英畝,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和大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往東不遠就是拉帕哈諾克河。
華盛頓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從小就學會了騎馬打獵,養成了英勇剛強的性格和敢於冒險的精神。從童年起,在華盛頓的思想和行動中有兩個詞是重要的,即“細心”和“明確”。據說有一次,他推算出一磅紅三葉草種子有71000粒。他考慮問題總是很細心,一旦作出決定,就以極大的毅力貫徹到底。
華盛頓11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在弗裏的另一處農場由華盛頓的母親瑪麗·鮑爾繼承。瑪麗的一個兄弟在海軍中服役,她曾想把華盛頓送進皇家海軍,但聽說北美殖民地的青年至多隻能當皇家海軍的普通水手,於是作罷。華盛頓在農餘自修數學,並學了一點測量技術,從14歲起就幫助他的兄長或鄰居丈量土地。
1749年5月,他去威廉斯堡,在威廉與瑪麗學院的測量短訓班學習了幾個星期,結業後正式成為庫爾佩珀縣的測量員。那時,他才16歲。此後兩年中,他曾深入弗吉尼亞西部未開發的地區進行測量,經常在荒無人煙的原野裏跋涉。艱苦的野外生活養成了他刻苦耐勞,不畏困難的品格。
1752—1754年和1755—1758年,華盛頓兩度在弗吉尼亞軍隊服役。
但是,他22歲時的第一次作戰經曆,卻是處理不善的慘敗,年輕的華盛頓本人要負完全的責任。這就是1754年7月的勒塞西蒂之戰,當時,華盛頓任民兵少校指揮官。
1755年7月,在一次損失慘重的戰鬥中,華盛頓以參謀身份代替身負重傷的愛德華·布雷多克將軍督軍撤退。戰鬥中,他的坐騎兩次被擊倒,身上的衣服被洞穿四孔,而他竟安然無恙,真可謂大難不死。
從此,他學會了要成功地對付環境的唯一辦法,是要嚴格地控製自己容易激動的性格。
華盛頓甚至在還是小學生時,就開始了他畢生的不斷約束自己的努力,他辛勤地抄寫了一百多條“怎樣成為一名紳士”的準則,其中包括不要在飯桌上剔牙,以及同別人談話時不要離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濺在人家臉上”等誡言。
正是華盛頓有意識地克製自己的脾性以及他能夠忍受艱苦和正確對待失敗,使他擁有了作為領袖的非凡能力。
華盛頓打的敗仗比他打的勝仗要多,但最終他成功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從不畏懼失敗,哪怕在最危險的時候,也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華盛頓意識到自己的職責,他奮鬥既不是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獎賞,而僅僅是因為這是他應該做的正義的事業。為此,他自願竭心盡力地將事情辦好。
華盛頓一生都致力於自己的正義事業,先是擔任大陸總司令,取得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後來又擔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無論擔任什麼職務,他在履行自己的職責時都是堅定不移的。他總是執著於自己的事業,從不計較別人或是或非的爭議,從不在乎自己的聲望。有時為了事業,他必須冒很大的風險。有一次,關於到年底批不批美駐英大使和英國簽訂的一個條約的問題,在美國爭論得很激烈,大多數人都希望華盛頓拒絕簽訂這一條約。考慮到個人道義與國家聲譽,華盛頓拒絕苟同大多數人的意見。為此,社會上掀起了反對該條約的抗議運動,人們把怒火都傾瀉在華盛頓身上,一些抗議者甚至向華盛頓猛扔石頭。盡管如此,華盛頓忠於自己的職守,還是簽署了該條約。盡管到處都是示威抗議的人群,但這一條約還是得到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