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培養頑強執著百折不撓的精神 (1)(1 / 3)

遇到困難挫折永不放棄是西點學子的一個重要品格。他們信奉這樣一句諺語:“有堅強的意誌,才有偉大的生活。”隻有培養孩子百折不撓的頑強性格,曆煉不怕挫折的鋼鐵般的意誌,腳踏實地,勇敢地麵對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才能最終戰勝逆境,贏得燦爛的人生。

通過嚴格緊張的訓練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西點軍校的新學員入學後,要進行為期8周的野營訓練,被稱為“獸營”訓練。除了緊張而艱苦的訓練外,新學員還要忍受高年級學員的戲弄和刁難,並遭受各種懲罰。許多人經受不住這種體力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而在這一階段被淘汰。

據說,初到西點時,艾森豪威爾對這裏的一切都不習慣。他對這座最高軍事學府的觀感也是好壞參半。他最不滿意的是高年級學員對低年級學生的戲弄和汙辱。他們強迫新生做供他們取笑的各種動作和背誦無聊的故事和詩篇。在炎熱的陽光下,老學員的口令聲聲:“挺胸!收腹!再挺一些!再挺一些!頭抬高!下巴往裏收!動作快!動作快!”簡直令人無法忍受,但又必須忍受。好在艾森豪威爾目標遠大,知道西點在培養“真正軍人的品質”,在培養“偉大的格蘭特”,要把學員塑造、錘煉成基督紳士和優秀軍官。思想上的認同和準備,使艾森豪威爾進入第二個月訓練後,就不再感到過分吃力了。

有些新生則無法忍受和堅持。艾森豪威爾同寢室的一位來自堪薩斯的學員,年齡17歲,他離開家鄉時是由樂隊吹吹打打送上火車的。在野營訓練時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他可實在受不了。他在第一天晚上便哭泣不已,以後夜夜如此。艾森豪威爾向他指出,其他千百人能經受考驗,他也能經受住考驗。但那位同室同學嗚咽地說:“我再也受不了了!”不久他便離開西點軍校。

善於忍耐,能夠勝利完成基礎訓練的學員,則從這種軍旅生涯的啟蒙教育中獲得了許多知識,變得充滿信心和自豪。那麼,西點的“獸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又有哪些積極的意義呢?

第一,折磨性訓練

從每年7月第一周西點軍校的新生進校之日起,被稱為“最折磨人、最難熬的”“獸營”訓練便開始了。新學員最初訓練的某些部分同陸軍新兵的基礎訓練有共同之處:如體格達標訓練、基礎操練、熟悉步槍、失去自由自在、輕鬆舒適的特權和機會等。然而,在學員生活的最初階段,其緊張的程度、訓練的強度要比陸軍基本訓練提高好幾倍。

自從1901年國會立法以後,直截了當、毫不掩飾的肉體虐待在軍校裏是被禁止了,但禁止令無法阻止那些負責檢驗新生本領和能力的高年級學員從各方麵去折磨新生。他們向新生提出種種苛刻任務和要求,把他們折磨得身心憔悴、疲憊不堪,從而使每個新生懂得,不管他們從前的身份和地位如何——是中學的班主席、或是州級運動員、或甚至是曆經戰火硝煙的老兵,現在都毫無例外地一律平等,是被訓的“獸”。新生們必須“挺住”,“熬過來”,證明自己是合格的,這時,訓練才算告一段落。

即使是那些後來很有成就的軍人,也曾深深體會到“獸營”的折磨和難耐。

麥克阿瑟沒有想到,他一入學就受到了嚴酷的“磨煉”。高年級學員並不因為當時美國各報爭相宣傳其父在菲律賓戰場上的赫赫戰功而對他另眼相看,在訓練快要結束的時候,強迫他做下蹲、單杠、俯臥撐等動作,一做就是一小時,並宣稱讓他為馳騁於菲律賓戰場的將軍父親爭光。待麥克阿瑟搖搖晃晃走進自己的帳篷時,已經身體不支,一下癱倒在地上。同住的另一位新學員弗雷德裏克·坎寧安認為他得了嚴重的痙攣,因為他四肢抖得厲害。麥克阿瑟讓坎寧安在他身下墊一條毯子,以免別人聽見他雙腳敲打地麵的聲音。第二天早晨,他感到渾身無力,坎寧安讓他去請病假,他卻仍然堅持去操練。此舉受到高年級學員的稱讚,但坎寧安無法忍受這種“折磨”憤然退學,並在《紐約太陽報》上匿名發表文章譴責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