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激發靈活思維,盡力尋找方法 (1)(1 / 3)

西點軍校在教育方麵取得成功的一個文化深層的原因為:重視知識的啟迪、軍事專業與個人的發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創造力。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為了培養出一個傑出的孩子,家長一定會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一個認真負責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個久遠的傳統,遇到學長或軍官問話,新生隻能有4種回答:

“報告長官,是”;

“報告長官,不是”;

“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

“報告長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比如學長問:“你認為你的皮鞋這樣就算擦亮了嗎?”你的第一個反應肯定是為自己辯解:“報告長官,剛才排隊時有人不小心踩了我。”但是不行,所有的辯解都不在那4個“標準答案”裏,所以你隻能回答:“報告學長,不是。”學長要問為什麼,你最後隻能答:“報告學長,沒有任何借口”。

學校之所以這樣規定,就是要讓新生學會忍受不公平,學會恪盡職責,明白表現不達到十全十美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學校認為,隻有秉持這種信念,才有可能激發起一個人無比的毅力,產生出最大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西點軍校的連長派一個名叫賴瑞的學生到營部去,隻有3個小時的時間,卻交代了7項任務,有些人要見,有些事情要請示上級,還有些東西要申請,包括地圖和醋酸鹽,當時醋酸鹽嚴重缺貨。賴瑞下定決心把7項任務都完成,但具體該怎麼做心裏並沒有十分的把握。

果然事情並不順利,問題就出現在醋酸鹽上,賴瑞滔滔不絕地向負責補給的中士說明理由,希望他能從僅有的存貨中撥給他一點,但中士不答應。賴瑞隻好一直纏著他,最後他不知是被賴瑞說服了,還是發現眼前這個人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輕易擺脫,他終於給了賴瑞一些醋酸鹽。

當賴瑞回去向連長複命的時候,連長沒有說什麼,但顯然很意外賴瑞把7項任務完成了。事後賴瑞回憶說,當時在有限的時間裏,根本無暇為做不好的事情找借口,隻能把握每一分一秒去爭取完成任務。

這就是西點“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的延伸,它讓人明白,無論是學長還是老板,他隻要結果,而不要聽你長篇大論地解釋為什麼完不成任務。

賴瑞從西點軍校畢業後,留校擔任戰略策劃,同時教授領導及道德課程。1993年退伍後擔任艾爾伯馬爾學院校長至今。

西點軍校“沒有任何借口”的理念曾使許多人受益終生。

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曾寫到這樣一個細節。

“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麼多。我有一個有窗戶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近倉庫,通過窗戶觀察他們。我看到夥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麵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鍾後,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夥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家夥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最後,巴頓寫道:“那個夥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務的人。”

1886年西點軍校畢業生、美國“鐵錘將軍”潘興的一句名言是:“請隻是告訴我結果,不必作出更多的解釋。”無論什麼工作,都需要這種不找任何借口去執行的人。

要告誡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不要用任何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一個認真負責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去找借口,而是積極尋找辦法,才能促進個人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