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現實的、自然的現象隨處留心取得的創造發明,它是我們所提倡的“隨處留心法”所指要“留心”的主要方麵。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慧眼豈不識真金?”它告訴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觀察,引起思考。在那些天天被人碰到卻又熟視無睹的普遍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不失為一種發明創造的重要方法。
第三,敢於摒棄傳統習俗的陋見
人的許多創造性的潛能沒有得到發揮,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囿於“成事”,不敢衝破習慣勢力的束縛,不願摒棄傳統習俗的陋見。因此,我們應當采取反常逆變的思維方式,開拓視野,更新觀念,探索新思路。
幾年前,有海外學者提出一種“逆向學習法”,它同一般的學習常規正相反,其特點是強調“先思”,即一開始就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思考問題。思維的基本程序是:結論→問題→思考→求證→對照→徹底理解。“逆向學習法”大大調動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因而效果較之循序漸進的“順向學習法”更為明顯。
這種思維方式運用到軍事、經濟領域,無疑會比他人高出一招,勝算一籌。
當摩擦係數接近於零的超滑劑——聚四氟乙烯和它的衍生物問世後,多數人把兩眼盯在它的潤滑作用上。而一些善於逆向思維的人們,則考慮用何種方法把它噴灑到敵人的航母甲板上,戰時讓敵人的艦載飛機飛不起來,落不下去,使敵人的航母失去應有的作用。後者的思路比前者要高出一籌。
1988年11月19日,美國首次爆發了“計算機病毒”感染事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於是人們都在“防毒”“解毒”上做起文章。就在這時,一些善於逆向思考的人,則調換了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倘若“倒一個個兒”,把“計算機病毒”作為一種軟殺傷武器,戰時用它破壞敵人計算機的內存與程序,不就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嗎?若能如此,電子戰將變得更為複雜。這種設想,在後來的海灣戰爭中得到了實戰的運用。
由此不難看出,破格思考,是開啟智慧閘門的金鑰匙,是挖掘孩子的潛力的利劍。
“用火燒東西時,火在東西的什麼方位上?”“當然在下邊!”不錯,大多數場合火在下方;不過,在河邊烤魚時火在側旁;用放大鏡集聚太陽光點燃黑紙時,則在上部。有時,很多人會強烈地堅信不移“火在下方”,我們不妨把這種“堅信不移”稱之為固定觀念。有這種觀念的人,難以想得出“火在上方”的燒魚器。夏普開發的烤用器,電熱鉻鎳合金線就是裝在上方的。這樣的結構,即使烤魚滴油也不會燃燒冒煙。這種想法是執著堅信不移“火在下方”者所難以想象的。
固定觀念的另一種類型是“框框”,即不經任何人的示意卻自作主張地把自己封閉在一定的框框裏,關在框框裏思考事物。
所謂發明,是指完成迄今為止所不能完成的事物,或者製成迄今所沒有的東西。擺脫固定觀念牢籠的有效辦法是與持不同觀念的人交往,再就是要培養破格思考癖。
低頭從兩腿中間向後上方看天空的虹,虹顯得更美。人就是這樣,偶爾地打破常規的活動模式、思維模式,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從反方向處思考問題,會意外地獲得全新的思想。
☆不可能隻存在於你的心中,隻要你能超越自己的心理極限,你會發現做什麼事情都會遊刃有餘。正是這一點成就了百年西點。
——西點軍校畢業生、工程學家喬治·S·格林
☆成功的卓越的領導者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在遇到阻力的時候,必須有自信。
——艾爾豪威爾
☆規則和紀律一定要遵守,但這決不應該成為你墨守成規的借口。
——西點軍校1987屆畢業生、Compass集團總裁約翰·克裏斯勞
☆勤於動腦,敢於創新的人,才能爭取競爭的主動。
——西點軍校畢業生、美國在線前首席執行官詹姆斯·金姆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