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重視品德情操,做人正直寬容 (1)(2 / 3)

康納是西點軍校1898級的學員,在“一戰”期間曾做過潘興將軍手下的戰地指揮官。當時他正要去巴拿馬指揮那裏的第20步兵旅,他要求艾森豪威爾做他的行政軍官和副手,隨行前往。潘興很快就批準了康納的請求。就這樣,艾森豪威爾才沒上軍事法庭,隻收到一封官方指責信了事。

但艾森豪威爾從此對自己的品行要求得極為嚴格,從未犯過類似的錯誤。

溫斯頓·丘吉爾有一次對艾森豪威爾說:“我之所以非常喜歡你,是因為你不計較榮譽。”

美國軍隊要授予艾森豪威爾最高軍銜,他為得到它而高興,對升任總統他也感到自豪。然而,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在白宮,他從沒有變得虛誇自負。

盡管艾森豪威爾生性開朗,但他也並不是對什麼事都不發脾氣的。

在部隊時,大家知道,一旦事情出差錯了,他是會發火的。作為總統,當他認為被政敵無理抨擊或自己手下的同僚們工作草率粗心時,他也會大發脾氣。

在艾森豪威爾的一次令人畏懼的發火後,他的一個同僚驚叫道:“我的天哪!你簡直無法計算在那30秒裏他消耗了多少腎上腺素,不知道為什麼長久以來他竟沒有因心髒病突發而死。”

1953年,艾森豪威爾真的患了心髒病。此後,他就努力去控製自己的脾氣了,在公共場合,艾森豪威爾總是盡可能地保持著冷靜。

西點軍校希望自己的學員都成為一個既隨和又文雅高尚的人。這不是要求他們沒有個性,沒有自己的愛憎,不講原則,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更加冷靜、藝術、得體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麵的缺點或不足,就要及時自我反省,積極改正,隻有這樣才能在品行方麵不斷提升自我,贏得自身的幸福和別人的尊重。這些做人的基本原則,正是家長要敦促自己的孩子應該努力做到的。

決不要把自己的過錯轉嫁到別人身上

西點軍校的學員都反複被告誡: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會犯錯誤,犯了錯誤不要尋找牽強的借口,不要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更不應該把責任轉嫁到別人身上。在這方麵,麥克阿瑟的做法非常值得讚賞。

1930—1935年,麥克阿瑟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此期間,令人十分敬佩的是,麥克阿瑟將軍沒有指派他人去做那些非常困難又非常討厭的任務,這些任務注定要受到猛烈抨擊。

在經濟蕭條時期,美國公眾經常看見退役老兵們在首都華盛頓遊行。

根據1924年通過的國會法案,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的退役金(總數為25億美元,平均每人1000美元)要到1945年才發給他們。但嚴重的經濟危機使這些老兵吃盡了苦頭,許多人一文不名,家庭破落,生活毫無保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他們開始遊說鼓動,要求提前領取退役金,並發起了一場向華盛頓進軍的請願運動。

1932年5月29日,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老兵再次在華盛頓舉行遊行集會,希望說服國會給他們250萬美元的撥款。首批饑腸轆轆的退伍軍人到達華盛頓,在賓夕法尼亞大街的一幢空建築物安營紮寨。很快,人數越聚越多,到6月間,已有兩萬多退伍軍人及其家人聚集在國會大廈附近。現有的破房不夠住,他們就用撿來的舊木板搭起簡易帳篷以做棲身之所。華盛頓很快出現了一座退伍軍人城,並美其名曰“胡佛村”。他們時而上軍操,時而唱軍歌,但大部分時間是在等待和發愁。當時的一名記者描繪道,這些老兵“衣衫襤褸,筋疲力盡,神情木然,滿麵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