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重視品德情操,做人正直寬容 (3)(1 / 3)

格蘭特還很迷信,認為順著原路返回要倒運,所以他很少走回頭路。例如,他如果由於疏忽而走上了與目的地相反的路,他絕不會簡單地轉過身來,順著原路往回走,而是繼續向前走,從另一條路轉回。

但作為一個軍人,他卻是稱職的。他遵守軍紀,嚴肅認真,看不起軍事上的浮華和炫耀,調將布兵,運籌有方,且意誌堅定,英勇無畏。

在擔任密蘇裏東南軍區的司令官時,他於1862年2月攻占了田納西州多納爾森要塞,這是聯邦軍第一個重大勝利。在這次戰役中,他向南軍將軍西蒙·B·巴克納提出著名的最後通牒:“除了無條件和立即投降外,任何條件都不能接受。”

由此得到了一個綽號:“限令無條件投降的格蘭特”。

格蘭特靠戰爭贏得了聲譽和名望,並且依靠這些登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但是他卻不崇拜戰爭。在1846年至1848年的墨西哥戰爭中,格蘭特私下就反對這場戰爭,認為美國是侵略者。他後來寫道:

“我從來沒有為參加那場戰爭而完全原諒我自己,我認為沒有一場戰爭比美國在墨西哥從事的戰爭更邪惡了。當時我是一個年輕人,雖有這樣的想法,卻沒有足夠的勇氣辭職。”

因此,在勝利中,格蘭特是寬宏大量的:他允許南軍軍官攜帶武器回歸家園;允許騎兵部隊保留馬匹;所有的南軍士兵都受到了寬厚的對待。

有一段關於格蘭特和馬克·吐溫會見的記載,足可窺見格蘭特性格之一斑。那時候,馬克·吐溫還不很出名,當有人把他介紹給格蘭特時,這位曆來以風趣幽默著稱的先生,竟不知該說些什麼,而一向就拘謹靦腆的格蘭特將軍就更是一樣的緘口難開。最後還是馬克·吐溫忍不住,結結巴巴地開口了:“將軍,我窘得很,您呢?”在這樣的意誌和韌性的較量中,總是格蘭特取勝的。

格蘭特的穩重謹慎給西點學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西點軍校的教官反複告誡自己的學員:“為人處世一定要穩重謹慎。”“心要熱,頭要冷。”“患難時要堅毅,順利時要謹慎。”

誠摯的人做事很踏實,像駱駝走路一樣一步一個腳印;虛誇的人做事很輕浮,像走馬觀花一樣沒有深刻的印象。要讓孩子懂得,隻有像格蘭特一樣具備真才實學,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於適當而謹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讓孩子擁有一顆豁達寬容的心

美國南北戰爭中偉大的將軍羅伯特·李和尤利塞斯·格蘭特除了同畢業於西點軍校之外,在各方麵是如此的不同,以至於一位作家這樣說:世界上再難找出比他們更“不同”的兩個人了。然而,這樣的兩個人卻因為寬容由敵對的雙方而成為了好友。

1865年4月,兩位將軍在弗吉尼亞州的阿波麥托克斯鎮會麵,商議李28萬人的軍隊的投降條件。格蘭特已與林肯討論過了。他們要大度地接受投降。

李坐到馬背上,幾星期來焦心的戰役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他的製服依舊清整無汙,態度彬彬有禮,正規如常。格蘭特渾身泥汙,卻十分友好可親。他把接受投降條件的文件交給李將軍。

“您真宏量,”李說,“我可以提一個請求嗎?”

“如能辦到,則深感榮幸。”

“您已極寬厚地把我的軍官們的馬給了他們。我的騎兵們的馬也是他們自己的。”

“我懂了,”格蘭特說道,“他們今後種地會需要的,他們當然應該帶走自己的馬。”

“先生,”堪稱君子的李將軍說道,“我為能向您這樣一個偉丈夫投降而感到驕傲!”

寬容的確是一種化解怨恨、強化友誼的巨大的力量。

然而,在生活中經常有人說:“我恨死別人了。”這種憎恨心理對其自身的不良情緒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麵,在憎恨別人時,心裏總是憤憤不平,希望別人遭到不幸、懲罰,卻又往往不能如願。這種失望、莫名煩躁,使人失去了往日那輕鬆的心境和歡快的情緒,擾得他心神不寧。另一方麵,在憎恨別人時,由於疏遠別人,隻看到別人的短處,言語上貶低別人,行動上敵視別人,結果使人際關係越來越僵,以致樹敵為仇。而且,今天記恨這個,明天記恨那個,結果朋友越來越少,對立麵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和社會交往,會使自己有一種孤獨感。這樣一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社會支持越來越少,情緒也會一落千丈,鬱鬱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