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重視品德情操,做人正直寬容 (3)(3 / 3)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雲亦雲。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於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第三,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隻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隻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隻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第四,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養孩子寬容的品質。因為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和神奇,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教科書。很多學者都說過,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山水蟲魚、無不蘊涵著美的因素。大自然的博大與雄渾可使人心胸開闊,性格開朗,心情愉悅,進而使人產生寬容之心。

所以,如果有條件,我們應多帶孩子到郊外,讓封閉在鋼筋水泥世界中的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另外,盡可能創造條件,帶孩子遊曆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河流、秀麗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靈,開闊孩子的視野和胸襟。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也應該利用節假日或周末帶孩子到附近的公園玩一玩,這樣也算是親近一下“小自然”,也會對孩子寬容品質的養成起到積極的作用。

讓孩子把握恪守誠信的原則

西點著名學子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就坐落在紐約的河邊公園北部。陵墓高大雄偉、莊嚴簡樸。陵墓的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綿延到陡峭的懸崖邊。

在格蘭特將軍陵墓的後麵,就是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它和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隻有一塊小小的墓碑。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陵墓,在其他任何地方,人們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但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著一個用生命傳遞的感人至深的誠信故事:

200多年前,即1797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5歲的時候,不慎從這裏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悲痛欲絕,將其埋葬於此,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但出於對兒子的摯愛,老主人對今後土地的新主人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即要求新主人永遠不要毀壞孩子的陵墓,讓孩子好好地安息。新主人鄭重地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

滄海桑田,鬥轉星移,後來這片土地不知道被轉賣過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新主人,就連孩子的名字也早已被世人忘卻,但根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孩子的陵墓一直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

整整100年過去了,到了1897年的時候,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的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陵墓,在政府手中依然被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偉大的曆史巨人之墓和無名小孩之墓毗鄰而居,這大概可以算作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一個奇觀。

又一個100年過去了,到了1997年的時候,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100周年,也是小孩去世200周年。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裏。朱利安尼市長在緬懷格蘭特將軍的同時,還做了一件被眾人所稱道的事情,即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豎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

此後,西點的眾多學子經常會到目前去憑吊,而且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