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四章 自己去找(1 / 3)

“東北大學的小小學生?”

王夫之微微笑了一下。他和顧絳、黃宗羲三人雖然還沒有日後那偌大的名頭,可平時也沒少跟那些達官顯貴接觸過,這個路一辭剛剛沒說話的時候倒也罷了,現在露出頭來,所表現的卻已經不遜於他們所見到過的許多名士,甚至還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肯定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不過,人家既然不說,他也沒必要問這些。反正,他們三個人這回來這裏,就是想看一看這個東北到底是什麼模樣罷了。錢謙益在給他們的信中說了許多事情,有不少都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尤其是對東北推行的全民識字運動最為好奇。他們實在是不明白,如何能讓一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識別那麼多的漢字。要知道,就算像錢謙益和他們這樣的名士大儒,也不敢說能認識所有的字,而普通的讀書人,沒有十年的功夫,也不敢說能熟練掌握常用的那些漢字。

“這其實非常簡單,隻不過是執政大人發明了一種拚音之法,平常人隻需半年或者一年左右,便可以掌握那些字母韻母,然後通過這些字母的拚寫,得出各個漢字的讀音。雖然這隻是基礎,離著熟練運用漢字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有了這個,卻也為大家開辟了一個方便之門。”

想到什麼就問什麼,馬車開動沒有一會兒,黃宗羲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路一辭對東北的這一“輝煌壯舉”當然也是極為自傲,當即便為三人解說起來。

“拚音之法?”顧絳問道。

“沒錯。”路一辭微笑著,“這是我們大人根據西方的字母讀音所發明的,為的就是解決漢語讀音的標注,並打算以此作為日後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不過,雖然大人說這拚音之法是他自己發明的,可經過我們許多人的研究,發現他其實隻不過是完善了這個方法罷了。早在多年以前,就有外國人準確地用拉丁拚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而更早的時候,利瑪竇就曾用寫過一本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跡》。隻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免得大人尷尬罷了。”

“……你,你居然……”王夫之微微一愣。不管這拚音之法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可路一辭的話似乎是對楚鍾南有些不以為然啊。而且還這麼公然當著他們的麵說出來,難道,他就不怕被人聽到?

“嘿嘿,好奇吧?其實這沒什麼,私底下罵我們大人的人多了。我們大人自己也說過,你罵他沒關係,當著大庭廣眾跟他打架也沒關係,隻要別找他借錢!”看著王夫之三人的表情,路一辭笑的有些壞。

“……”

一開始就被小小的震了一下,雖然微微覺得楚鍾南這人可能有點兒摳兒,可居然不禁止別人罵自己,這種上位者倒是少見。王夫之、黃宗羲還有顧絳的好奇心再次被調高了一些。這種不怕罵的上位者,不是大奸大惡,就是真的有大胸襟。可是,不管是奸惡之輩,還是真的胸懷寬廣,關內的大明朝似乎都沒有。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為什麼楚氏能在小北荒那種偏遠之地崛起了。而由此,他們也徹底放棄了對眼前這個不過才十幾歲的學生的那一絲輕視。隻憑區區幾句隨意之言就調動起了他們的興趣,這個小子也不簡單。

“自古以來,就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類的話。上位者巴不得老百姓什麼都不懂,就隻知道逆來順受,可我們大人卻要推行全民識字,三位可知緣由?”隨著馬車緩緩地移動,瞄了一眼外麵繁忙的景象,路一辭又向正打量著路邊情景的三人問道。

“願聞其詳!”顧絳轉過頭來,微微拱手說道。

“推行全民識字,其實是為了長治久安。”路一辭解說道:“因為隻有大家都讀書認字,才會盡可能的減小甚至消彌士人與農工商之間階級差距。”

“這話何解?”黃宗羲立即問了出來,“自古,便是士農工商四民並立,士人為首腦,農為根本,工為用,商主流通,四民健全,方可天下安定。全民識字雖然好,可真若做到了,豈非消彌了士人的存在?如此,何人可為首腦?而若無首腦主持,天下必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