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一章 一片石(2 / 2)

“這倒不用去什麼小北荒。可是,卻必須在沈陽的東北大學學習。一方麵熟悉東北六省的法令法規,另一方麵學習行政,同樣,這也需要經過考察!而且時間可能比到軍官學校培訓更長!”祖大壽說道。

“哼,這麼多規矩,舅舅你居然也能受得了?”吳三桂冷笑道。他怎麼可能不知道祖大壽這些人?當初袁祟煥被抓,祖大壽當即反出了山海關。而邊軍將帥也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火爆脾氣,他才不相信

這些人會那麼老老實實的按照楚鍾南劃定的規矩來。

“受不了也得受。這也是我們大人的誠意。要不然,他先答應給予你們官職將銜,等你們投靠過去,東北軍接收了山海關之後卻突然再提出這些規矩,我問你,你又能上哪兒說理去?”祖大壽反問道。

“可這也太過份了。”吳襄叫道。數萬大軍,居然隻能換到這麼些“規矩”?自古到今就沒聽說過。

“那你要怎麼樣?形勢比人強,願者服輸。”說到這裏,祖大壽又歎了一口氣:“說真的,三桂,當初你一敗而逃,棄鐵嶺友軍於不顧,不僅洪承疇那些人氣憤,就連執政大人也是非常看不順眼。他對你可沒什麼好的觀感,這一次若不是為了減少傷亡,你以為他會答應這些條件?他隻要命令水師承載大軍暗中靠近山海關,再同時下令政治部的內線給你搞些內亂,到時裏應外合,你這山海關能撐得住幾個時辰?別說為官為將任你選了,就是你的身家性命,也都別想保住!”

“哼,若是楚王爺看我吳某人不順眼,那我何必投效?既然如此,舅舅請回,我在關內等著東北大軍便是……”

吳三桂聞言大怒。雖然他明知祖大壽說的極有可能是真的,可是,他再怎麼說也是一方豪強,山海關一帶的土皇帝,居然被人當著麵說的這樣不堪,再不發火的話,人家又會怎麼看?泥人都還有三分土性,何況他吳三桂?方今天下,除了楚鍾南和李自成,又有誰能被他吳某人放在眼裏?

“三桂,不得衝動。”吳襄被吳三桂的氣話嚇了一跳。他雖然也對祖大壽的話感到生氣,可是,早就卸了兵權,一直安享晚年的他也少了幾分衝動。沒錯,祖大壽口中的楚鍾南卻實讓人生氣,可正因為如此,也才讓人感到真實。如果楚鍾南真的想要滅了他們,又何必讓祖大壽說出這些話來?直接發動不就成了?這說明,楚鍾南對山海關一帶的幾萬大軍還是在意的。要不然,幹嘛派出祖大壽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來勸降?而剛剛祖大壽所說的那些話,恐怕也是楚鍾南授意的,為的是讓他們吳氏父子不要獅子大開口,方便以後相見,就像剛剛說的“先小人,後君子”,這樣以後才好相處。

“父親!”吳三桂看著吳襄頻頻朝自己使眼色,卻是“憤怒”依舊,不過,他為人“孝順”,自然不可能不聽自己老子的話,於是,憤憤地捶了一下旁邊的桌案,他又一屁股坐了下去,隻是兀自低著頭,一副生悶氣的模樣。

“複宇兄,小兒無狀,你不要生氣。”吳襄勸住了吳三桂,又向祖大壽拱手說道。

“無妨,血性漢子,本應如此。”祖大壽不在意地揮了揮手,看著吳三桂笑道。

“複宇兄,雖說我們知道東北的規矩,可是,日後東北軍入關,楚王爺恐怕也不會再滿意做一方之主。他這麼多的規矩,難道就不怕讓人心裏不舒服,繼而阻斷了一些人的投效之路麼?”吳襄稍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

“嗬嗬,這話不錯。可是,按照我們那邊的話說,這種做法也防止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內部的麻煩。你覺得呢,兩環(吳襄字)兄?”祖大壽說道。

“就這樣讓我們父子放棄好不容易才建起的大軍,未免過於輕易了。”吳襄歎道。

“嗬嗬,兩環兄,其實,你們想要更好的條件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想要變一變既定的規矩,你們總得拿出點兒本錢吧?”祖大壽看著吳氏父子不甘心的模樣,心中冷笑,不過,嘴上,他卻突然為對方提供了一絲希望。

“本錢?難道,複宇兄有什麼好建議不成?”跟兒子對視了一眼,吳襄急忙問道。

“當然。”祖大壽微微一笑:“如果,你們父子能在投效之前立下一些功勞,為了以示褒將,有些規矩未必不能變,就算真的不能改變規矩,可相應的待遇總是可以提高一些的。你們覺得呢?”

“那不知舅舅以為,我能為楚王爺立什麼功?”先聽聽你怎麼說,反正幹不幹都歸老子自己。吳三桂一麵拱手,一麵暗暗心道。

“嗬嗬,三桂,我記得你下轄有一處關隘,名喚‘一片石’,是不是?”祖大壽仿若不經意地問道。(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