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為我華夏兵家經典之作。不過,雖然名義上是兵家典籍,但這本書中的內容卻可以讓任何時候的任何人都引以為戒。孫子說,戰爭的勝負其實是由五大要素所決定。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出兵在即,楚鍾南並沒有在祟禎那裏久呆,他走了之後,祟禎卻又微微感到有些失落。雖然他對楚鍾南的野心洞若觀火,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他總覺得自己在麵對楚鍾南,跟這個當代的“曹操”對話的時候能學到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有些模糊,但又總是能讓他深省。
一邊琢磨著東北軍與闖軍對決的可能結果,祟禎又慢慢的踱到了側殿。那裏住著他的幾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在後世那些五花八門的反清複明組織的一大旗幟,大名鼎鼎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不過,此時因為長子朱慈烺尚在,並且已經南下主持南京政局,所以,朱慈炯隻能稱朱三皇子,卻不能做什麼太子了。另外,還有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煥(祟禎共有七子,其餘諸子早夭)!不過,三個皇子裏麵,現在在偏殿裏麵跟人說話的,並沒有朱慈炯,隻有朱慈炤和朱慈煥。至於跟這兩個兒子談話的人,祟禎也認識,那就是楚鍾南的長子兼唯一的兒子,東北六省的太子爺楚辭!
“這個我知道。所謂道,應當指的是天理人心;天與地則應當是指天時地利;將指的是為將者的經驗與本領,至於法,就應該是看誰更法令嚴明。”朱慈煥現在才十一歲多點兒,母親田妃。原本的曆史上,他活得比較長,隻可惜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被人發現了蹤跡,最終被康熙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嚐無謀反之心”的罪名處死,全家也慘遭殺害。不過,現在,這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在逃離了北京,並且難得的出京“遊玩”了這麼長時間之後,所有的緊張情緒都被消除的一幹二淨。尤其是楚鍾南並沒有過度禁止他們的自由,甚至還允許他們這些皇子自由出入宮禁,讓原本一直隻能在皇宮大內枯燥生活的幾個孩子大為興奮。而也正是因為楚鍾南對這些皇子的“大度”,加上允許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行事,祟禎才會漸漸的放開心情。畢竟,看楚鍾南的這個樣子,不像是那種喜歡斬草除根的人。要不然,他為什麼答應朱慈烺南下?就算是為了折服黃宗羲那些名士,也不用這樣。要知道,東北軍雖然派了水師在南京附近,還安排了一個禮部尚書錢謙益,可朱慈烺身為正統的太子爺,身邊又有那麼多的文官武將,再怎麼著,也不可能有生命危險才對。
“說的不錯。五皇子果然聰慧。”楚辭誇讚了朱慈煥一句,結果,還不太懂事兒的五皇子立即得意地仰起了小臉兒。而誇獎完老五之後,楚辭又把目標對準了朱慈炤:“四皇子,五皇子已經回答了我的一個問題。不知道您能不能回答我的另一個問題?”
“你想問什麼?”朱慈炤淡淡地反問道。
“我想請問四皇子,您能不能從剛才的那五大要素之中得出朝廷到底是敗在哪一條上兒?”楚辭微笑著問道。
“我又不懂什麼國家大事,你問我這些,不是故意逼我嗎?”朱慈炤皺眉道。他的年齡跟朱慈煥相同,隻是大了月份,但很明顯,他要比不怎麼懂事的朱慈煥要聰明的多。而原本的曆史上,大明太子朱慈烺、朱三太子朱慈炯,甚至是朱五太子朱慈煥都曾經多次被人拿出來當作反清的旗幟,隻有他,一直名聲不顯。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或許,他早早地就被清廷所捕殺,但這件事在清史上並沒有記載,也沒有什麼傳說,所以,他極有可能活得好好的。而在清代初年,對朱三太子等人感到如芒刺在背的康熙等人一連數十年都沒有停止過對祟禎後人的追查,朱慈煥活了七十多歲都被查了出來,他卻能隱藏的那麼好,可見確實還是有些頭腦的。
“您是皇子,日後說不定就要主持國家大事,怎麼叫逼呢?”楚辭笑道。
“可我真的不知道。”朱慈炤一臉為難道。
“殿下您不是不知道,是不想說吧?”楚辭笑了笑,說道。
“不不不,我是真的不知道。”朱慈炤連忙搖頭。
“嗬嗬,殿下您不必緊張。”楚辭苦笑了兩下。這年頭,真的是做好人難呐!沒錯,他經常來見朱家兄弟並不是存的什麼好心,可是,他們父子倆也確實沒有對祟禎父子有什麼壞心。本來嘛,要不是他老子楚鍾南派孔有德一批人去京城把人帶出來,誰知道李自成那夥流寇會對祟禎一家子下什麼樣的手?別忘了,京城的那些大明官員十之七八都被劉宗敏給活活整死了。何況祟禎這個皇帝?再者,按楚鍾南的說法,祟禎誌大才疏,大明又已經日薄西山,就算放他們活命,也沒什麼機會了。與其當惡人,何如先當一個好人?可惜,任他表現的再友好,稍稍懂點事兒的朱家人都把他當成了笑麵狼,至於更可怕的笑麵虎,自然就是他爹楚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