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男孩手 淫之後
每位關心這個話題的家長朋友,請一起來聽聽一位母親講述的真實的故事。
兒子今年13歲,開始進入了青春期。就在他漸漸擺脫童稚的時候,我發現兒子開始遺精,並時有手 淫。麵對青春發育中的兒子,我這個當大夫的母親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想向兒子談談,但不知怎樣開口。有朋友告訴我,最好讓父親跟兒子談。於是,我丈夫接受了這一艱巨任務。
丈夫把兒子叫來,對他說:“兒子,去找詞典來,查一直‘手’字頭的詞,看看‘手 淫’是什麼意思。”等兒子查完詞典之後,丈夫對他說:“《紅樓夢》裏有個賈瑞,得了重病,一個道士給了他一麵鏡子。用鏡子的正麵照,是個美女,用另一麵照,就是一具骷髏。道士囑咐他切不可照正麵,他還是照了正麵,結果送了命。這就是因為他太不節製自己了!”如此雲苫霧罩,兒子聽得懵懵懂懂,直發楞。
丈夫的話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兒子反倒緊張起來:上衛生間把門關的緊緊的,把沾有精 液的短褲藏起來,見我到他的床邊就目不轉睛地盯著我……
看來,丈夫的教育沒有成功。我決定“親自出馬”。
可是怎麼談呢?這時,報紙上的一篇文章使我頓開茅塞。我經過幾天的準備,在一天晚上,與兒子麵對麵地談起“性”來。我先用專業術語深入淺出地告訴兒子,他為什麼是一個男孩,男孩有哪些生理特點,與女孩有哪些區別。我也告訴他女孩的特點。這樣使兒子對男性和女性有了比較全麵的認識,可以避免了由於對異性的不了解而產生神秘感。我還對兒子講了遺精和手 淫。我說:“遺精是男孩子成長發育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的生理現象。精 液是你的好朋友,這說明你已經是一個男子漢了。看到你一天天長大,媽媽很高興。手 淫是伴隨男孩子一天天長大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自 慰行為,很多男孩子都有,沒什麼見不得人的。”隨後,我又拿出幾篇有關的文章給他看。
此後,兒子好像一下子輕鬆了,那種緊張焦慮沒有了,慢慢地手 淫的次數也不多了。兒子平安地渡過了最初的性萌動期,走上健康的成長之路……
麵對這樣的故事,我們該做怎樣的思考?
手 淫是對性衝動的發泄,是解決性 欲求的一種方式,是沒有異性參與的自己發生的性 行 為。手 淫往往開始於無意中玩弄生殖器,或衣褲太緊刺激生殖器後,發現這樣可以帶來性快感,又加上生殖器官和性腺發育成熟,性衝動強度增加,因而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不為人知的自 慰行為。手 淫是一種極其普遍的行為。據波蘭性學家伊莫林斯基調查,93.6%的男孩和44.8%的女孩都手 淫。前蘇聯性學家科列索夫研究了世界各國的調查材料後認為,其他各國材料與伊莫林斯基提供的材料沒有什麼實際區別。我國目前雖然尚無這方麵的統計資料,但據專家推測,情況亦大致相同。
作為一種伴隨正常的性發育而產生的性活動,手 淫隻要是適度的,可以認為是進入青春期後的男性的一種合理的解除性緊張的方式。科學家對有無手 淫習慣的人進行大量對比研究後證實,是否手 淫與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精神發育不全等心理疾患均毫無聯係。研究還證明,青少年有無手 淫,與其日後的智能、成就、社會適應以及性功能等也都沒有任何聯係。當然也談不上什麼道德敗壞。因為這根本不是道德範疇的問題。進入青春期,體驗到了對性的關注,出現一些性幻想和手 淫行為,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由於心理衛生學知識的普及不夠,社會上至今還流行著一些聳人聽聞的“手 淫危害論”,這就使許多有手 淫行為的青少年陷入了驚慌恐懼的境地,並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學習與工作。其實,手 淫的害處不在於手 淫本身,而在於從小受到“手 淫危害論”的嚴重影響,即誤認為手 淫是“犯罪”,是“墮落”,是“不可饒恕的惡習”,是引起各種嚴重疾病的“罪魁禍首”。正是由於這種錯誤認識,使一些有手 淫行為的青少年往往陷入自責、恐懼和犯罪感心理的深淵而不能自拔。
正如布爾諾博士的《心理學》中說的那樣:“在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醫師以及其他從事精神衛生和身體保健的人員中,得到廣泛讚同的意見是:手 淫既不是不正常的,也不是對身體有害的行為。”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第十屆世界性科學大會確認:手 淫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手 淫不僅不會影響性發育,還是性心理和性生理成熟的一個標誌。不少青少年常常談到手 淫給他們帶來種種所謂“症狀”,其實,這絕不是手 淫造成的,而是他們對手 淫“危害”的恐懼帶來的焦慮,造成植物種經功能紊亂,於是便有了頭昏、耳鳴、心慌、失眠等一係列“症狀”。而那些視手 淫為正常行為者,則不會出現諸如此類的“症狀”。他們會十分坦然地麵對自己的生理需求,把它掌握在一個恰當的頻率之下,作為充分休息和放鬆的一種手段。比如有人就把它作為催眠的手段,因為手 淫之後是很容易入睡的。但是如果心態不平和不正常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效果,就會出現“心病”。
“手 淫有害論”的偽宣傳,既是使成千上萬青少年陷於痛苦的真實原因,也是使手 淫變得難以節製的心理原因。禁果永遠分外甜,越害怕,越遭禁,吸引力也越大。英國教育家尼耳就一針見血他說過:“手 淫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禁止手 淫”。
有了如上共識,就會發現上文這位母親的家庭性教育實踐給我們諸多啟示。
第一點啟示是負起責任。性教育,不能隻依靠學校、社會,在家庭裏父母是最好的啟蒙老師。那種親子不談性的意識,其實是害了一代又一代。不難理解,一旦破除陳腐的觀念,父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最方便的。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性教育負起責任。
第二點啟示是科學認識。做為“啟蒙老師”,父母對性的有關知識應該有個最基本的科學認識。比如關於手 淫,應該徹底破除“手 淫有害論”。上例中父親的做法就沒有跳出這個怪圈。那位母親對手 淫有科學的認識,這對孩子無疑是一件幸事。其實,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隻要為孩子花點功夫翻翻科學的著作,對有關的性問題都能獲得科學的認識。
第三點啟示是講解明確。有些家長知道自己應擔負責任,也有科學的認識,但對孩子講起來總是羞於開口,總是含含混混、羞羞答答。這樣往往產生消極影響,增強神秘感。我們應取的策略是,把孩子應該知道的性知識,明明白白自自然然地告訴孩子,這才有利於孩子形成正常、健康、自然的性意識。
家長朋友們,在孩子性發育的過程中,您也給孩子以切實的幫助吧。孩子會從心底感到:爸爸媽媽真是我的人生路上的好朋友。
發現女孩初潮之後
這又是一個真實的家教故事。
晚上,妻子悄悄跟丈夫說:“咱們閨女這回可要長大了。”
“怎麼回事?”
“她第一次來了月經。”
丈夫敏銳地感到這是教育孩子的一個契機,便與妻子商量了具體的對策。除了由媽媽直接進行的引導外,這位當爸爸的也以恰當的方式盡了為父之責。他先給女兒寫了一封賀信——
女兒:
爸爸祝賀你告別童年!
女孩子來月經,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你將長成一個大姑娘,你將擁有美好的人生和美妙的未來。你的儀態、語言、心靈將更加美好。當你一天天成熟起來的時候,你會更懂事,更有勇氣麵對生活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困難。當然,你也會更懂得怎樣刻苦地讀書學習,才能贏得更寶貴的人生。
爸爸滿懷希望地注視著你一天天長大成人,成為有知識,有品德,有出息的人。堅定信心,你會超過媽媽,超過爸爸!
爸爸為你祝福!
也許,你會有更多的心裏話,那就說給媽媽,說給爸爸聽吧。
疼愛女兒的爸爸
同時,這位父親又給女兒找了兩本青少年讀物,提示女兒讀讀上麵關於如何對待初潮以及青春期發育知識的有關內容。
在女兒給爸爸的複信中頭一句就是:“我感謝您對我的一切疼愛。”
這位少女在父親母親的扶助引導下,順利地渡過少女初潮這一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她沒有遭受迷惘、惶惑、緊張乃至驚恐的困擾,身心都和諧健康地成長著。
這位少女是幸運的。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月經來潮是其中最根本的變化,由此帶來一係列其它的變化。據1990年我國的一項大型調查,女孩初潮最早的為9歲,最晚的為18歲,平均年齡為13.04歲。少女初潮不僅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是一件具有特殊意義的大事。因為它是少女身心發育逐漸成熟的標誌。可以這樣說,有了月經,才使少女成為一名真正的女性並具有做母親的資格。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有人稱少女的初期是其女性生命史上的裏程碑。
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父母及親友對少女初潮所持的態度,會對少女的身心健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當少女初潮時,家人如能給予親切的關懷、細心的照料和科學的指導,就會使她們在初潮時情緒穩定,心情愉快,並能對月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對少女順利地渡過初潮和以後的經期以及整個人生,都會產生有益的影響。反之,少女初期時如果得不到家人的重視、幫助和指導,就極容易對月經產生恐懼、厭惡之感,甚至會出現消沉、自卑的心理,以至情緒低落或緊張不安。這樣,對以後的月經會產生不良影響,導致痛經、月經失調,以至影響一生的發展。
看看我們的生活現實,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大人們跟孩子多是談性色變,因而,不少少女在初潮時沒能從父母那裏得到必要的有益的扶助和科學的指導。不知有多少女性被心靈中留下的陰影而籠罩了一生。而另外一些民族並不和我們一樣。據介紹,西歐的一些國家有這樣一個習俗,即當少女首次月經來潮時,父母都十分高興地送給她一些禮物以表示祝賀。哥哥姐姐也同樣表示祝賀,甚至有的還要特意舉行家宴慶賀呢!這是不是令不少國人覺得難以想象和不可思議?!
其實呢,在少女初期時,家人向她表示祝賀,父母給予指導,是十分必要而自然的。每一位做母親的,回想一下自己的少女時代,就不難理解少女初潮時該是多麼需要親人的扶助!
作為父母特別是母親,多來點現代意識,擔負起您的使命吧,讓您的女兒在初潮時得到受益終生的人生指導。
疾病來自心靈的重壓
這一天,一位父親帶著一個男孩如約來訪。
男孩的父親介紹說:孩子15歲,今年讀初二。暑假開學不久,孩子說有病,學習不下去了,醫生按腸胃炎住院治療,沒有什麼效果,出院後孩子不想去上學。在家裏媽媽和奶奶偶爾會發生一些衝突,這本來似乎與孩子無關,可孩子一提起就激動得不能自製,有時候像發病一樣。老師和醫生都建議找您來做心理谘詢。家裏也不知孩子到底是怎麼了,就找您來了。
男孩坐在了我的麵前,說他非常願意來做心理谘詢。但是他要求我問他答,他說語言表達不好,不知怎樣說起。我試圖經過溝通減少他的壓力,男孩的訴說還是比較艱難。他說他自卑,學習不好,在班上後幾名,他說不願和男孩子交往,願意和女孩子交往,沒有知心朋友,別人出賣他。我請他談談具體的例子,他說記不起來了,緊鎖眉頭似乎艱難地思索。我知道他不是記不起來,而是顧慮太多。又經過很多的溝通,他終於斷斷續續說出了幾件事。一是前年,因為和一個女同學追逐打逗,把這個女同學身邊的一個同伴被嚇哭了。造成了同學和老師的誤解,怎麼也說不清了。為此感到自卑。二是去年,他上課總是看一個女生,他說不是戀愛,是惡作劇,是為了出名,結果把人家看哭了,在老師和同學中又影響很不好。為此感到自卑。三是今年,暑假裏認識了大他好幾歲的他哥哥的一個女同學,就跟人家百般聯係,寫信,打電話,說了好多好多心裏話。女孩對他做了勸解,人家越是勸解,他越是要聯係。女孩考進了一所大學,告訴他不要總是聯係了,並且向他哥哥介紹了有關一些情況,他感到被出賣了,感到更自卑了。他還說,家裏媽媽和奶奶經常鬧矛盾,這讓他難受的受不了。說到這裏,男孩難受的真的受不了了,眉頭皺起,雙目緊閉,呼吸加快,大聲喘氣,一副痛苦不堪的樣子。我請他坐到了沙發上休息片刻,憑心理谘詢的經驗我知道不能給他過多的關照和嗬護,隻是靜靜地觀察。一會兒,他平靜下來,問我他到底是怎麼回事,怎樣才能不再難受……
男孩的故事是不是讓人感到雲山霧罩?說實話,這是較少見的個案。會話大約一個小時,對他的心病症結我也隻能有所推測。但我分明感到,他訴說的艱難不是因為語言表達不好,而是因為頭腦中有太多的篩選,真正困擾他的東西還壓抑在心。於是,我再一次解釋了心理谘詢的特點以打消他的顧慮。幾經猶豫他說,還是您來提問吧,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男孩前麵的談話雖然經過篩選,但無意間還是透露出一個信息,他所說的故事多是和女孩子之間發生的,這表明困擾他的東西與性有關。於是我問:“你有過性體驗嗎?”他做出十分懵懂的樣子說:“沒有,不知道。”這是明顯的謊言,他的謊言反讓我更確信我的推測。但究竟具體情況如何?現在,也許是對男孩進行挑戰的最好時機了。我說:“如果你真的對性體驗一無所知,那麼,你很可能真的有病了,而且病情不輕!”為了幫他徹底打消顧慮,我再次透徹地解釋了心理谘詢工作的性質,最後說:“心理谘詢是自願的,馬老師一直在當你的忠實的聽眾,如果你還有顧慮,可以以後再談。”同時我做出了準備告別的樣子。這時男孩攥緊了雙拳,大聲喘氣,似乎拿出了舍命的勇氣:“不能等以後了,今天全說給您聽!”
心理谘詢常常遇到類似的情況,因為有心理壓力,當事人既不想暴露自己的問題,又想得到幫助,於是一再地繞圈子。可是,心理谘詢師的工作性質要求必須搞清心理問題的症結,才能“對症下藥”。
“我有好多壞思想。”男孩開始就這樣自我批判,“我,我看到生物書上男女生殖器官的圖解,總想進行實際的觀察,我曾經闖進過女廁所,想看女性的裸體,可是幾次都趕上沒人。我,我總想靠近女生的身體,想擁抱他們,想和他們發生性關係。可是我又不敢。我就在上學的路上專門堵截單獨行走的女生,當他們的麵脫掉褲子,露出自己的生殖器。我記得好像從五年級就開始了,很多次,都沒有惹出麻煩。隻有一次,正好讓一個男生碰上,我就說剛才小便了。這些事,今年已經沒有了。可是您說我還有希望嗎?”
男孩無助地望著我,似乎等著我的判決。
“因此,你感到自己是個壞男孩,你深深地自罪自責,你感到自己墮落了,沒有希望了……”
“對,就是這樣。”男孩似乎第一次遇到了知音,身子又一次向我這邊探過來。
現在,男孩所以病重住院的心理根源終於找到了。窺陰行為和露 陰行為以及性心理體驗帶來的負罪感,成了壓在他心中一塊沉重的石頭,這就是他自卑的深層根源。但是這塊石頭並不能壓滅他的性本能,這讓他越發自罪自責。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最近認識的大他幾歲的女孩扮演了“大姐姐”的角色,給了他心靈的安慰。於是他對她萌生了深深地依戀。女孩一定是發現了這個“小弟弟”有點不對頭,便告誡不要聯係了並告知了男孩的哥哥。這對男孩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再加上性 行 為和性心理的負罪感,再加上學習一直壓後隊,他承受不住內心的壓力了。人的心理壓力一旦難以承受的時候,總要給壓力找一條出路。出路在哪裏?好,出路找到了:我“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於是,暫時地逃避了困境,獲得了心靈的暫時的安寧。但這不是裝病,而是扮演病人。扮演病人,是心理壓力的“軀體化”,就是在遇到生活困境難以麵對的時候,潛意識裏會讓心理壓力轉換成某種軀體症狀,從而暫時地應付現實困境。人們生活中的許多病症,都是這樣的心理壓力的軀體化。這是人在進行心理防衛,以免內心的痛苦和焦慮。人的心理防衛機製都是建立在潛意識中的,是不知不覺中使用的。
男孩軀體化的心理防衛機製有兩個。一是“退行作用”。這是在遭受外部壓力和內心衝突不能處理時,借退回到幼稚行為以使自己獲得安慰的一種心理防衛機製。本來,人長大後應付現實的方式會變得逐漸成熟。可有時在遇到挫折時,也會放棄已經達到的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恢複使用幼稚的方式去應付困難或滿足自己的欲望。男孩正是通過病重住院,像小孩子一樣得到了人們的嗬護。二是“文飾作用”。是指人遭受挫折或無法達到所追求的目標,以及行為表現不符合社會規範時,用有利於自己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將麵臨的窘迫處境加以文飾,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以求內心安寧的一種心理防衛機製。男孩認為實際困擾自己的性問題是墮落下流,於是借媽媽和奶奶的衝突來宣泄自己的壓力便成了最好的理由。
做了如上的交流,男孩的眉頭舒展了:“十來年,我第一次吐露了心中的秘密,第一次感到心中的石頭搬掉了。看清了自己的心,心中輕鬆多了。真感謝您的理解。您說,以後我該怎麼辦呢?”
男孩的人格有很明顯的依賴性和幼稚性。但人格的重塑是需要慢慢來的,而且需要當事人很大的努力才能有所收效。所以,心理谘詢應該首先關注近景目標,以便增強他開始自救的積極性。我建議,第一不再扮演病人。逃避隻能逃避於一時,積極地麵對生活才是真正的出路。第二把握好自己的行為。青少年時期的許多性體驗和性探密都是情理之中的,窺陰,露 陰,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可以理解的性好奇心理,與帶有強迫心態的窺陰癖和露 陰癖截然不同。但是,如果長大了繼續這樣的行為,後果是十分可怕的。所以,不必對自己過去的壞思想過多地自我批判,而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今後的行為。今年你沒有發生這樣的行為,是一個好開端,繼續努力。第三,既然不再扮演病人,那麼還要賴在家裏嗎?
“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上學。我會管住自己的行為的。”男孩輕鬆了許多。
我又和男孩的父親進行了交流。鑒於男孩的請求,我略去了男孩的性問題,主要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別再拿男孩當小孩,這是針對男孩依賴性和幼稚性人格的重塑;二是別再拿男孩當病人,這是針對男孩眼前的軀體化問題。男孩的父親表示理解和合作。最後,我建議男孩記“成功日記”,給自己自救不斷加油。告別的時候,男孩已經病態全無。
大約兩個月後的一天,男孩撥通了我的心理谘詢專線022-29228042,告訴我他已經徹底走出了困境,並且學習也有了進步。我為他再次加油。
煩惱來自心靈的躁動
我的心理谘詢專線周六晚上照常開通。現在,打進電話的是一位中學生的母親。她講述著自己的困惑:
我們的兒子現在讀初三,15歲。小時候,本來挺乖的。最近兩年來,孩子不知怎麼了,越來越不像樣子,總是和大人煩。父母說什麼都不對他的心思,聽什麼煩什麼,看什麼煩什麼,整個家成了的煩惱的天地,父母成了孩子發泄煩惱的對象。為此,家裏鬧了很多不愉快。這不,今年春天不記得是因為什麼,孩子又和我鬧的很別扭。我們在城裏住,沒想到孩子竟然一氣離開家門,自己一個人步行走了很遠的路回了老家。這是後來才知道的,當天真是鬧得全家人心惶惶。前不久,學校裏,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文,題目叫做《我愛我家》。很快,大家都交了,他硬是一個字沒寫。老師問他:“怎麼回事,這不是很好寫的文章嗎?”您猜他說什麼?他竟然說:“好寫什麼,對我們家,我愛不起來,沒什麼可寫的……”您聽聽,這孩子的話是多讓人傷心?我們為孩子的成長可是費了不少心,到頭來,他怎麼竟然這樣?!您說這孩子是怎麼了?我們該怎麼辦?
既然孩子已經初三了,應該爭取和孩子直接交流溝通。男孩的媽媽說,孩子也想和您談談。於是,我們約定了專門和孩子溝通的時間。
現在坐在心理谘詢室的,是一個很漂亮的男孩,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困惑中還透著幾分智慧。男孩確實有較強的求詢欲望,落座後就開始了溝通交流。他承認自己的確整天心煩,也承認了前麵媽媽講的親子衝突。他說:“現在,我整天找不到動力,沒有了目標,不知該往哪裏走了……”
為什麼如此心煩?為什麼對家沒有愛?我嚐試著疏導男孩傾訴心聲。男孩猶豫片刻,長歎一生:“我把實話全和您說了吧,這是我一直和誰都沒說過的,我爸爸媽媽更不知道。”於是,男孩就開始了自己的故事:
還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就喜歡一個女孩,我們是同班。我沒有表白過什麼。畢業了我們沒有考入一個學校,我考入了三中,我不知她的去向。很久以後,我聽說她在四中,我就想轉學,和她在一個學校。這心思怎麼敢和爸爸媽媽直接說出來?於是,我找了很多借口才轉來四中。可是,轉來之後才發現,這裏連她的影子都沒有,原來她在二中。可是事情到了這份上,我不能再轉學了。唉呀,當時心裏煩透了,懊惱極了。當時剛剛來到新的環境,我隻能默默地把懊惱煩悶藏在心中。
這時,我的同桌是一個女生。就在我悶悶不樂的時候,她給了我最好的理解。陌生的班級,陌生的老師,是她給我寫了第一個條子。她說:相信你一定會很快適應新環境!就是這麼簡單地幾個字,讓我很是心動。於是,我們就有了較多的交流,成了好朋友。慢慢地,在我的心中,她取代了原來那個女孩的位置。我們有時候在一起說笑,也有時候在一起吵鬧。那段日子,我過的還算開心,不過我們從來沒有說過愛。我的成績到了班上的前20名。可是,女孩後來因病休學了。到我們升了初三暑假提前補課的日子裏,卻沒有見到女孩的蹤影。唉呀,那些日子不知是怎麼過來的。直到開學才看到女孩重讀了初二。我們談過一次話,而且最近聽說她考試考了班裏前10名,我卻在班裏的25名。於是,我又想重讀,想和她在一起。唉呀,我的心可真是亂了。您說,原來那個女孩就讓我久久地心神不安,就在這時候這個女孩又走進了我的心中。我本來就很自責很痛苦。我怎麼可以喜歡兩個女孩?現在,兩個女孩又都離我而去了。我該怎麼辦?我心裏一點目標都沒有了,我還努力什麼?這是我心煩的根本原因。就由於心中煩亂,爸爸媽媽又不理解,沒有人可以交流,於是,這煩悶憋在心中,越憋越難受,就看什麼都煩,聽什麼都煩,就常常有無名野火,就和家裏人鬥氣。於是,父母就鬧我,於是,我們家裏就經常發生戰爭一樣。其實,我知道媽媽爸爸對我很好,可就是找不到感覺。您說,我該不該對女孩說出我的愛?我這樣是不是腳踩兩隻船?我後麵該怎樣生活?
男孩的煩惱,原來是進入了青春期的正常的反應。青春期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由於性生理性心理的萌動,帶來心靈的動蕩不安。對自己動蕩不安的心靈,他們不知怎樣把握,特別是對兩性關係不知如何把握,一麵有相互吸引,一麵有自我責備。於是心靈就陷入煩亂和躁動。
這個年齡的男孩女孩更多的是一種兩性之間的吸引、好感,至多是一種朦朧的初戀。初戀隻是一種經曆,是初春季節的一段路,是不要什麼結果的。人生少年時沒有這段經曆是遺憾的,可如果隻剩下這一經曆也是可悲的。少年的生活是多彩的,怎能隻要一種色彩?而且,人在少年時的初戀感情也不是專一的,常常“腳踩兩隻船”,甚至“腳踩幾隻船”。那是由於性心理發展的特點決定的。少年大約正處在積極接近異性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男孩女孩懷著一種積極接近異性的渴望,走進初春的季節。這時候的異性同學交往有兩個特點:一是交往對象的廣泛性。就是說與異性的交往不是一對一的,常常是對很多異性夥伴都有好感;二是交往對象的多變性。就是說這時候的交往對象不是很穩固的,今天喜歡那個異性同學,明天又會喜歡這個異性同學。常有些男孩女孩把這時的感情錯當成真正的愛情,於是,由於上述兩個特點,而給自己帶來不少感情上的麻煩。這個男孩就是遇到了這樣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