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的故事:父母闖進孩子的心空
您知道崔永元和他主持的“實話實說”嗎?去年,“實話實說”做了一期特別節目,叫做“小小少年之煩惱”。我作為特邀嘉賓有幸再一次傾聽少年的煩惱。好家夥,少年的煩惱還是那樣多。這不,轉眼就扯到了日記的煩惱。一個女孩急不可耐:“可輪到我了。我的煩惱就是關於日記。我媽老看我日記。那天,又發現她正在翻我的日記呢……”一石激起千層浪,眾人七嘴八舌,談看法,出主意。我們的“小崔同誌”真“壞”,正熱鬧的當口,冷不丁向我開炮:“馬老師,您為什麼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您問我當時都說了什麼?別急。且看這裏的日記的故事,我的話就在裏麵。
聽聽孩子關於日記的故事:
這天,我發現日記被動過了。我知道肯定是媽媽幹的。媽媽說這個抽屜的使用權歸我,可她平時常把它打開,翻看我的日記和同學們送的賀卡。我知道媽媽為我好,也就一直沒說什麼。可這次媽媽反倒責問我:“這照片是怎麼回事?”
看到媽媽扔過來的照片,我知道是為照片後麵的“我永遠記著你”來的火。可那照片其實是一個轉學的女同學臨別時送給班上每人一張的,上麵寫著同樣的一句話,我就保存在日記本裏了。媽媽哪裏肯聽我的解釋。
這次我真的太不滿意媽媽了……一件很平常的事,為什麼疑神疑鬼?為什麼偷看我的日記?
——這是一個溫順的男孩的日記的故事。
我們中學生都有自己的一點小秘密,不告訴別人,都把它“鎖”在自己的日記本裏……
有一天,我回到家裏,突然發現我的日記被人動了。結果證明是媽媽偷看了。媽媽解釋說是為我好,怕我這樣,怕我那樣。為我好,為我好,就是不相信我,不給我一點自由!我氣哭了,跑回自己的屋裏……
趴在床上,我想,媽媽,我知道您疼我愛我關心我,可是,您為什麼不給我一點自由?不給我一點屬於自己的天地?為什麼?為什麼?
——這是一個潑辣的女孩的日記的故事。
每個中學生都有自己的心事,而父母卻不了解我,就隻好將自己的恨、怨、苦、樂,記在唯有自己才能看的日記本上。父母卻趁我上學,亂翻我的書桌和抽屜,找出我的日記本偷看我的秘密。
父母為什麼要這樣?我真想對父母說:請留給我一方小天地,別闖進我心中的這塊小天地。
——這又是一個少年的日記的故事。
與父母一起思考:
人到少年時,萌生了獨享一塊心靈天空的需求。然而,那麼多的父母還是貿然闖進了孩子這心中獨享的天地。於是,來自生活的日記的故事,為我們詮釋著孩子的閉鎖心理與父母的探密心理以及二者的衝突與相容。
在心理谘詢工作中,時常了解到中學生這類日記的故事。看來,家長朋友,我們真該對孩子的日記多一些理解了。
日本心理學家依田新說得好:“日記正如同一位親密的朋友,它是青年傾吐心聲的對象,並且它隻是一位沉默的聽眾,一位聽了自己的話絕不向任何人饒舌的理想的聽眾。年輕人向他人傾訴雖然能得到安慰,但同時也可能因此而泄漏自己內心的秘密。因此,他們既希望有一位能默聽自己傾訴心中煩惱並給自己增加力量的對象,又擔心隨便讓別人知道了自己的秘密。能滿足這一要求的就是寫日記了。”
記日記正反映了中學生最顯著的心理特點——閉鎖性。人到少年時已不再像兒童時那樣直率,即使對最親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不願意把內心的一切秘密輕易地吐露,可他們又需要傾吐,日記便成了最好的傾吐對象。
理解了孩子的日記,我們該怎麼辦?
一是父母千萬別貿然去窺探秘密。哪位父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您再好的心,孩子也會不滿、抱怨甚至憎恨。因為這會使孩子感到受了侵害。前麵幾個少年的心聲警示了我們。
二是給孩子以信任。偷看孩子的日記,無疑是由一片愛心驅動。然而,愛,就要信任。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凡是堅持寫日記的學生,幾乎都是好學上進,有自尊心的學生。寫日記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總結的過程。年輕人肯思考,肯總結,就足以說明他是要求進步,思想健康的人。我們為什麼還憂心忡忡?也許他們在為人處事上不免有些失誤,而吃一塹長一智,經曆挫折,正是人生的必修課啊!
三是學會做孩子的大朋友。對孩子閉鎖的心靈不去貿然探秘,難道可以不聞不問?當然不是。需要的是您要放下架子,跟孩子講個平等,營造一種朋友關係。孩子不會拒絕朋友。
四是來點書麵交流。有時候寫信之類的書麵交流,更有利於親子之間的心靈的溝通。因為書麵交流會讓人感到親子之情是那樣凝重深刻,再有,書麵交流也允許人謀篇遣詞以求效果更好。我和女兒的《女兒和爸爸的對話》,就使我們的心貼得更近,嚐到了不少的甜頭。
五是應該給孩子留一塊獨享的天地。任您想盡一切辦法,也不可能把孩子的心聲全部掏出來,而且也沒有必要。獨享一塊心靈綠地,不要任何人來涉足,這是一個心理健全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孩子長大了,自我意識覺醒了,有了獨立的人格,就應該有一塊僅屬於自己的天地。把這方天地留給孩子獨自享有,父母不去輕率地驚擾,這也是對孩子的愛。
聽聽父母關於日記的心聲:
現在的社會這麼複雜,十幾歲的孩子又單純,沒有社會經驗,萬一交友不慎,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家長的責任使我們不敢掉以輕心。可是當問不出來什麼的時候,了解他們心理狀況及交友情形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偷看他們的日記。
可我們這是為他好啊,哪個做父母的不愛自己的孩子?
——這是一位父親關於日記的心裏話。
偷看孩子的日記,是不應該的,是錯誤的。可是,犯這樣的錯誤總比對孩子一無所知強。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我女兒讀中學時,曾學習成績不太好,我總是簡單地批評她。有一段時間,她總是沒精打采,獨自坐在那出神,問她什麼也不說。我就試著偷看她的日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她在日記裏寫道:“不知為什麼,老師講的我好像明白了,可是做題時,又好像不明白,媽媽怕我學習分心,什麼家務活也不讓我幹,還常常給我做最愛吃的飯菜。我覺得已經將全部精力投進去了,可還是考不出好成績。將來若考不上大學,我有什麼臉麵見父母?像我這麼不中用,讓父母失望,還不如死了的好。”看到這裏,我身上驚出一身冷汗。
我想了一天,真誠地跟女兒談:爸爸媽媽文化程度都不高,上學的事隻能靠你自己。將來考上大學當然好,考不上大學,做一個普通勞動者也沒什麼不好,重要的是自己適應就好。隻要努力了,就是成功,隻要對社會有貢獻,就是成功。談過之後,見她人也精神了,也勤快了,學習成績也一點點往上長。初中畢業沒考高中,考上了技校,她感覺也挺好。
話說回來,假如不是我看了她的日記,怎麼會知道她承受的壓力之大,怎麼會改變了對她的目標要求?說不定會發生什麼讓人後怕的事呢!
——這是一位母親關於日記的心裏話。
與孩子一起思考: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無非是怕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吃苦頭,怕孩子不能應付麵前的困難,怕孩子交上壞朋友,怕孩子養成壞習慣,怕孩子走不出心理的困境……
少年朋友,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形成閉鎖心理,希望獨享心靈空間,是勢所必然,是人生應有的內涵。父母不該隨便侵擾我們心中的聖地。但是,對父母大吵大鬧會傷著父母的那份真摯的親情和深沉的愛心。你忍心嗎?
我們該怎麼辦?請從下麵你的同齡人的故事中尋求良策。
小A的做法——
他說:“既然我父母選擇了偷看我的日記以達到了解我的目的,我便將計就計,利用日記來達到我的目的,讓他們放心我,信任我。”
他知道父母怕他交友不慎,就在日記裏對每位交往的人做了簡括的描述,並將同學對此人的評價和自己對他的看法寫上。對所經曆的事情也是一樣,簡中有詳,脈絡清楚,並寫上自己的見解和體會。不僅如此,凡是日記中所敘述的事,找機會與父母述說一遍。如此一來,父母覺得他與大人無話不談,沒有隱瞞,事情處理得當,也就不再偷看他的日記了。由此,他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小B的做法——
她發現父母偷看日記後,不動聲色,日記內容卻悄悄地變了,變與自己的對話為與父母的交流。
她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可置疑的,他們很想知道我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他們為我們做了事後,很想知道我們的感受。於是,我就常常在日記裏寫上這些。有時,對父母有些建議,當麵不好講出口,我就婉轉地寫在日記裏。父母看後,能接受的全都照辦,不能接受的,也很婉轉地把不能接受的理由告訴我。父母所以繞彎子,是不想讓我知道他們偷看我的日記。後來,父母見我逐漸成熟,也就不再看我的日記了。”
這些做法啟示我們:當父母偷看日記時,一是講究心理換位,多站在父母的方麵想想,就多一份理解。二是要講究抗爭的策略,有理有節有禮。而偏激的方式不僅會激化親子間的矛盾,而且從另一麵證明自己的“孩子氣”,證明自己的“沒長大”,讓父母無法尊重理解和信任你。三是要加強與父母的主動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父母也就不再貿然探秘,他們會為你心靈的成熟而欣慰。
如果我們把日記看作是心靈的獨白,比作心中一塊聖潔的獨享天地,那偷看日記的人就是貿然闖入者。當這闖入者是你應該尊敬的人,而這個人又是為了愛你,保護你,才寧願擔著冒犯你的風險而闖入,你該怎麼辦?你是魯莽地將闖入者推出去,再重重地將這扇心靈之門關閉,還是如前麵兩位同學一樣,讓闖入者領略一下這方天地的風光,使其放心滿意地自行退出呢?
少年朋友,相信你會有明智的選擇。
怎樣讓“母子戰爭”硝煙飄散
電話裏傳來一位母親急急的聲音:“我打了好幾次電話了,您可要幫幫我。不知怎麼回事,我成了兒子的仇人,讀到您的一篇心理谘詢文章,可算找到救星了……”
哪裏有“救星”?但可以肯定這位母親遇到了不小的麻煩。於是,約定好我們坐到了一起。我知道了一段獨特的母子之間的故事——
我兒子今年19歲,剛剛參加過高考差一點沒上線,現在正在補習。我們娘倆的矛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也說不清了。隻記得高考前他在家裏複習那段日子,為了複習時間抓得緊不緊,我們時常發生衝突,先是說,後是吵。孩子一看電視,我就鬧,孩子說也得調節調節腦子。於是,我們的衝突就越來越大。
按說,孩子從小是挺聽話的。高中他長期住校,我們的接觸就很少了,我也很少管他的事。哪知道,到這時候怎麼娘倆就說不到一塊了?一說就吵,一說就吵,吵的沒辦法,我躲出去住了好些日子。現在想想正是他高考複習的日子,我這當母親的躲出去真對不住孩子。
有時候,他悶了就在院子裏踢球,我看著不順眼,就吵,有時候,他弄個電視來回換頻道,我也鬧。
那回,孩子說爬山虎該剪下來了,我不同意。傍晚,他搬過梯子自己動手,要我幫什麼,我一概不管。這下,他可真火了,知道我最喜歡花,就把我養的花全給倒了出來,用剪子剪;知道我迷智能氣功,就把我聽課的片子全給燒了。最後,他給他爸爸寫了一個條子,已是晚上9點多鍾的時候離家出走了。我哪裏放心,就在後麵悄悄跟蹤。走不多遠,他發現了我,我央求他別這樣,就為這點小事。孩子卻一臉的痛苦不堪:就這點小事?!
您說不是這點小事,還是什麼。我真鬧不懂。
後來,才知道他在外麵讀高中時有一個很要好的女同學,生活上還挺互相關心的,我不在家時來家裏住過,他爸爸說女孩挺懂事。女孩也差幾分沒考上,說好一同補習。最近孩子聽說她沒補習,顯得特別煩躁。這我才往談戀愛上想,我也是夠心粗的。
孩子坐臥不寧的,我就說先安心補習,談戀愛的事以後再說。雖說他口頭上同意,可心裏還是煩,還是跟我過不去。有一次他又出走,走出好遠好遠,是想起爸爸才不忍心而回來的,您說我這當媽媽的多傷心?
那次,我們母子又生戰火。他又把我的花連倒帶剪全糟蹋了,還把我練功的書扔水裏一本,埋地裏一本,剪壞一本,燒了一本,剩一本撕了一半壓在我枕頭底下,說是“金、木、水、火、土”,壓我枕下的就叫做給我“木頭腦袋”一本——他一煩了就說我木頭腦袋,不懂,不理解他。我說:你們現在多幸福,怎麼還天天找事;他說:我們還幸福?!這孩子也內向,有話不說。這回,我可真傷心了,孩子呢,也委屈,他在那屋哭,我在這屋哭。您說忙了大半生,到頭來母子怎麼成了仇人?
說到這裏,這位母親眼圈紅了,禁不住熱淚滾滾。我表示了對這位母親的深深理解,問道:“您多大歲數?”
“虛歲50,周歲49.”
我笑了:“您不用急。你們母子目前正處於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母子戰爭’的根源是母親的更年期遭遇了兒子的青春期。母親的更年期容易情感失控,兒子的青春期又躁動不安。於是,稍有衝突,就引發戰火。這是在許多家庭都會發生的故事,隻是您家中的母子戰爭激烈了一些。說來您的確是太粗心了,孩子又很內向,於是孩子的心事沒處訴,沒人知。您想,他高考失利,心態正值低穀,又加上與女友的關係的麻煩,有很多很多的心理重負需要有人來為他分擔,母親該是最好的人選。可您又對此全然不顧,業餘除了養花、練功,隻知道盯住孩子的學業,孩子的確很痛苦哇。並不是媽媽哪句話錯了,哪件事錯了,而是媽媽對兒子的內心世界的漠然不知,使兒子不滿。於是,在更年期與青春期引發的母子戰爭便不斷升級。”
“怎麼辦呢?”這位母親深有所悟之後在尋求辦法。
“在你們家庭的故事中,我怎麼沒有見到另外一個人物登場呢?”我商量著說,“如果合適,找時間我和孩子的父親談談好嗎?”
第二天晚上孩子的父親和我坐到一起。大致印證了有關情況後,我建議當父親的趕緊到“一線”上來,讓當母親的暫時“退居二線”。我說:“請您充滿信心扮演好當父親的角色,別再‘坐山觀虎鬥’了。”父親也感覺到父子關係還不錯,便接受了我的建議。
後來,那位母親又打來電話,說他們的母子戰爭通過親子良好地溝通開始平息。
他們親子是怎樣溝通的呢?
我了解到,他們父子溝通首先堅持了兩條原則:一是平等,所謂平等就是沒有命令,沒有說教,有的隻是父子之間如兩個朋友間的交談。二是利他。所謂利他就是讓孩子分明感到一切都是為了他走出困擾。這位父親首先和妻子進行了很好的交流,而後在上麵兩條原則的基礎上,親子溝通分四步進行:第一步是讓孩子盡情地傾訴了心中的煩惱,包括對母親的抱怨,父親不作任何的是非對錯的評價。這樣,父親身為一個中間人僅僅扮演一個最好的聽眾,就給緩和母子戰爭提供了一個緩衝帶,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宣泄心理壓力的對象,孩子的心態也就平和了許多。此時,溝通進入第二步,父親靜靜地轉述了母親的許多心思和愁苦,其中包括母親對兒子的愛,以及母親正處於更年期的心理困擾,同時分析了孩子處於青春期心理的特點。由於孩子心態已經較為平和,能夠比較好的理解母親的心,理解自己的心,自然心中少了許多抵觸,表示了願意緩和母子關係。趁勢父親把溝通推進到第三步,和兒子一起商量與母親溝通的辦法。第四步就是一家三口以平和的心態坐在一起,進行了一次交流,不要批評和指責,隻要傾訴和建議。
就這樣,母子戰爭終於硝煙飄散。我為他們家庭的和平而由衷地欣慰。
怎樣讓“母女戰爭”化為和平
電話約定之後,一位女士來到心理谘詢室,滿臉愁容地開始她愁苦的故事:
“馬老師,您快幫幫我吧!女兒和我怎麼總是發生戰爭?孩子有心裏話隻和爸爸說,和我根本就沒有交流,我根本不了解她,不知道她到底心裏想什麼。那次她中午放學沒有回家。我不放心找到了學校,隻見她一個人坐在教室裏摸眼淚,眼睛紅紅的。我擔心地問她究竟出了什麼事。怎麼問她一個字都不說。您說,我心裏是多麼難受?不管吧,心裏不放心,管吧,她什麼也不和我說。沒辦法,我隻好一邊摸眼淚,一邊往回走。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來到她的屋子,想和她好好聊聊。您猜她怎麼對我?她說:‘到我的屋裏幹什麼?不就是說學習嗎?越說我越不學!去,去,以後不要到我屋裏來!’您說,我心裏該多難受……”
女士淚水漣漣,說不下去了。
“孩子多大了?從什麼時候這樣的?”我在女士稍稍平靜後問道。
“孩子今年14歲,讀初二。”女士恢複了心態說,“孩子小時候自律很強,很少用人管,學習很用功,成績非常好,總是在學校前五名。臨畢業了更努力,自己考進了重點中學。考進中學後不再受寵,那麼多的尖子生讓她找不到感覺了。老師有時候批評,她不能接受,對老師有意見。”
“你們一家三口平時的家庭關係怎樣呢?”我問。
“孩子的爸爸是當老師的,好性子,非常寵愛孩子,總是和孩子說說笑笑,孩子不聽話他也不著急。孩子有什麼事就愛和爸爸說。我想有他爸爸我也就省心了,所以孩子的情況我不大過問。有時和孩子說話也很少誇孩子,總是說她的缺點。我還脾氣急躁,一見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著急。孩子的爸爸看到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直接批評,背後對我說,你當媽媽的來管吧。於是,我就著急上火,就鬧孩子,有時候還打她。每年都打過幾次。最近一次就是在不久前。不知怎麼回事,我打她時她一次也不哭,越打越不哭……”女士的臉上滿是茫然。
“現在孩子的爸爸呢?”
“孩子的爸爸最近去援藏了。過去我不管孩子的事,孩子爸爸一走我再不管怎麼行?孩子的學習要是壞了怎麼辦?我就想和孩子拉拉近乎,總想和孩子在一起談談。可是孩子卻更加不和我交流,而且拒絕我進她的屋子。有時候我就電話裏把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告訴她父親。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我還是得和孩子拉近距離。孩子和別人說:‘自從爸爸走後,媽媽突然對我好了,讓我更感到可怕。’您說,孩子怎麼拿我當成了敵人?”女士又提出了這個問題。
至此,我總算基本弄清了母女關係緊張的緣由:一是升入初中後女孩沒有很好地調整心態,在眾多的強手麵前失去了受寵的感覺;二是女孩進入了第二反抗期,正是和成人鬧獨立的時候,喜歡和成人對著幹;三是家長隻關心學習,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的心靈;四是母親的脾氣太急,加劇了孩子的對抗心態。但這還不是根本原因。導致母女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是這個三口之家的家庭關係出了嚴重偏差。一方麵是女孩父親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位父親隻會唱“紅臉”,隻會對孩子說好聽的,隻是和孩子進行娛樂性的交流,缺少“教育角色意識”,把對孩子的批評教育全都推給了母親。一方麵是女孩的母親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也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位母親隻會唱“白臉”,隻會對孩子說難聽的,隻是和孩子進行管教性的交往,沒有感情的交流,“教育角色意識”過度,甚至打罵相加。正是這種家庭三角關係的偏差,使女孩從童年出現的親父疏母的情結沒有得到及時化解,形成了女孩依戀父親,對抗甚至敵視母親的態度。這樣的家庭三角關係,往往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持久的影響,甚至影響到日後的戀愛、婚姻和工作。
溝通至此,女士有所警醒:“這樣說,不單是孩子眼下的學習讓人擔心,弄不好還會有大麻煩?”
“正是這樣。”我表示了肯定,“的確,教育孩子的事常常不是個分數的問題,而是孩子如何身心健康成長的問題。”隨後,我提出建議:一是和女兒拉開一段心理距離,突然之間的親近感對誰都是難以適應的。二是不要隻關心學習和分數,應該多就生活和感情進行一種輕輕鬆鬆的交流。三是不要再對孩子簡單急躁,更不能打罵相加。四是多給孩子肯定的評價,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五是不要向孩子的爸爸告狀,那樣隻能讓孩子更討厭媽媽。女士表示接受。
最後我說:“最為重要的,是調整父母與孩子的家庭角色關係。增進母女的感情交流,消除女兒對父親的感情依戀。當然這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相信經過共同的努力,媽媽會成為女兒的朋友。”
後來我又見到了那個女孩。基本上印證了前麵的情況後,我們進行了會話溝通。女孩有所領悟,抹掉淚水後露出微笑,表示願意合作,改進母女關係。
很久後的一個周六晚,那位女士撥通了我的心理谘詢專線,伴隨她快樂的笑聲傳來好消息:“馬老師,我們的母女開始和平相處了,女兒開始和我談心裏話了!真謝謝您!”
女兒和母親說說心裏話,竟是如此地來之不易!怎能不好好珍惜!
父女倆,到底誰有問題
電話鈴響過,一位朋友約定要跟我談談他的孩子的問題。
他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
見麵後剛剛坐定,顧不上老友相見的許多許多話題,朋友急切地直奔主題:“馬老師,你說,這孩子怎麼這麼難於溝通了?你看,這是她的作文。”
接過作文,但見字跡清秀,第一印象挺不錯。再看內容,大意是說:我躺在自己的屋裏,時時眼望與父母的屋子相隔的那扇小窗,似乎心與父母的心隔得很遠。父母對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理解,我多想打開那扇小窗。文中記下了父母對孩子不理解的幾個故事。
“你看,明明是她不求上進,不知拚搏,還鬧個大人不理解她。”朋友滿腹的愁苦,跟我講述著他和女兒之間的一個又一個故事。
聽著他的訴苦,我笑了:“原以為什麼特別的難題,說了那麼多孩子的不是,原來就是一個教子觀的問題。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今天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教子觀?”
朋友說“願聽教誨”,我也就“好為人師”,大發了一番議論。
一是我們必須時刻明確,孩子到底是孩子。不錯,我們這一代人是艱苦奮鬥過來的。以朋友你來說,恢複高考後下了狠勁咬緊牙關一路拚搏,走進了大學的校門。又不斷拚搏有了現在的境遇。可這是成人之後的事。想想我們的童年,我們的少年,是遠比今天的孩子多一份自由和幸福的,我們可以去摸魚,我們可以去捉蝦,我們可以去抓特務,我們可以去挖老鼠,我們可以有多彩的生活。可是,我們長大成人了,常常忘記了自己的童年,常常迷失了童心。我們過早過重地讓孩子們背負著功利主義的重壓,我們逼著他們讀啊,寫啊,我們簡直是在剝奪孩子的應有的童年生活。孩子到底是孩子,我們應該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如此,我們會跟孩子的心多幾分相通。
二是我們應該認清,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由於一言難盡的原因,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每位家長都盼孩子成龍成鳳。可天下凡事“第一”隻有一個,大多數人都是所謂芸芸眾生。就拿我們來說,不錯,我們都有自己奮鬥的足跡,我們不還都是芸芸眾生之一嗎?你總看孩子成績不理想,你這當父親的奮鬥大半生不也還是平常人一個嗎?科學一再告訴人們,無論就影響人成才的智力因素來說,還是就影響人成才的非智力因素來說,其發展水平很高的人總是少數。現實的情形是,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常的孩子。對平常的孩子也該抱有期望,期望本無錯。問題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脫離孩子的實際,不僅父母因得不到滿足可能有過激言行,而且由於不可能被孩子接受,反而成為孩子成長的消極因素,孩子可能表現出行為上的反抗乃至形成心理上的障礙。因此,我們需要以一顆平常心來設定對孩子的期望值,促使孩子循序漸近,逐步達到目的。這樣,親子也會多些相通,多些理解。
三是我們必須看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最近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天生其人必有其才,天生其才必有其用。這是很有道理的。我們拿一個分數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已經有了不少教訓。我們應該從多元化的價值觀來看待孩子的發展。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的一麵。就拿你的女兒來說,她正直、誠實、善良,這已是為人之本,你不是也為此而欣慰嗎?再說,她的寫作水平較高,有明顯的文學特長,這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視而不見,卻非要以高期望值,以一個分數,來把孩子瞧貶了,挫傷孩子的積極性,造成親子衝突,這是多麼不合算的策略?我知道這麼一件事:一個學生在報紙上發表了習作,這本該是令人高興的,可他的家長卻罵他不務正業。這是多麼偏頗的態度啊!我們需要的是發現並珍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抓住它,發展它,讓它發揚光大。這樣,一來可以使孩子形成某一特長,二來可以由此帶動其它方麵的發展。
“看來,孩子的問題,其實是我們大人的問題,是我們的教子觀問題。君以為然否?”我見朋友輕鬆了許多,最後來了一點幽默。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朋友並非玩笑。
過後,又遇到了這位朋友:“怎麼樣?”
朋友告訴我:“好多了,可以溝通了,看來是得研究教子觀。”
母子倆,到底誰是患者
這位母親的來信又講述了一個不輕鬆的故事——
馬老師,您好!早就在報紙上知道您是心理谘詢專家。在您百忙之中也來打擾您,盼望您能夠幫助我。
我今年48歲,小學教師。我的大孩子是女兒,因生活困難,隻讀了中專,已經結婚成家。兒子今年14歲,讀初二。他從小活潑可愛,懂事聽話,不講吃穿。我的丈夫在兒子幾個月時因病去世。所以,我從小就教導孩子要勤儉,要努力,做人,就得要強。可是,兒子從進了初中,雖然個子長得像個十七八的小夥子,學習卻一點點地退步。放假了也看不到他寫作業,問他,他說早寫完了。特別是和我說話越來越少了。他回家來,我和他說話,他總是嫌我嘮叨。我說十句他也不答你一句。
我每天都為兒子的學習發愁,我一切希望都放在兒子身上了。可他就這樣回報我。我很苦惱。它爸爸能寫會畫,能吹會唱,手特別巧。可惜他早早地走了。我的兄弟們都是大學生或研究生,沒有不愛學習的。我和兒子經常講這些故事,我告訴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咱沒有別的辦法,一沒有權,二沒有錢,隻有好好上學才是出路。可是上了初中,我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了。您說,兒子到底除了出了什麼毛病?我可怎麼辦?
馬老師,您能幫我讓孩子變好,好好學習嗎?哪怕上個大專也行。這樣我就對得起他死去的父親了。真能如此,我得親自謝謝您的大恩大德!
大恩大德,我絕不敢當,心中的沉重倒是真的。一位單身的母親麵對這樣的困惑,怎能袖手?於是,我當晚複信如下——
家長朋友,馬老師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很遺憾,我不能對您有大恩大德。因為,誰都不可能為一個初中生的將來而給您什麼保證。但是,我還是給您寫了這封回信,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我仔細看了三遍您的來信,用心理谘詢的行話說,為的是作出準確的診斷。您願意聽我的診斷嗎?診斷的結果是:孩子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毛病,真正的患者,是孩子的媽媽,是您自己。您也許說:我怎麼成了患者?!哦,請不要生氣,請聽我細細說來。
首先,您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那麼多為人父母者都在熱切地盼望著。在我們的國度裏,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熱潮彙聚的狂濤巨浪,正殘酷地吞噬著孩子們弱小的心靈乃至生命:可愛的孩子,有的慘死在家長高期望值的瘋狂心態支配的手下,有的禁不住家長高期望值的威壓而小小年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孩子在高期望值的重壓下出現嚴重的心理創傷……這一幕幕悲劇,您也有所聞聽吧?
大海之中有百魚,不能都成龍,大林之中有百鳥,不能都成鳳。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這是最樸素的事實。您不信?就請聽聽心理科學的聲音。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成才的過程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並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導作用的過程。就智力因素方麵說,中外研究一致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總人口中是服從常態分布概率規律的,就是說,人的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中常水平。這是為什麼?科學告訴我們,凡是影響因素很多的現象都服從常態分布,因為這些因素一齊出現和一齊不出現的機會都很少,有些出現有些不出現的機會較多。這是由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概率規律決定的。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麵說,其發展狀況也是由眾多因素製約的,也是服從常態分布概率規律的。就是說,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一般水平。這樣,智力與非智力兩個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終結果也是服從常態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數,絕大多數是一般情況。因此,所謂成才,最終是成“高才”或“低才”者總是少數,絕大多數是“中才”,是一般的人。
有人說,隻要各種條件具備,每個人都可以成長為天才,那隻是理論假設;有人說,按照某種方案可以成批地製造神童,那不過是現代神話。理論假設很誘人,現代神話很迷人,可都當不得真,能當真的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
您也許說:我沒有盼望孩子成天才啊?但是,您以自己出色的丈夫為參照,以自己大學和研究生畢業的弟兄們為榜樣,以哪怕上個大專為底線,不正說明您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嗎?再說,您失去了丈夫,女兒沒有讀成大學,又已經出嫁。這樣的家庭現實,讓您不僅把全部的希望壓在兒子身上,而且把全部的感情也係在了兒子的身上。這一“壓”,也許“壓”得太重了;這一“係”,也許“係”得太緊了。您說,孩子的身心哪裏承受得了?替孩子想想,您對孩子的高期望值,也許讓他已經喘不過氣來了!
其次是您對孩子缺乏理解。
您從小就這樣教育孩子,為什麼孩子進了初中,才讓您感到了苦惱?
孩子進入初中,是一個生活的轉折期,會有一些適應上的問題。所以,會出現學習上的變化。原本這不是多麼麻煩的事。可是,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沒有給孩子提供具體的幫助。您還是隻知道您自己心中對孩子的高期望。
到了初中,孩子就是少年了。少年期最突出的變化是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是自信自尊的增強。他們要求獨立思考問題、認識世界、評價自己,要求社會承認他們獨立的地位,要求觀念獨立、行為自治。用依田新主編的《青年心理學》中的話說,“自我的發現,使之產生追求獨立的欲望,努力爭取自己的解放,他們開始具有自己的目的,無論什麼都想自己試一試,並且不要他人幹涉。”可以說,追求獨立,確立自我,是少年期自我意識的主要特點,心理學家霍林沃思稱之為“心理斷乳”。而這一切常常具體地表現為不再那麼聽話了。這一時期大致正是初中階段。
對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您或許幾乎全然不知。於是,孩子感到了您的“愛”讓他受不了了;於是,您感到孩子不再接受您的教導了;於是,您的母子兩人世界裏少了溫馨,多了衝突;於是,您苦惱地向我求助了。
其實,現在唯一能幫助您的,就是您對孩子多些理解。您走進了孩子的心,您就會對孩子有一顆平常心;您就會感到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您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您就會感到不能把父輩的以及整個家庭的希望“壓”在“係”在孩子身上;您就會感到不能隻讓孩子聽家長的,而是在孩子自己的人生路上需要您幫一把。
這樣說,對孩子就不抱希望了?
不,絕不。不錯,天上隻有一個太陽,地上隻有一座珠峰。但是,群星雖沒有太陽耀眼,同樣熠熠生輝;群山雖沒有珠峰高大,同樣勃勃向上。我們需要的是以一顆平常心來設定對孩子的期望值,從而滿懷期望地去教子成人。隻要孩子成長為大寫的“人”,他就擁有了成功的人生。
願你們母子的心走到一起來,共同營造家庭的溫馨和幸福。
“教育媽媽”好痛苦:女兒偏與我作對
馬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小學老師,也是您家教欄目的熱心讀者。
我女兒今年12歲,正在縣城讀初一。從小學三年級孩子就在我的班上,直到畢業。由於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寫作業,整天就是玩,我不知多少次痛打過她,也不知多少次痛罵她“豬腦袋”,“你快死了吧”。如今我與她的心相隔很遠很遠。我知道打罵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可是我與她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說不上幾句不是她走開,就是我發火。
我很希望女兒是個小書迷,可她偏不愛看書。我不知道是給她買的書不適合,還是怎麼回事。馬老師,您可以幫我買到幾本書嗎?請盡量買到,因為我幾次到書店都沒有買到合適的。
為孩子的教育,我與丈夫意見有些分歧,常常為此吵嘴。現在更讓我傷心的是,她不僅成績差,還非常反對父母的親熱,傷害著我們夫妻的感情。我和丈夫開個玩笑,他都看不順眼,甚至連我的穿戴她都看不順眼。有一天,她看我穿了一件裙子,就總是用眼瞟我,瞪我,還說了許多不好聽的話。我是愛穿戴,可是我也盡量滿足了女兒的穿戴,沒想到她連我的穿戴都看不慣,居然恨我。我真的要氣死了,有時我心裏罵:“不管是天災人禍,快讓她死掉吧。”
我是一個普通女性,我不需要她如何出類拔萃,隻希望她盡心盡力。可她偏偏與我作對,我的話她一句也聽不進去。我真的太失望了。請指點指點我吧!
您的讀者 趙曉慧
趙曉慧朋友:
你好!讀過來信,馬老師很理解您的痛苦,女兒和媽媽作對竟然到了讓媽媽在心中罵“快讓她死掉”的份兒,這是怎樣的痛苦,怎樣的無奈啊!但是,馬老師要說,這杯無奈的苦酒是您自己釀造的!此話從何說起?您說自己是一個普通女性,果真如此很多麻煩就沒有了。你們的麻煩根源就在於你不是一個普通的媽媽,而扮演了一個“教育媽媽”。所謂教育媽媽,就是媽媽對孩子教育過度,不能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生長空間。
是什麼心理因素讓你扮演了“教育媽媽”呢?
首先是角色固著心理。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扮演著各種不斷變換的角色,因而人的心態和行為模式也需要不斷地調整以適應角色的變換。如果一個人不知變通,固守一種角色的心態和行為模式而不能適應變換了的角色,就是角色固著心理。角色固著心理,會給生活帶來許多麻煩。比如,一個在單位裏擔任領導的人回到家中還官腔十足,把職業角色搬到家中來,必然會影響夫妻和親子關係。在我的心理谘詢中常常聽到這樣的訴說,因為媽媽當老師,親子間平添了不少痛苦。就是說父母特別是母親當老師,很容易出現角色固著,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職業角色搬到了家庭生活中來。你們母女的衝突很大程度上就是源於媽媽的角色固著心理。媽媽在單位是老師,回到家中還是老師,對孩子還是讀書啊,學習啊,作業啊,讓孩子到哪裏去找媽媽?讓孩子如何忍受這過度教育?設想我們成人一天24小時總是生活在外麵的種種規範和監督之下,該是怎樣的苦不堪言?人有一種逃避約束的天性,或者說是一種放鬆的需求,一種讓身心衝破規範獲得自由或者叫做“犯錯誤”的傾向。因為人沒有幾個是聖人。家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給身心一個放鬆的機會。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家裏受了父母的責難打罵,還有離開父母到學校的時候;在學校裏受了老師的批評訓斥,還有離開老師回到家中的時候。可是你們的女兒卻無處逃避,不論是學校還是家中,一天24小時總有媽媽的一雙毫不放鬆的警惕的眼睛緊盯著她!她什麼時候去放鬆一下身心,什麼時候去淘淘氣,什麼時候犯犯錯?你們孩子的許多所謂過失,都是盯得孩子太緊了?用聖人的標準對孩子實施一天24小時的全天候監控,而且是漫長幾年時間,這對一個孩子是怎樣難熬的日子啊?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教育媽媽”,但她一定會想:我為什麼不能像同伴一樣有一個自由的機會?為什麼我有這樣一個不像媽媽的媽媽?
其次是盲目高期望心理。心理谘詢中常常有家長朋友訴說孩子的種種毛病,其實是父母的心出了毛病,這個毛病就是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你雖然說不指望孩子出類拔萃,但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處處可以看出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孩子學習上出現一些錯誤是天經地義的,正因此孩子才需要學習,何況三年級正是一個轉折階段會有許多不適應。為什麼就打罵相加而且痛打痛罵?孩子的生活本該是五彩斑斕的。為什麼隻知道讓孩子讀書,隻知道給孩子買書,甚至不遠萬裏別人給孩子買書?這不正是對孩子的過高期望心理的表現嗎?如此過度教育,你們母女關係怎樣緩和?怎樣讓孩子心靈健康成長?先不要給孩子買書了。孩子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書,是媽媽的心,是媽媽對孩子的理解。如果繼續不顧孩子的心靈,隻顧給孩子買書,孩子怎能感受媽媽的可愛?
最後是否定評價傾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不足,許多缺點。但是,每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心,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我們應該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它不斷地發揚光大。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由於教師的角色固著,由於盲目的過高期望,媽媽就很難發現孩子的閃光之處,就總是看到孩子的不是,仿佛孩子渾身都是毛病。於是,媽媽給孩子的都是訓斥、責罰、打罵,還有羞辱,這是媽媽心理上對孩子習慣於否定評價傾向的表現。否定評價有一點最管用,就是通過消極心理暗示,孩子絕不會讓你的評價落空,孩子一定會證明自己真的如媽媽說的那樣沒出息!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標簽效應”。結果呢,媽媽就更難以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就感到更需要強化教育。如此下去,“教育媽媽”的角色要扮演到什麼時候?孩子何時才能找到屬於她的普通的媽媽,找到自己的希望和陽光?
說到這裏,你一定意識到:原來孩子蒙受了更大的痛苦,甚至不幸!
還有更要警醒的是,媽媽的角色扮演不當,還會對孩子的性心理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女孩本來就存在戀父情結。一般說女孩在3~5歲時常會表現不同程度的戀父嫌母,但大多會隨歲月的流逝而逐漸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戀父情結不能消退,就不僅會阻礙女兒與母親的感情交流,進一步還會釀成女兒戀愛婚姻的悲劇。事實上,你們孩子已經有了這方麵的表現。還有,孩子是通過對父母的角色認同,經過自居心理作用而形成性別角色心理的。如果媽媽的角色扮演讓女兒很不滿,很不接納,有可能導致女兒對自己的性別角色的排斥和厭惡,甚至會出現希望改變性別的意向。在心理谘詢中常有這樣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