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大都不解杜杲的做法,就連李玨也一頭霧水,暗想:金、宋兩國乃深讎大恨,你杜杲不但救了完顏合達,還派人把他送至金朝,其做法有悖常理,不合規矩。
杜杲見李玨大人耳聞宋軍完勝的消息後,不但沒有眉開眼笑、興高采烈,反而一臉無奈、憂心忡忡,於是連忙詢問原因何在?
“為什麼要救金將完顏合達,難道你杜杲不知他完顏合達曾經肆意殺戮我大宋王軍?”
杜杲一板一眼地認真說道:“眼下的蒙古為何不敢南下伐宋,那是因為兩國的中間還隔著一個大金帝國,若是金國被蒙古消滅,我們大宋則必須直接麵對蒙古帝國,唇亡齒寒的教訓深刻,當蒙古逐漸強大之後,他完顏合達力諫金帝放下仇恨,極力主張聯宋抗蒙,他此次帶兵南下攻宋,實是無可奈何的行為舉止,大人可想想:完顏合達是金國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一員猛將,又豈會做出如此低級的錯誤決定,讓所有的船隻連成一片……”
“子昕此話不無道理,可光靠他完顏合達一人能管用嗎?聯金抗蒙就是國人都難以接受。”
杜杲肅然正言:“再難接受,宋人也要放棄仇恨,這關乎社稷、朝廷命運,若是宋蒙聯合伐金,那麼金國滅亡之後,蒙古人就一定會一路南下消滅宋國,在下所言決然不是危言聳聽。”
李玨聽後,頻頻點頭,舉手讚成。
回到金朝後的完顏合達萬分感謝杜杲的不殺之恩,並要求金宣宗與宋廷修好,共同對付有著勃勃野心且日益強大的蒙古帝國。
完顏合達的聯宋抗蒙建議遭到了以金國鷹派領頭人物——英王完顏守純等人的強烈反對,並要金宣宗削他官職,逐出朝廷。可金宣宗並沒有采納鷹派人士的主張、建議,而是讓他享受著金朝皇室勃極烈的特殊待遇。
然而,江淮的消息很快傳到京城臨安,寧宗皇帝趙擴下令追究是誰放了金將完顏合達,杜杲急著主動承認,並勸說寧宗聯金抗遼。
可李玨大人死不答應。他深歎了口氣,隨後輕聲細語地緩緩說道:“你子昕是我們南宋朝少有的軍事天才,日後定然會有更大作為,而我李玨隻是一個無有縛雞之力的年邁書蟲,再說,江淮製置大使是我李玨,不是你杜杲,責任理當由我李玨杠負,他人赴京難以交代。”
“不行,完顏合達是我杜杲私自放走的,理當讓我杜杲赴京詳細說明,又怎好叫大人替我頂罪代過?”
“別爭了,即使我李玨不去京城,也會成別人政治鬥爭的拿捏把柄,幕僚還年輕,日後的大宋需要子昕。”
杜杲還是不願讓李玨替他頂罪代過,他苦口婆心地極力勸說。誰知李玨突然拿起了案幾上的匕手,極其嚴肅地大聲說道:“若子昕過意不去,日後便可照顧本官的愛女芝秀,望二人…….”
“大人一定能夠回來!”
杜杲在說此話的同時,也深深為李玨的今後擔心,他隻能暫時代替江淮製置使的職務,盡力做好江淮沿岸的防務工作。
不想,李玨進京後,隻是向朝廷做了一番聯金抗蒙重要性的闡述之後,沒過多久便成了帝後兩黨之爭的犧牲品,不知被誰用砒霜毒死在了京城監獄,杜杲聞訊後悲痛不已,他隨即離開江淮製置。
然而,帝後兩黨的朝廷官員,卻在杜杲今後的去向問題上皆有著共同的想法和相同語言。於是,杜杲在新任江淮製置大使趙善湘的勸說下接受了朝廷任命的濠州(今安徽鳳陽)府衙通判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