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待產過程中,如自然分娩困難,為了挽救母嬰,是需要施行手術結束分娩的。孕婦到了醫院,產程還沒開始,就要求剖宮產,這是很不足取的。
自然生產有益於胎兒大腦
胎兒在母腹中孕育了10個月,已經迫不急待想與母親見麵,此時胎兒的身長已長至50厘米,體重約2500~3200克左右。皮膚顏色接近肉色,身體變得渾圓,完全像個嬰兒樣。指甲生長完整,骨骼、內髒和腦部也相當發達,尤其是呼吸機能十分發達,隨時出生都沒有關係。
胎兒的頭落到骨盆的出口,由於進入骨盆,所以動作比較緩和。不過,有些人的情況是在分娩前動得很厲害,或在生產時動得很厲害。
由於胎兒降到子宮下方,導致胃部的壓迫感和胸口的鬱悶減少,不會覺得呼吸不順或胸口鬱悶。但是,腰部會變得酸痛,大腿變得笨重,而且尿頻。陰道壁變柔軟,分泌物增加,這是為了讓胎兒容易通過產道,母親的身體所做的生產準備。
當孕婦發生出血、破水、強烈腹痛或子宮收縮的時候,請立即與醫院聯絡。由於不知何時會在哪兒出生,所以務必避免出遠門。
胎兒腦力開發的關鍵就是促進胎兒腦部的發育。從受精後就不斷發育的腦部,借由生產的契機,使發育的方式發生質的轉變。幫助質的轉變的生產過程如果未能做好,那麼,胎教時迅速發育的腦部也就無法繼續順利按原有速度發育了,甚至會造成損傷,後果可畏。
優質生產並非實施麻醉,而指的順應大自然規律的自然生產。
最近,有關生產的新觀念和方法不斷產生。如:決定生產日期的是胎兒本身;以往主張躺著生產,現在則建議坐產;父親陪伴的分娩具有緩和母親陣痛的效果;花時間生產對嬰兒是有意義的……皆這些都受到了科學的證明。
依循自然就是安全生產的關鍵,胎兒通過母親的產道,自然來到人世間,會更聰明,更健康。
順利分娩有益於胎兒大腦
順利產兒須知
1.堅持正確地做孕期保健,合理調配飲食營養,注意體重正常值,掌握好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安排。接受分娩教育,對於分娩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練習呼吸運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短促呼吸),以備產時運用。
2.足月臨產前(妊娠37~38周),醫生要對孕婦的整個妊娠情況進行一次鑒定,根據產道、產力、胎兒三方麵,初步預測分娩是否順利。如果產道、胎兒正常,臨產後宮縮也協調有力,大多可順利分娩。
3.產程中的宮縮痛會影響產婦的情緒、飲食、大小便,甚至影響產程的進展。但是,有心理準備的產婦可做腹式呼吸以緩解疼痛,並配合醫生、助產士、護士,一般能夠順利度過產程。
4.宮口開全期不但宮縮的強度和頻率達到高峰,而且由於胎頭壓迫直腸,產婦又要頻頻向下屏氣、用力,這是一個強體力勞動的過程,確實不易。隻要運用好胸式呼吸、正確用力,就會事半功倍,使胎兒順利娩出。
5.胎兒娩出後5~30分鍾,胎盤會自動剝離、娩出。分娩後產婦要留在產房觀察、休息1~2小時,此時可以喝些紅糖水,少量進食,輕揉子宮,以助子宮收縮、減少出血,至此,分娩過程順利結束。
分娩的飲食營養
第一產程(宮頸擴張期)占分娩過程的大部分,時間較長。由於陣痛,產婦的睡眠、休息和飲食均受影響,精力、體力消耗較大。因此,為了保證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能有足夠的力量,應鼓勵產婦進食。食物應清淡易消化,在胃內停留的時間不宜長,故應以澱粉類食品為主,並結合產婦的喜好,給以半流質或軟食,並少吃多餐。
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可根據情況供給流質食品,如果汁、藕粉等。一般第二產程較短,如產婦不願攝食,不必勉強。
分娩的注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