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生健康漂亮寶寶分娩決定法(4)(1 / 2)

孕婦從有規律的子宮收縮起,到胎兒、胎盤娩出為止,即從臨產開始到分娩結束的全部過程,分成三個產程或三個階段。這三個產程或三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隻需幾小時就結束分娩,而有的則需24小時以上甚至2~3天,才能結束分娩。

分娩時間的長短和產婦的年齡、胎位、身體素質、精神因素、子宮頸的擴張等有關。初產婦第一產程一般需12~16小時左右,經產婦因子宮頸和骨盆底的組織經過分娩的擴張變得鬆弛,所以比初產婦分娩進展得快,產程在6~8小時以內。有的產婦宮縮特別強,產程也明顯地縮短。有的產婦,年齡偏大或精神緊張,畏懼分娩,可致產程延長。如果總產程超過24小時則稱為“滯產”。一旦滯產,手術和感染的機會都將增加。

臨產時不要緊張,要照常用餐和休息,子宮收縮時進行腹部深呼吸和按摩腰部及腹部酸痛部位,聽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和緊密配合,以便順利度過分娩期,縮短產程時間。

要正確對待分娩,去掉“怕”字。有些產婦對分娩十分懼怕,認為生孩子疼得要命,是“九死一生”,由於精神緊張,臨產前吃不下,睡不著,消耗了體力,到真正臨產時,疲乏無力,因此常發生子宮收縮無力致使產程延長。

分娩是一種自然生理過程,沒有必要顧慮和擔心,順其自然,精神不必緊張。

臨產前適當吃一些巧克力,吃入後很快會被身體利用,增加產婦對熱量的需要,有利於分娩。

選擇分娩的姿勢

在分娩第一階段的初期,可試用各種各樣的姿勢,因為不同時間采取不同姿勢會感到舒服些。這些姿勢有:

保持直立

在早期宮縮期間使自己俯撐在附近的一個平麵上,例如椅子的座位或者醫院的床,根據平麵高低,必要時可以跪下。

朝前坐下

麵對椅子坐下,把一個坐墊或枕頭放在椅背上方。頭靠在交叉起來的前臂上,保持兩膝分開。也可以在椅子的座位上放一個坐墊。

倚靠在丈夫身上

臨分娩的早期,在仍可能在周圍活動一下的時候,宮縮時可以俯依在丈夫的身上,這樣便於按摩孕婦背部兩肩。

身體向前跪著

兩腿分開跪下,身體放鬆朝前傾靠在一塊坐墊或枕頭上。盡量做到背部保持平直。兩次宮縮的間歇期可側著坐一下。

趴在地上

雙手和兩膝著地,趴在地上,來回傾斜骨盆。背部不要拱起。在兩次宮縮的間隙,身體放鬆,重心向前移,把頭放在兩臂上休息。

選擇臀位分娩方式

臀位分娩屬於異常胎位分娩,僅占分娩總數的3%~4%。分娩時胎兒的臀部先露出。能骨為指示點,胎位分左、右兩側,又各分前、橫、後等共6個方位,如左骶前、右骶後等。由於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不同,可分為下列幾種。

混合臀位

即完全臀位。胎兒在於宮內的姿勢呈四肢屈曲、胎頭俯屈位;臀部坐在骨盆上,似頭先露的倒位。

單臀位

是指胎兒兩骸關節屈曲,兩腿伸直在胸、腹部,隻有臀部坐在母體骨盆上。

足先露

胎兒呈單足或雙足立於母體子宮內。

以上三種臀位中前兩種要比後一種常見些。

選擇有利於胎兒大腦的生產姿勢

以往的生產方式幾乎都是仰臥。既然是自然生產,生產的姿勢卻又是仰臥的,這似乎有點奇怪。查閱以前的生產資料,發現未開化民族的生產方式,有站立生產的,坐著生產的,生產的姿勢五花八門。

法國的歐丹博士對現代醫院的生產方式發出質疑,所以在州立醫院裏推廣自然生產,這大約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後半期的事,有一年,有將近1000個生產的案例,歐丹博士要求住院的產婦在分娩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體位姿勢。

他說:“請用您感到最輕鬆的姿勢生產。”

結果,1000名產婦之中,采取仰臥姿勢的隻有2人,有2人選擇了臥式生產,其他孕婦分別則選擇了蹲產。坐產、立產或在泳池中進行水中生產。以後幾年,據報道不曾發生過任何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