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明白能力的作用
父母應該讓孩子認識到,能力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要讓他能夠自覺地重視起對自身能力的培養。
學習的目的是增強各種各樣的能力,而不單單是學習知識,當然更不隻是考試分數。比如,做事的能力能讓人更好地處理遇到的事情,更多地解決問題;交往的能力,將能使人更好地與人交流溝通,從而更快地融入到集體之中;創新的能力,將會使人的思維得到鍛煉,並得到不斷發展……所以,對於孩子來說,能力的培養是孩子一生的立身之本。
建議二:孩子的能力培養不能等
也許有人認為,能力的培養需要慢慢來,所以在小的時候不用那麼著急。學知識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父母自己首先就要糾正這種想法,之後也要讓孩子能認識到能力的培養不能等。
9歲的女兒不擅長與人交往,她總是埋頭於學習。媽媽對她說:“與同學好好相處也是能幫助你更好地學習,若是你不與人交流,遇到問題就隻能自己鑽牛角尖。”但女兒卻說:“不著急,我總得先學會知識吧。那個能力以後自然就有了。”媽媽搖了搖頭說:“你如果不從現在開始培養,那麼以後你也不可能具備這種能力。能力培養與知識學習應當相互結合,你才不會變成隻懂學習的書呆子,你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啊!”
這位母親說得很正確。其實不僅是交往能力,其他各項能力的培養,都是需要與知識學習同步開展的。能力培養不能等,它是等不來的,要積極主動地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各種能力得到鍛煉後,未來的人生事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建議三:不要讓能力培養變成孩子的壓力
能力的培養應當是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愉快地接受,並自願去鍛煉的。父母千萬不要為了培養能力而去強迫孩子,否則能力的培養就變成了孩子的壓力,他將不能正確看待能力的作用與意義。
10歲的女兒羞於與人講話,媽媽覺得女兒的與人交往能力有待提高。於是,當家中來了客人的時候,媽媽總是把女兒推出去,讓她一定要與客人打招呼。開始的時候,女兒還能小聲地說話,但時間長了,媽媽卻發現女兒更加羞於與人講話了。
媽媽問她原因,她回答說:“我不知道和他們說什麼,你卻非要讓我說,我本來就緊張,現在更緊張了,更不知道和他們說什麼了。”媽媽聽後也苦惱了起來,難道女兒真的就沒有交往能力嗎?
其實,女兒之所以沒能鍛煉出於人交往的能力,就是因為母親給了她的壓力太大。這位母親若是能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女兒在輕鬆的心態下去自願、主動地與人溝通,那她的交往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升。
建議四:重視能力不是要丟棄分數
能力的培養無比重要,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然而,注重培養能力卻並不代表要拋棄分數,拋棄對知識的學習。
10歲的蔣睿有許多的朋友,在班裏人緣很好,但他的學習成績卻很差,可他自己竟然很無所謂。爸爸問他:“為什麼不好好學習?”蔣睿卻說:“你不是說要重視能力嗎?我在鍛煉我的交往能力,以後的路也好走一些。知識什麼的,反正沒有能力重要。”
爸爸聽後,他連忙勸阻蔣睿:“你重視能力是好的,但知識的學習也不能拋棄啊!你想,若是你隻知道去交往,但卻沒有真才實學,誰還願意與你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