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高效學習的能力(6)(2 / 3)

李偉是初中2年級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錯。一次,他從同學那裏得知了自己原本不知道的學習方法,就試著應用在學習中。期末考試之前,李偉總是擔心自己會不會因改變方法,而影響考試成績。考試前幾天總是憂心忡忡。

母親看到李偉這樣,就開導說:“小偉,你到底害怕什麼?害怕考試成績不如以前?如果真的不如以前,而且原因是因為方法不當的話,正好說明你以前的方法很適合你。如果成績不錯,那你豈不是擁有了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嗎?無論成績好壞,你都沒有損失啊!”

李偉聽了媽媽的話,鎖緊的眉頭舒展了一些。母親接著說:“何況,方法得不得當你自己在應用時就有感受,還用等到讓考試去檢測嗎?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考不好。好了,早點睡覺,輕鬆考試!”

母親的輕鬆感給兒子卸下了不小的心理包袱。其實,父母是孩子的主心骨,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心態。父母要明確的是,考試就如同檢查身體,會把身體的狀況真實地再現出來。如果檢查結果不盡人意,那正好是提醒當事人要抓緊治療,如果結果沒問題,也說明當事人應該繼續保持。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應該感謝考試,是考試讓孩子更了解自己。麵對這樣一個該感謝的事情,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建議二:關注孩子平時的學習狀態,提醒他做好考前準備

父母在乎孩子的考試成績,不是等到孩子要應試了才給予特別的關注。就像病患的身體即使在檢查前一天給予最好的保健,也不會改變檢查的結果。而健康的身體,如果在前一天過於傷害,一定會影響檢查的結果。

因此,作為父母,不僅要在孩子平日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前也要提醒孩子做必要的準備,比如,準備好準考證和文具,不要讓小疏忽影響大結果。

一位經常監考的老師這樣說:“我見過許多考生來到考試地點,才想起沒帶準考證,這是最致命的。就算你急急忙忙回家去取,趕得上考試,也會大大影響心情。更何況一般重要的考試(如高考)時,交通是出奇的擁堵,能趕上考試已經謝天謝地了,因心情影響決定命運的考試很不值得。”

另外,孩子在考試之前的文具準備也很重要,有些學科是需要準備特殊的文具的。孩子如果沒有準備好,到了需要時,就會很無助,情緒和考試狀態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提醒孩子別因小失大。

建議三:孩子的考前飲食調整要慎重

希望孩子能在重要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父母的正常心理,但是,有的父母會在孩子考試之前在飲食方麵給予不同尋常的調整,這種調整對於孩子而言不一定是有利的。

孟翔是來自農村的高三學生。在高考前一天,他的父親特地從農村跑到縣城來看他,還給他買了一隻燒雞補身體。因為,孟翔平時不常吃燒雞,就狼吞虎咽地把燒雞吃了。結果,當天晚上,其他同學都安心睡覺,他卻因為鬧肚子而去了五六趟衛生間。

老師得知後,半夜陪他去醫院打點滴。一直到第二天進考場之前,他的病情才得到控製。但是,由於他經過一晚上的折騰,情緒受到了影響,當年的高考沒有發揮好。

這個例子提醒父母:在孩子大考之前,應該補充一些營養性的食品,但是,孩子平時不常吃的東西,最好不要嚐試。因為這很容易引起孩子腸胃不適應,從而進一步影響考試狀態。另外,父母給孩子的食物一定要注意清淡和衛生,不要讓能避免的細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