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高效學習的能力(6)(3 / 3)

建議四:讓知道孩子:作弊會吃大虧

當今很多考試中都有作弊的不良風氣。作弊的考生以為“小抄”會幫助自己,但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父母要特別提醒孩子,不要讓作弊侮辱了自己的人格,又影響了考試成績。

作弊本身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就和小偷一樣,在考場上偷偷摸摸、唯唯諾諾,一旦被老師抓住現行,更是臉麵掃地、羞愧難當。就算不被老師抓住,想作弊的心理,會讓孩子無法平靜地審題、做題,因為孩子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作弊”上,即使會做的題,都因為緊張而答不出來。如此一來,一定會影響考試成績。

因此,作為父母,首先自己不要在所麵臨的考試中,給孩子一個“做小抄”的榜樣。其次,如果孩子被社會的陰暗逐漸染汙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考試觀。要讓孩子明確,作弊一定是吃大虧的事情。君子以光明磊落而行事,小人則以偷偷摸摸而生存。

建議五:不要給孩子強調考試的後果

父母如果提前給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後果,孩子會有恐懼和壓抑。孩子隻有在考試前心情愉快輕鬆、複習紮實努力,成功才會勢在必得。

20世紀50年代,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雜技演員叫瓦侖達,他是一個成功的走鋼絲表演者。數次的成功經曆幫他積累了豐富的走鋼絲經驗,但是,他卻在最後一次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在出場前就不斷的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隻是想著走好鋼絲本身,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去做某事,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這種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孩子的考試也是一個道理,隻要孩子平時努力、認真麵對,結果不會不好。而父母刻意強調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父母應該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語和表情,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金玉良言

應試是每一個學生和父母必然麵對的問題。專家、學者、老師、父母都在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應試技巧和方法。當然,考試是有一定方法,但根源還是在於孩子平時對知識的掌握。與其臨時抱佛腳,不如佛前常獻花。作為父母,應以身作則地給孩子提供“愛好學習”的家庭氛圍,在心態上把考試當作鍛煉孩子的機會。唯有父母心態和行為的改變,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平和麵對應試,理智麵對成績。

自主創新:孩子學習進步的不竭動力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

——(德國)歌德

天才的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獨創性或獨立性……天才永遠以其創造開拓新的、聞所未聞或無人逆料的現實世界。

——(俄國)別林斯基

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讀書時,他的導師是著名數學家明可夫斯基。愛因斯坦因為肯動腦、愛思考,贏得了導師的賞識。於是,師徒二人經常坐在一起探討科學、哲學和人生。

有一次,愛因斯坦在和導師一起討論科學問題時突發奇想,他就問明可夫斯基:“一個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樣才能在科學領域留下自己的閃光足跡,做出傑出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