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自我管理的能力(1)(1 / 3)

世界著名企業家、管理學界領袖帕瑞克博士曾說:“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則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東西。”他認為,學校教育經常教人怎樣去管理他人和事物,卻不教育人怎樣去管理自我。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自我管理極為重要。父母要讓自我約束意識差的孩子從小學會管理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幫他踏上幸福和成功人生大道。

珍惜時間:教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多做事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美國)富蘭克林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中國)魯迅

魯迅是著名文學家,他的譯著共有50餘種。對於時間,他秉承 “早”、“擠” 兩個原則,爭取合理利用時間,一生完成了諸多著作。

魯迅12歲那年,在紹興城的私塾“三味書屋”讀書,老師是有名的壽鏡吾老先生。當時父母正患病,兩個弟弟年紀都還尚小,所以他不得不承擔起一部分家庭責任。

一天,魯迅因為幫母親做家務活,上學遲到了,挨了老師的批評。魯迅沒有辯解,而是誠懇地接受了老師的批評,並用小刀在書桌的右下角刻了一個正正方方的“早”字,提醒自己珍惜時間,發奮讀書。

魯迅還很善於“擠”時間,他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他總是能積攢一些小時間進行文學上的創作。遇上趕稿的時候,他睡覺就不脫衣服,在床上打一個盹,就又開始創作了。

其實,許多像魯迅一樣的偉人都是善用時間的高手,他們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們會合理運用時間。而現在人都以忙、沒時間為借口,一天庸庸碌碌,可是當安靜下來一想,一天也沒有幹太多的事情,時間怎麼就匆匆地過去了呢?

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就像一把離弦的箭,過去了就不再回來。但是,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天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誰珍惜時間,誰勤奮,誰就可以得到時間老人的垂青。

時間意味著什麼?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時間就是金錢”。其實,時間與金錢的關係就是效率與財富之間的關係,隻有爭分奪秒利用好每一分鍾,才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但這個財富並非隻是金錢的財富,更多的是非物質財富,是人生無形的財富,那就是珍惜時間,讀書明理,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明白。

孩子的時間觀念並不強,他們往往不能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和問題的主次安排時間,造成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因此,父母要想培養孩子成才,就需要在培養孩子珍惜時間上下功夫,樹立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讓孩子逐漸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培養建議

建議一:鼓勵孩子今日事今日畢

父母要讓孩子養成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的好習慣,督促孩子把應該做的功課按時完成,不要推延時間,切忌“明日複明日”的拖拉作風。

海臣今年上小學6年級,這次期中考試成績有點下滑,為了督促自己進步,他給自己下達任務,每天晚上多做一節數學練習題,多聽半小時的英語朗讀,並要求媽媽做監督,來幫助自己完成任務。

計劃實施的第二天,海臣剛開始聽英語朗讀帶,就開始犯困,他用試探的語氣問:“媽媽,我今天有點困,聽英語是不是等明天再……”媽媽看了看表,才8:45,於是說:“這才堅持幾天啊?就想明天了?那明天又困了不得後天呀!今天能完成就……”還沒等媽媽說完,海臣搶過話來說:“好,停,知道了,明日複明日嘛!萬事成蹉跎嘛!我繼續聽。”他這麼一激動,也不困了,老老實實地把英語錄音給聽完了。

當孩子做一件事不能堅持時,父母要耐心細致地說服孩子,不可性急、焦躁,更不可采取粗暴強製的方法,而是要逐漸讓他有時間觀念,而不是應付差事。

建議二:讓孩子作息時間有規律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一玩起來就忘記了時間。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前提,作息時間表可以對孩子起到很好的約束作用,並讓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曉婉今年上小學3年級。每天下班後,媽媽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陪她學習、玩兒。可是她一玩兒起來很興奮,不願意睡覺,而且弄得媽媽一晚上都沒有時間忙自己的事。

一天,媽媽想出了一個辦法,帶頭和女兒製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上麵清楚地寫著什麼時間段該做什麼,規定要嚴格執行計劃表上的內容,並聲明隻有在兩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更改,兩個人最後還鄭重地簽上了名字。

以後的日子裏,曉婉帶頭和媽媽嚴格執行計劃表內容。一天晚上9:30了,小婉還沒玩夠,不願意回房間睡覺,媽媽說:“你記得灰姑娘嗎?你也是灰姑娘,要準時在9:30消失,回自己的房間睡覺啊!”女兒聽了,欣喜地走了。後來的幾天裏,每到9:30,小婉會對媽媽說:“媽媽,灰姑娘要回去睡覺了!晚安。”

作息時間表不僅讓曉婉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讓媽媽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了。孩子的自製能力差,做事情喜歡拖拉,其實他並不知道這是在浪費時間。而時間計劃表對孩子的生活起居起到一個約束力的作用,監督他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