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自我管理的能力(2)(3 / 3)

若是孩子有較強的自主能力,父母則可以讓孩子自主完成選擇。隻要父母在重大的事情上幫孩子把好關,避免出現重大的錯誤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自主選擇的能力,父母把關的尺度也應該不一樣。

關於孩子小的時候要不要讓他洗碗這個問題,許多家長都拿不定主意,總是擔心孩子會因為夠不到水池,又拿不住碗把碗摔碎了。

但是,瑞琪的媽媽卻別出心裁,她特意為8歲瑞琪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媽媽說:“瑞琪,媽媽知道你特別愛做家務,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了,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一個小板凳,以後你可以踩著小板凳自己洗碗了。”瑞琪興奮地喊道:“謝謝媽媽!”然後,馬上就踏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媽媽的樣子洗碗了。

培養孩子,要遵照客觀規律,並積極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鍛煉。既不能因為望子成龍過於心切而拔苗助長,也不能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 而是要在孩子作出選擇後,積極地為孩子提供有力的幫助,從而培養孩子做事情的積極性和麵對事情的決斷能力。

金玉良言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美好的人生,好的人生源於一個又一個正確的選擇,所以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非常重要。培養孩子的自主選擇能力,一定要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並及時給孩子提供各方麵的幫助,使孩子能夠作出理智和科學的選擇。在孩子作出合理的選擇之後,父母應該尊重並支持他,相信他能夠為自己的選擇作出相應的努力,讓他從父母的信任中獲得自信。這樣,他才會在以後的人生中更加自信地麵對更多的人生選擇。

正視失敗:避免孩子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來。

——(中國)張海迪

一經打擊就灰心泄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

——(英國)毛姆

克萊蒙在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母親靠給人縫補衣服來維持一家的生計,他在童年時就開始出去賣報紙。

有一次,他走進一家餐館賣報,被人趕了出來。他趁老板不注意的時候,再一次溜進去賣報,餐館老板很生氣,一腳將他踢了出來。可是克萊蒙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揉了揉屁股,又拿了更多的報紙,再一次溜進餐館。餐館的食客見狀,紛紛為他說情,讓老板不要再攆他,並積極地買他的報紙看。那天,克萊蒙的屁股雖然被踢疼了,但口袋裏卻裝滿了錢。

克萊蒙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試著去推銷保險。當他來到一棟大樓前,當年賣報紙的情景又出現在他眼前,他一邊緊張,一邊鼓勵自己,一定要走進去!走進大樓時,他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他想如果這次會被趕出來,他要向當年賣報紙一樣再試著走進去。可是,那天他並沒有被趕出來,所有的辦公室他都去了,隻有兩個人買了他的保險。從推銷的數量來看,他失敗了,但他覺得自己收獲很大,因為他重新認識了自己。

第二天,克萊蒙賣出了4份保險,第三天賣出了6份,他的事業從此開始了。20歲時,他設立了保險經紀社,雖然社裏隻有他一個人。開業的第一天,他在繁華的大街上賣出了54份保險。有一天,他賣出了122份保險,這是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數字,以一天工作8小時計算,平均每4分鍾就成交一份。

後來,他成為美國聯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美國的商業巨子之一。

若是把一個失敗的人和一個平凡的人做比較,就會發現他們在年齡、能力或者社會背景等諸多方麵都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但他們有一點截然不同的是,就是麵對失敗的反應。

很多孩子對失敗都很敏感,父母應該從孩子幼時就培養他正視失敗的能力,讓他懂得失敗不是失敗者的同義詞,失敗隻是生活經曆的一部分。

有些人在失敗跌倒後,就隻會痛哭、抱怨,或者呆在原地不前進,希望避免再次受到打擊;而成功的人的反應往往是,跌倒了就馬上爬起來,同時總結出失敗的經驗和教訓,然後進行自我改進並繼續前行。所以說,孩子麵對失敗的態度,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

父母要鼓勵孩子不要因為畏懼失敗而停滯不前。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嚐試,人生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隻有讓孩子正視失敗,他才能有機會獲得成功。

培養建議

建議一:不要讓孩子有“我是失敗者”的想法

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不要讓他有類似於“我怎麼這麼笨呢”“這點小事也做不好”“我是一個什麼也做不好的失敗者”之類的想法。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任何一個人都會有缺點,都會經曆失敗,失敗並不等於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隻是說明自己還需要去努力,或者某些方麵有待去完善。隻要孩子明白了失敗的含義,他就不會因失敗而停滯不前,而會自信地繼續走下去。

建議二:不要讓孩子總是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