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露出負麵情緒,隻是他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否定孩子的不良情緒。因為否定孩子的感受不但不會使負麵情緒消失,反而會讓他感到壓抑,對他的心理產生傷害。然後,父母應該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合理地釋放出來。例如。哭泣、傾訴、寫日記等都比默默承受更有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
雖然說負麵情緒會帶來許多不愉快,但隻要善加利用,它還可以激發人的潛能。父母要引導孩子在麵對壓力時,采取積極的態度,化壓力為動力,激勵自己克服困難,提起銳意進取的勇氣。如此一來,負麵情緒就會被人所利用,就能發揮好的作用了。
建議二:告訴孩子得意莫忘形
古人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失意要淡然,成功為什麼還要“不驚”呢?雖然對多數人來說成功是件好事,但對於孩子來說,小小的成功卻容易使他驕傲,做出輕浮的舉動,這不利於其性格的發展。
12歲的張強在這次班級選舉中被選為班長,本來很有親和力的他,在當選班長後,就開始對同學擺起威風,動不動就拿班長的架子壓人,導致同學們對他很反感。
父母要告訴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也要冷靜地審視自己一番,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心態過於浮躁的人即使有好的成績也難以長久地保持下去。所以,成功時也要讓孩子調整自己的心態,隨時提醒自己得意莫忘形。
建議三:讓孩子懂的失敗的真正含義
孩子會有負麵情緒,往往是因為不能以平常心來麵對失敗和挫折。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失敗的真正含義,不要讓他沉浸在失敗的低落情緒中。
9歲的丹丹是班上的文藝委員,她常代表班級參加各種文藝比賽。在一次舞蹈比賽中,由於丹丹沒把動作做到位,導致舞蹈沒有拿到好的名次。回到家後,她又哭又鬧,還不肯吃飯。
媽媽認真地跟丹丹說:“孩子,我知道舞蹈比賽沒有拿到名次你很失望。可是你要明白,丹丹的失敗,不等於失敗的丹丹。一次成績不好隻是說明你還需要努力,並且還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名次。不吃飯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你應該吃飽了繼續刻苦練習舞蹈,這樣才有機會在下次勝出。”
丹丹想了想,覺得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擦幹眼淚,乖乖地去吃飯了。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一次失敗不等於永遠失敗,隻說明自己尚有不足之處。隻要孩子明白了失敗的真正含義,就不會糾結於眼前的失敗,而繼續努力去爭取下一次成功。
建議四:告訴孩子,希望就在轉念間
有句話說:“前方是絕路,希望在轉角。”當孩子受到接二連三的打擊,無法釋懷時,父母一定要讓他懂得“希望在轉念間”的道理。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馬平川,著名的畫家幾米曾在一幅名為《希望井》的漫畫中畫了一個不小心落入井中的孩子,旁邊寫著這樣一段話:“掉落深井,我大聲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頭,才發現水麵滿是閃爍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絕望裏,遇見最美麗的驚喜。”
人的困境不僅僅是由外在的客觀因素造成,也有時是因為自己過於追求完美,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心中便會感到無法釋懷。父母要讓孩子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隻要一片陽光在心頭。”在麵臨困境的時候要學會轉念一想,退一步看問題,也許就能發現更為廣闊的天地,就不容易走向極端。要讓孩子知道,人生的路還很長,隻要放鬆心態大步前進,身邊到處都會充滿了希望。
金玉良言
人們常說:“心態決定命運。”對於孩子來說隻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會收獲一種經驗、一個教訓,這些經驗教訓便是他未來走向成功的鋪路石。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調適心態,得意泰然,失意淡然,人生的風雨還很多,別讓他跌倒再也爬不起來。
抵抗挫折:孩子成長的一門必修課
人總是要犯錯誤、受挫折、傷腦筋的,不過決不能停滯不前。
——(印度)泰戈爾
我們倒下去要爬起來,受到挫折要戰鬥得更好。
——(美國)勃朗寧
奧地利耳科醫生巴雷尼小時候因為疾病而雙腿殘疾。母親盡管心如刀絞,但還是強忍悲痛,不斷地給予他鼓勵和幫助,以幫助他戰勝困難。
母親對他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誌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盡管不幸讓巴雷尼痛苦,但母親的話還是重重敲在了巴雷尼的心上,讓他深受觸動。
而母親隻要一有空,就幫助巴雷尼活動雙腿、練習走路、做體操,不僅巴雷尼累得動彈不得,母親也是常常滿頭大汗。
有一天,母親得了重感冒,渾身酸痛,動一動都很不舒服。但想到巴雷尼,母親為了激勵他,讓他勇敢麵對挫折,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當天的鍛煉計劃完成後,巴雷尼看見母親早已是汗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