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鏡檢查
胎兒鏡是一種帶有冷光源的、直徑僅1.7~2.2毫米的纖維內窺鏡。插入羊膜腔後可直接觀察胎兒的外形,能成功地對唇胯裂、趾指畸形、魚鱗病、無腦兒及高危白化病等胎兒進行產前診斷。通過胎兒鏡還可以鉗取胎兒活體組織,進行細胞學或生化學診斷。在胎兒鏡的幫助下,還可以從胎盤血管抽血進行檢查。抽取胎血進行血液生化分析。目前,此項技術僅處於試驗階段,有一定的危險性。抽取胎兒血的主要價值在於,診斷血中可檢測的遺傳病,例如血紅蛋白病。
產前檢查的時間與內容
時間
如果從妊娠5~6個月才進行產前檢查,會使一些內科合並症、遺傳病需要中止妊娠者延誤治療時機,對孕婦的基礎血壓、基礎體重也無法獲知。圍生醫學的發展使產前檢查的內容得到充實,產前檢查開始的時間也提前到孕3月。在正常情況下,整個孕期要求做產前檢查9~13次,孕3月行首次全麵檢查,以後每月檢查一次,孕28周後,每2周檢查一次,孕36周後,孕婦、胎兒變化大,容易出現異常,需要每周檢查一次。發現孕婦或胎兒有異常情況時,應根據病情入院或增加門診檢查次數。
內容
產前檢查應在確認為已經妊娠後進行,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其主要內容包括下列各項:
了解病史
了解本次妊娠的經過,早孕反應情況,有無病毒感染及用藥史、射線接觸史。詳細了解孕婦以往的情況,重點了解孕婦以往的月經情況,以往妊娠分娩是否異常,有無心髒、腎及結核等病史。家族中有無糖尿病、高血壓、結核病和遺傳病史。
全身檢查
對全身情況進行觀察及檢查各髒器,尤其注意心髒有無病變,測量身高、體重、血壓和雙側乳房發育情況。
產科檢查
腹部檢查包括子宮高度、腹圍、胎位、胎心等。陰道檢查了解產道、子宮頸、子宮及附件有無異常。
檢驗
初診必須做的檢驗項目為血常規、小便常規、血型。若夫婦雙方血型不合,要進一步做血中抗體效價和Rh因子的檢測,可作B超了解胎兒宮內情況。
其他
高危妊娠者,若有產史不良,比如死胎、胎兒畸形、遺傳病史等,應進行有關化驗,包括母體血清或羊水穿刺檢查染色體,甲胎蛋白主要用於篩選畸形。
產前檢查,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就應做好相應準備。
“B超”檢查的意義、範圍與配合
B型超聲波掃描儀是目前婦產科廣泛使用的一種比較先進的檢查儀器,也是醫生使用得最多的一種檢查方法。是一種安全度高,可靠性強,使用方便,不會給檢查者帶來任何痛苦的可以重複應用的有效的檢查方法。
意義
通過檢查可以診斷早孕,如停經後是否懷孕了;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情況,如胎兒的大小、胎兒心搏情況等;診斷胎兒是否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兒、腦積水兒等;了解胎兒內髒有無異常,如有無先天性巨結腸、多囊腎等;掌握胎兒的成熟度,如胎兒的身高體重等;監測胎位是否正常,如胎頭是進入盆腔還是浮在恥骨上;判斷有無婦科疾病,如子宮腫瘤、卵巢腫瘤等。
範圍
應用B超做產前檢查,是產前診斷的一種重要手段。妊娠期應用B超檢查可以測知以下幾項指標:
確定胎盤附著部位
正常位置的胎盤附著於子宮前壁、後壁、側壁或宮底處。通過B型超聲波檢查可確知有無異變。
確定胎盤成熟度分級
胎盤成熟度共分四級:0級、Ⅰ級、Ⅱ級、Ⅲ級。I級標誌胎盤基本成熟;Ⅱ級標誌胎盤成熟;Ⅲ級標誌胎盤已衰老,由於鈣化和纖維素沉著,使胎盤輸送布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能力降低,胎兒的生命隨時受到威脅。
羊水量
有關確定羊水量多少的方法目前還沒有一個一致的標準。美國進行B超檢查時,僅憑肉眼觀察估計羊水量的多、中、少。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則根據胎兒頸部、腹部、臀後部三處的羊水量平均值計算。孕足月時,平均羊水量為4~5厘米;羊水量均值大於或等於6厘米為羊水較多;大於或等於8厘米為羊水過多,可能有胎兒畸形;小於或等於3厘米為羊水較少;小於或等於2厘米為羊水過少,說明胎盤功能低下,胎兒有死在宮內的危險,應選擇適宜時機引產,或行剖宮取子術搶救胎兒。
胎位
B超可測知胎兒在宮腔內所取的位置——“胎位”,了解胎頭是否進入盆腔或是浮在恥骨上。
胎盤位置
正常情況下,在妊娠中後期,胎盤一部分或者全部在子宮下段附著。如把子宮頸口遮蓋住,屬於病態,醫學上稱之為“前置胎盤”。在胎盤的後方其附著處做B超檢查發現有液性暗區時,提示胎盤後有出血,是胎盤早期剝離的征象之一。若胎盤緣在宮內口處時,則為“低置胎盤”。孕婦應臥床休息、嚴禁發生性交。如有陰道出血時,應隨時就近就診。若胎盤將宮內口完全覆蓋為“中央性前置胎盤”,患者隨時可發生無痛性致命的陰道大出血,需要住院觀察治療,萬一發生陰道大出血,須馬上進行剖宮產手術,全力救助處在危險中的母子。
胎頭雙頂徑(B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