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著一種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一雙什麼樣的手,就會有一副能對付什麼樣事情的頭腦。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寬容、開朗、樂觀、機靈、大膽、堅強、獨立、善於社交及有創造能力的人。
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操
父母箴言
熱愛祖國是一種高尚的情操。父母要告訴孩子,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安定和幸福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生長在一個偉大的國度。孩子對祖國有一種感恩情懷,才能真正去愛家,愛別人。
愛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正是因為我們的先輩用他們的愛國心鑄成了我們這個民族自立於世界的精神支柱。曾經有人把祖國形容為最神聖、最親愛的母親,這是所有國人的一種共識,一種心聲。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父母有責任讓孩子繼承愛國的傳統美德。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這樣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是的,孩子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一個國家要如何發展,主要就看這個國家的孩子怎麼發展。因此,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從他一出生開始,他就和他的國家產生了一種天然的聯係。不管自己的國家是貧窮的還是富裕的,都要熱愛自己的祖國,保護自己的祖國,為自己的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父母還要讓孩子從小就對自己的祖國懷有崇敬和依戀的感情。
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操是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及文化的基礎上產生與發展起來的,這種偉大的情操是表現在多方麵的,最主要的一個方麵就是堅決維護祖國的尊嚴。
193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有一次,吉鴻昌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說“中國,中國在哪裏?我不知道,哈哈……”隨行的使館參讚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說:“隻要說‘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吉鴻昌頓時怒不可遏,當麵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是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回到住處,他立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麵寫道:“我是中國人”,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吉鴻昌以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榮,為國家、為民族的尊嚴而抗爭。
受到先輩們的影響,孩子們也會知道去維護祖國的尊嚴。有這樣一個中學生,她就用自己的行動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邀請北京中學生梁帆去荷蘭參加“世界兒童為和平為未來”的活動。梁帆帶著中國兒童的重托,飛往荷蘭。她被安排在舒適的賓館裏,同來自世界各國的小兄妹相會,那是一種多麼幸福的事情!
活動開始了,賓館門前升起了50多個國家的旗幟。梁帆在各國國旗中尋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但是她始終沒有找到。為什麼在這樣大型的國際會議上,卻沒有中國國旗呢?梁帆立即找到會議組織者,嚴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國國旗,因為我是代表中國來的!”臨到吃午飯,會議組織者也沒有把中國國旗升起來,梁帆把會議組織者拉到餐桌前,指著餐桌上的粉紅色桌布說:“如果你們找不到中國國旗,好辦,我就把桌布染紅,做一麵中國國旗!”
梁帆的愛國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會議組織者,這件事很快傳開,受到組委會的重視,他們馬上安排人找到一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把它升起在賓館前。梁帆的行為也因此受到各國與會代表的敬佩,紛紛稱讚她是“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以來,在孩子們的眼裏,愛國,一定是氣貫長虹、驚天動地、神聖崇高的,甚至有些虛無縹緲,遙不可及。其實,愛國是很具體的,愛國無小事,愛國並不遙遠,也並不虛無。愛國不僅體現在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拋頭顱灑熱血,也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父母要告訴孩子,在目前來講,好好學習就是愛國,因為隻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更好地報效祖國。父母還應經常帶孩子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父母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愛國主義故事,讓孩子看一些愛國方麵的書籍,是培養孩子愛國情操的有效的方法。
教孩子學會寬容
父母箴言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在價值觀日趨多元化的今天,培養孩子學會寬容,以寬廣的心胸、豁達的心態笑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